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5——《拉科齐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155
王可鑫

  对“钢琴之王”李斯特而言,他所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毫无疑问是他一生中所创作的众多钢琴作品以及改编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体裁。这19首钢琴曲中,有一首的主题选自弘扬匈牙利的民族英雄拉科齐王子勇于反抗压迫的民歌,也就是《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十五号,李斯特将它改编成钢琴演奏曲,又被称作《拉科齐进行曲》。

  本篇文章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分析其风格特征及演奏处理,并对李斯特的生平与贡献、音乐风格特点以及演奏技巧进行解析。

一、李斯特的生平

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之一。他和肖邦、舒曼一样,是19世纪浪漫主义鼎盛时期的音乐家。李斯特和肖邦的创作及演奏将钢琴音乐推入一个新的时代。

  克列门蒂和贝多芬二人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的演奏风格不仅被李斯特继承了下来,并且他还将其发展成更具挑战性的炫技性演奏风格,这样也为后来的钢琴演奏家们在演奏上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富有表现力的表情、超凡洒脱的动作、十分戏剧性的演奏表现都使得李斯特散发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后来大家所知的德彪西等钢琴演奏家们的演奏也正是被李斯特的这种演奏技巧所影响。

  李斯特在钢琴音乐创作上更能体现出他超常的艺术才华,在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奏鸣曲、特性乐曲、改编曲等作品中都大量运用了精致的华彩乐段、宣叙调段落、颤音音型和高难度乐句等创作技法,这种诗意性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力与其本人的出色演奏技巧是密不可分的,他以如此的艺术创造性和音乐想象力给听众带来了巨大震撼。

  李斯特擅于把钢琴曲的音响变得如同整个交响乐队一样丰富、饱满。在他的挖掘和拓展下,钢琴精湛的演奏技艺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李斯特的名字和匈牙利的民族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所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匈牙利吉卜赛人激情、独具魅力的民俗音乐文化,而且充分地体现了李斯特夸张、炫目的创作个性以及宏大的音响效果。

  除此之外,李斯特一生中还创作了700多首音乐作品,涉及的题材种类包括钢琴曲、管弦乐作品、钢琴改编曲等。其中19首《匈牙利狂想曲》、12首超技钢琴练习曲、13部前奏曲等也是李斯特众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二、李斯特钢琴作品的风格特点

(一) 标题性音乐

在音乐作品中带有文字标题的被称为标题性音乐。简单来说,带有情节性、故事性的音乐作品可以通过这个文字标题来模仿、暗示、象征出来。对听众们来说,对作者想要表述的形象和展现的意境可以在欣赏作品前根据作者给的文字标题的提示稍加了解。

  李斯特的标题性音乐则是通过情感的叙述,大胆追求爱和自由。那是一种感情的宣泄,一种真情的吐露。他将自己的音乐融入诗歌当中。他在表达音乐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那种心底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二)民族性

李斯特把浪漫主义的风格与自己的创作风格结合起来,向世界推广匈牙利音乐民族元素的特点,匈牙利民间音乐的魅力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知晓。把民间音乐与炫技演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音乐的创作表现形式不仅体现出李斯特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更能深刻体现出匈牙利音乐元素独有的迷人魅力。

  以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为例,这首曲子改编自一首为了弘扬匈牙利的一个民族英雄——拉科齐王子所创作的民歌。拉科齐勇于领导人民反抗外族压迫而起义的英雄气概通过乐曲中匈牙利民间音乐以及大量的匈牙利音调完美体现出来。面对自己的祖国,李斯特在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不仅把自己和匈牙利民族融为一体,还把匈牙利音乐与世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了一起,匈牙利民族的风格魅力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完美地展现出来。

(三)英雄性

通常带有激动、愤懑、感慨、浓烈的反抗精神等情绪的音乐作品被视为英雄性主题音乐。作曲家在阐述英雄性色彩的时候,大多都会通过速度、力度的变换来渲染。对经历了19世纪动乱时期的李斯特来说,他的内心早已经被法国的七月革命深深地触动,对现实的控诉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促使他创作出大量革命性、英雄性的作品。

  以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为例,在乐曲的开篇,一连串的拉科齐主题给人一种很强的音乐推动力, 节奏就像战场上的军人一样坚定有力。乐曲运用大量八度以及大和弦,拉科齐王子的英雄气概被李斯特高超的演奏技巧完美展现出来。在乐曲的最后,磅礴的气势、结束时的辉煌,更是为了突出民族英雄拉科齐取得了这场战斗最终的胜利。

三、《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的演奏技巧

丰富的键盘语言在李斯特的狂想曲中随处可见,他行云流水般运用着各种八度、和弦、滑奏、装饰音、快速音阶、重复音、华彩经过句等,使得他的作品成为炫技性的存在。乐曲中进行曲坚定有力的特点在附点部分着重突出,进行曲的主题,同时也象征着匈牙利人民勇于反抗压迫,在民族独立的问题上的坚定,争取主导地位。《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也有浪漫主义的特点,旋律始终呈现出一种连贯的感觉。这首乐曲中时而戏剧化的情绪、时而忧郁伤感、时而柔美细腻,这样的旋律线条变化明显能够体现李斯特的个人气质。

  乐曲采用了三段曲式,第一段以弱奏开始,随后力度逐渐加强,运用八度演奏叙述心声、吐露真情。第二段在右手的三个旋律音响起后,左手随之加入伴奏,旋律曲调优美动人,宛若吟唱。第三段进行了再现演奏,将第一段所展示的柔情甜蜜再次呈现出来。这可以说是李斯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狂想曲,它不但呈现了传统的演奏风格,也叙述了这首乐曲,形式更加自由,内容更加充实多样。

  分析这首作品的细节,乐曲以一连串的匈牙利音阶作为开篇,由低音区逐渐进行至高音区,使听众能感受到情绪逐渐高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引出后面的主题。紧接着第一主题出现,以八度和大和弦的方式坚韧有力地进行演奏,每一个乐句的结束音都要坚定准确,整体的旋律犹如军人行军的步伐,坚决并且整齐。在第二主题出现的时候,要与第一主题有一个明显的对比,曲调从小调转到同主音大调上,旋律优美、线条柔和。假再现的部分出现在乐曲第136小节处,大量的经过句夹在半音上行主题中进行演奏。从第一个假再现到第三个假再现部分逐渐增强,演奏时越来越强烈,使再现部分出现一轮高潮。从第174小节最后一拍起,右手的主旋律移至左手,右手以刮奏配合,旋律犹如溪流一样动听。在第196小节处,八度下行逐渐加强,为最华彩乐段做准备。在最高潮部分,右手为八度进行的旋律,左手以柱式和弦进行配合,旋律线条有力并且连贯,宏大的演奏将华彩乐段完美展示出来。乐曲结尾处的最后两个和弦中间一定要留出一个气口再演奏,使结尾处十分辉煌有气势,以便突出拉科齐王子带领匈牙利人民取得了这场战斗最终的胜利。

四、结论

浪漫主义时期,19首不朽的爱国诗歌——《匈牙利狂想曲》在李斯特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激发下创作而成。本文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首进行了分析及阐述。李斯特作为19世纪著名的爱国作曲家、演奏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新的民间音乐元素。他所创作的乐曲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性格特点,而且也展示了匈牙利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匈牙利人民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涵。李斯特使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因此他在钢琴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