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舞蹈艺术中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672
杨 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此环境下,音乐逐渐成为现代人重要的休闲方式,在音乐情境中,人们可以感知特定的情绪体验,引起内心与音乐旋律或情感的共鸣,从而沉浸在音乐与特定情境相互交融的氛围中。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需要建立在特定的音乐氛围中,与音乐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通过音乐形式确定舞蹈开展的整体结构与特征。因此,舞蹈和音乐息息相关,两种不同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展示出创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实现对相应思想或情感的传递。

一、音乐形式与舞蹈形式的特性

音乐与舞蹈是两种关系紧密且形式特殊的艺术,在多个方面存在较强的共通特点。前者的表现形式主要为音调与声音传递方面,借助音调不断变化的形式形成作品,从而进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传递。其呈现具有一定的空间性,需要依靠听觉完成感受,使得音乐作品在创作者与听众之间建立情感联系通道。其呈现效果与作品形式、创作者灵感、表演者特色等息息相关,同一作品可能因为表演形式、表演者对作品理解程度、后期改编等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作品展示效果。后者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表演者的表情与肢体动作等形式,实现对创作者思想情感与表演者思想理解的表现。相较于音乐,舞蹈艺术具有较强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点,需要建立在特定的场地与充足的时间安排上开展,借助创作者精心设计的肢体动作或内容、表演者的动作演绎等体现其内涵。此形式呈现效果往往需要借助观看者视觉进行感知与判断,同一作品可能因为表演者的不同、场地设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

  但就感知群体而言,人们的审美认识与体验认识存在较大差距,使得艺术作品在展示过程中乃至最终的情感传递与信息传达方面,因受众者不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相比之下,前者注重听觉传递,后者注重视觉传达,两种艺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呈现出一定的艺术规律,使得两者存在内在的共性特征。两种艺术形式在融合过程中会因表现风格、情绪色调等因素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融合效果。为强化两者的融合艺术效果,需要强化两种形式的艺术表现与相互补充,视觉艺术需要借助音乐实现对情感传达的完善,音乐作品需要在舞蹈的映衬下展示更为浓郁的情感。因此,可以说两种形式其本质是密不可分的。

二、音乐形式与舞蹈形式的关系

(一)从发展视角分析

音乐与舞蹈在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具有密切关系。在传统文化中,这两种形式本身都是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发展实际分析,可以说两者几乎是同时起源与发展的。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借助舞蹈开展某种仪式,定期组织群体类舞蹈表达自己对神灵的尊敬,此时期人们结合舞蹈进行敲打节拍便是音乐的节拍;而后表现在集体劳动中,伴随着劳动号子的节拍创设了舞蹈原型,而后各个民族结合区域特点等因素逐渐演化为多种形式的民族舞蹈;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逐渐以歌舞音乐形式出现在艺术发展行列。因此,可以说舞蹈与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虽然两种形式本质上并不相同,但其表现力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特点。在舞蹈艺术展示中,音乐作为其结构元素以自身风格与形式强化了舞蹈的表现力。

(二)从结构方面分析

融合艺术的表现力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音乐结构本身。音乐结构是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其乐曲结构情况,还包括作品本身对多种表现形式的应用,具体表现为音乐作品中的高低音设计与节奏设计等。音乐结构的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舞蹈的结构,同时可以对两者融合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较大影响,其本身设计的合理性与曲式结构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融合艺术的表现力。因此,在融合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舞蹈形式所传递的情感特征与表现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行音乐结构设计,尤其是在融合了多种情感情绪的情况下,需要确保两种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三)从节奏方面分析

节奏是两种艺术形式在设计与呈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舞蹈中肢体动作的表现需要在节奏指引下进行,以提升整个作品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音乐中歌唱表演需要体现作品节奏,以此展示作品的艺术性特点。同时舞蹈动作是音乐作品的另一种节奏表现,以肢体语言诠释节奏变化。

三、舞蹈艺术中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一)有助于强化舞蹈呈现过程中的情绪表达与气氛渲染

音乐可以借助声音在特定的时间内引起听众情绪与情感上的共鸣;舞蹈则是以肢体动作形式将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表演。前者可以实现独立表演,而后者若缺少相应的音乐融合形式,需要相应的节拍进行表演,因此可以说音乐在舞蹈艺术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可以对舞蹈形式展示过程中的情绪表达与气氛渲染起到激发与强化的作用,没有音乐艺术的融合,舞蹈形式很难进行情感或情绪的有效表达。音乐本身具有较强的渲染特点,多数听众习惯将作品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变化联系起来,实现与作品的良好共鸣。在舞蹈形式中表演者对自己演绎作品或作品音乐有一定的理解与感受,进而实现对表演者内容共鸣的进一步激发,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形体动作的有效体现。例如,在《一个舞蹈演员的自述》一书中,一位舞者提到自己在表演过程中将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作为起点,认为好的音乐可以赋予舞蹈动作表现形式与意义。因此,可以说音乐的融入让整个舞蹈作品与观赏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沟通渠道。

(二)有助于激发舞蹈动作创作灵感与构思

在艺术环境浓郁的当下,音乐有助于激发舞蹈动作的创作灵感与构思。音乐对舞蹈动作的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呈现形式需要建立在音乐节奏或旋律基础上,以强化音乐内容与节奏的高度一致。创作者可以结合现有的音乐作品进行动作构思,听到音乐就想去跳舞或产生创作构想,伴随听觉感受与节奏变化逐渐将听觉感受转变为视觉动作,此过程是对音乐作品的一种艺术解读,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的产生。例如《梁祝》等多数舞蹈都是结合其流传的音乐作品改编而来的。因此,音乐作品可以对舞蹈动作的创作有所启发,而舞蹈形式是对艺术作品的特殊解读,表演者在呈现中借助对音乐的理解强化内心情感的激发,进而加深对创作意图的认识,使其呈现过程更具有感染力。

(三)有助于推动舞蹈或舞剧的剧情发展

随着舞蹈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单调的舞蹈动作已经无法将观众有效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此时便需要音乐作品的融入,当形体动作的表现能够以声音形式具体表达,音乐形式可以以动作形式形象展示,就实现了对两种表现形式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推动舞蹈内在剧情的发展。舞剧中需要表现相应的故事氛围,比如表现出自然天气的变化时需要融入音乐模拟声音,且需要结合音调大小与高低让观看者感受故事氛围的变化,结合舒缓的音乐形式感受舞剧主角的心境变化,进而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形式在舞蹈形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的巧妙结合可以让整个作品更具有艺术效果与感染力。因此,创作者要注重对两个艺术领域的了解,舞蹈者要加强自身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好地诠释舞蹈的内涵,让整个作品更具有完整性。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可以带给人们视觉与听觉的美好享受,音乐可以赋予舞蹈极强的感染力,舞蹈可以赋予音乐作品良好的形式表现,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作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