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簧管幻想曲作品
单簧管作品种类众多,包括协奏曲、奏鸣曲、现代派作品以及室内乐作品等,幻想曲则是其中特别的一类作品。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的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了经典歌剧《弄臣》,随后路易及·巴斯将其改编为单簧管《弄臣幻想曲》。歌剧《茶花女》取材于小仲马的文学著作《茶花女》,D·罗莱格里奥在此基础上将其改编成单簧管《茶花女幻想曲》。单簧管具有“戏剧女高音”的美名,近似女高音的特性使得单簧管更加具有魅力。单簧管《罗西尼幻想曲》是由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改良者伊万缪勒根据罗西尼的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经典唱段《我听到美妙的歌声》改编的。这部歌剧主要描绘了活泼善良的少女罗西娜和伯爵阿尔马维瓦相爱,通过理发师塞维利亚的帮助,伯爵揭穿了巴尔托洛的阴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剧情充满起伏,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乡村骑士》是意大利作曲家皮埃特罗·马斯卡尼作曲的一部独幕歌剧,脚本由乔瓦尼·塔尔乔尼-托泽蒂与奎多·梅纳希根据乔万尼·维尔加的作品写成。其间奏曲最为大众所熟悉,经常被当作交响乐独立演奏曲目。被单簧管演奏家经常演奏的是由意大利作曲家Carlo della Giacoma以该歌剧为主题为单簧管改编的幻想曲,其因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挑战的技巧性片段,多年来广受单簧管演奏家以及听众喜爱。《清教徒》为贝里尼创作的三幕歌剧,于1835年1月24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歌剧以1642—1651年发生的英国内战为背景,叙述了主人公在战争期间坎坷的爱情故事,后由作曲家路易及·巴斯改编创作成单簧管《清教徒幻想曲》。
图1 乐曲引子乐段
二、路易及·巴斯(Luigi Bassi)与《弄臣幻想曲》
(一)路易及·巴斯
路易及·巴斯(1833—1871)是19世纪的一位意大利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单簧管演奏家,共创作了27部单簧管作品,其中包含了15首歌剧幻想曲作品。虽然与其他作曲家相比较他创作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他的作品却非常受演奏家喜爱,并且经久不衰。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只有改编自朱塞佩·威尔第的经典歌剧《弄臣》以及《清教徒幻想曲》保留较完整且可供演奏,在现今国内外各大单簧管艺术节、大赛中经常作为独奏曲目被演奏。威尔第《弄臣》这首作品共分为3幕,主要讲述主人公利格莱托在曼都瓦公爵殿中做弄臣,可公爵好色,时常对朝臣们的妻女动歪心思,利格莱托面对这种情况给予嘲笑,引起大臣不满,大臣设陷阱使其女儿爱上公爵,为此利格莱托一气之下刺杀公爵,阴差阳错死的却是自己的女儿,剧情以此结束。路易及·巴斯基于对歌剧的喜爱,根据单簧管的特性,改编创作了这首单簧管作品。作曲家的创作既注重突出歌剧自身的戏剧性,又突出单簧管乐器本身的特性,创作中对部分调性、和声等进行了调整。
图2 乐曲第一变奏主题乐段
(二)《弄臣幻想曲》创作
这首乐曲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变奏曲式结构作品。在乐曲开端以单簧管独奏开始,快速的上行与下行琶音将全曲拉开了序幕。乐曲引子部分为b小调,改变了歌剧中降E大调的引子部分,钢琴声部八度与七和弦交替出现,音响效果极其庄严有力,很好地表达了主题。第一变奏主题部分单簧管与钢琴相互配合,单簧管每小节以弱拍配合钢琴弱音,结构紧凑又具有律动感。
第一变奏部分在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后由小调转为降D大调,此段讲述了公爵诱骗美貌女子,因此音乐更加轻松,单簧管快速的琶音以降b小调转到第二变奏降B大调,而此段就是《弄臣》经典的主题旋律,旋律优美舒缓、色彩鲜明,给了演奏者充分表达和发挥的空间。此段过后主题又回归到两个音为一组的音型节奏,结束此段。第二幕变奏中调性变换为F大调,第三次变奏速度变得更加缓慢,主题变为八分音符节奏的下行音阶,主题讲述了利格莱托解救女儿的场景。第三幕变奏节奏型以三连音为主,尾声部分达到了全曲的高潮,华彩乐句以F大调结束全曲。作曲家通过单簧管表现了歌剧的戏剧性,又突出了单簧管的表现力。单簧管模拟人声,给演奏家与听众带来了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三)演奏技巧
循环呼吸: 这一演奏技巧最早出现在中国民间竹笛、唢呐的演奏中,后在西方应用于单簧管中。循环呼吸解决了在演奏较长乐句时不能连续演奏的问题,使得乐句更具有完整性。在《弄臣幻想曲》中,快速且较长的乐句占据了大量篇幅,为了不破坏音乐的完整性以及旋律的走向,演奏者需减少换气的次数,使用循环呼吸这一演奏技法。循环呼吸将口腔以及胸腔的气流呼出,往复循环,在交替进行中,口腔连续不断,鼻腔时吸时呼,通过嘴部肌肉的控制,将嘴中的气流呼出,形成循环呼吸。舌奏技巧:在《弄臣幻想曲》这首乐曲中除运用基本的单吐外,作曲家还加入了软吐音,与硬吐音有所区别的是软吐音舌头触击哨片时力度要小些、速度较慢并且气流密度要小些。双吐音的技巧则更复杂些,双吐的第一个音舌尖触击哨片,但需要放松舌根,第二个音需要靠气流冲击发音,作tu-ku-tu-ku的发音。
运指技巧:单簧管演奏的指法复杂多样,也被称为手指艺术。这首作品涉及大量的快速琶音音阶以及独奏华彩片段,需要流畅的运指及扎实的基本功底。大量快速的半音阶、华彩乐段等为乐曲增添了不少色彩和难度。乐曲整体对速度和节奏的统一要求较高,并且在处理时更加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从68小节开始以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为主。
三、单簧管幻想曲艺术取向
单簧管歌剧幻想曲通过单簧管来表达歌剧内容,代替咏叹调,这一类型的单簧管作品不仅将歌剧经典唱段赋予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也丰富了单簧管演奏的作品类型,通过以单簧管独奏的形式演绎歌剧主题,对器乐的发展和歌剧的传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为作曲家提供更多素材和资源。这首乐曲所代表的音乐文化、艺术价值很值得我们去理解和探索。这对单簧管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单簧管演奏的发展必定与作品创作密切相关,这类作品的创作方向也为当时的作曲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以及方向。在演奏教学中,幻想曲作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演奏难度,情感更加丰富,因此在演奏教学中此类作品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四、 结语
歌剧幻想曲深受单簧管演奏者所喜爱,此类作品最初出现时被扣上了炫技的头衔,但经典的咏叹调唱段通过单簧管的演奏表现得更具有特色。以歌剧片段为素材创作的幻想曲作品在创作以及演奏方面都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探究。此类作品由最初的被忽视,到现在具有特殊地位,其发展与歌剧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单簧管幻想曲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更好地提高演奏水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