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自身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除了需要物质上的满足以外,更加追求精神生活层面的提升。其中对音乐的欣赏,已经成为目前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途径之一。钢琴表演作为西方乐器的中流砥柱,能够凭借自己独特且丰富的旋律,为听众带来宏大的视听体验。而在钢琴表演的过程中,涵盖了较为丰富的艺术性思维,演奏者可以通过钢琴表演与听众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而桥梁的建立便需要丰富的审美素养的支撑。在钢琴表演中,审美素养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可以使演奏者更深层次地体会钢琴表演的情绪内核,对钢琴作品有着更为明确深刻的认知,还能够帮助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情感,使钢琴表演的艺术性更为突出。因此,钢琴演奏者需要更加明确审美素养的重要性,增强培养审美素养的意识。
一、审美素养概述
(一)审美素养的定义
审美作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与感受,属于人类心理活动的范畴,并且审美具备美的属性,是伴随着人类精神需求的不断发展而延伸出的一种概念。目前,对人自身综合素养评价的环节中,审美素养已经成为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通常情况下,审美素养主要表现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范围,并且审美素养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培养进行建立,能够帮助人们强化身体与心灵对美的主观体验,最终可以使人们在不同的情景与状态下形成对美的不同认知。审美素养不仅涵盖了审美的相关知识,还包含着人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与感知能力。由此可见,人们对美的鉴赏能力与感知能力的不同,与个人审美素养息息相关。人类对美的鉴赏能力不仅是先天的,还可以通过后期的培养与训练来提升感知能力。因此,对钢琴表演来说,演奏者可以通过对审美素养的培养来完成更为精彩的钢琴表演。(二)钢琴表演中的审美素养
在钢琴表演的过程中,演奏者自身的审美素养可以明显地通过听众的收听效果体现出来,经过演奏者的演奏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听众。随着演奏者审美素养的不断提升,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对艺术的欣赏层次,还可以将自身的审美与演奏相结合,将钢琴音乐演奏出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除此以外,在钢琴表演中,还可以在作品中充分发挥演奏者自身的创造力,在钢琴演奏的不同阶段通过对演奏方式的调节,声音、音调的改变,表达更为丰富的音乐思想与音乐形式。钢琴表演的内容十分多样化,因此对钢琴表演者的审美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并且还需要审美在不同阶段都有所变化,要求钢琴表演者能够将审美素养与艺术的实质进行充分结合。(三)钢琴表演中的美学原则
演奏者对钢琴的表演,其实是将视听感官与心理感应相结合的一种较高级别的审美活动。这便对钢琴演奏者自身的审美水平以及演奏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将自己的演奏经验与表演作品充分灵活地结合之外,还需要在对作品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合理地发挥出审美素养,达到最好的演奏效果。这样通过进行合理的创新以达成钢琴演奏的最高标准,可以为音乐作品赋予真实性与创新性,这便是钢琴表演过程中的实创原则。除此之外,在钢琴表演过程中还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情技美学原则,情技美学原则主要体现在钢琴演奏者个人的演奏水平与艺术素养上。通俗点来说,琴技就是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演奏的实践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结合自身的演奏技巧与丰富的演奏经验,在钢琴作品中不断地与自身的原创内容进行融合,从而向听众展现出不同的音乐内容。这需要演奏者自身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能够有效地主导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以此来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有效的表达。二、审美素养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提升对音乐作品的认知水平
审美素养所发挥的主体便是相应的审美对象,也就是说审美素养的发挥与客观事物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客观事物的凭借,那么便没有办法实现对审美素养的发挥。因此对演奏者来讲,培养自身的审美素养,最主要的作用便是帮助听众达到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认知。如果一个钢琴演奏者自身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水平,那么便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深层次的把控,可以明确音乐作品的中心主题。良好的审美素养与演奏者日常的培养与积累息息相关,当对审美素养的培养达到一定的量级时,便会发生质的变化,使钢琴演奏者能够对钢琴表演的艺术性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便会进一步提高音乐作品的质量及演奏水平。(二)提升钢琴表演的整体表现力
如果演奏者自身具备较为深厚的审美素养,那么便可以对钢琴演奏产生较为深刻的指导作用。钢琴演奏者自身的表演水平也会随着审美素养的提升,有一个质的进步,这样便会形成二者互相结合、相互促进的局面,达成一种相辅相成的优良状态。因此对音乐作品来说,如果想要在演奏过程中清晰有效地表达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核思想或者是情感,便需要较为深厚的审美素养的支撑。如果可以实现音乐作品与审美素养的有效结合,就会使钢琴表演具备较强的感染力及表现力,使作品从听感上更具活力与生命力。因此钢琴演奏者自身的审美素养,除了能够在钢琴表演中提升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认知以外,还能够帮助演奏者从整体上提高在钢琴表演中的表现力,能够使钢琴表演更加完美深刻。(三)帮助演奏者将情感与技巧有效结合
演奏者如果想要在钢琴表演中将自身的情感与演奏技巧完美融合,那么便离不开审美素养的支撑。如果想要将审美素养有效地融入具体的实践研究中,便需要演奏者在表演中充分地融入自身的情感因素。也就是在进行音乐演奏的过程中,用抒情的方法对作品进行有效的艺术表达,以便结合叙事的方式,将音乐作品的主旨加以明确与表现,这样便可以更为有效清晰地表现出钢琴演奏中的情感核心,与听众产生深刻的共鸣。不仅如此,因为钢琴表演富有丰富的情感层次,所以通过抒情的表演方式能够将各个层次的情感有效地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如果想要使钢琴表演过程中更具创造力与掌控力,也可以通过提高审美素养来实现。如果演奏者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便可以在演奏过程中对情感进行精确的表达,以免出现情感过度或者是过于炫技的情况,帮助演奏者将整个钢琴表演的过程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范围内,防止出现演出失误。三、结语
无论是什么样的艺术表演都离不开审美素养的支撑,特别是对钢琴表演来说,审美素养更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演奏者自身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才能使钢琴表演更加深入人心,获得听众的认可。然而审美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演奏者长期的经验累积。演奏者如果具有成熟的审美素养,便可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充分加入自己的审美特色,从而使演奏作品形成自身特有的风格。审美素养可以帮助钢琴演奏者实现对作品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良好认知以及对钢琴表演的艺术把控,能够取得更好的演绎成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