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和韵》 张成文/作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自古就有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我们泱泱大国之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成文先生这幅《厚德载物》中的牡丹:华美的宫苑里,唯有红、粉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下显得格外艳丽,有的仪态万千,竞相绽放;有的端庄秀雅,含苞待放;有的花叶微垂,暗香袭人。即使不能尽情地去户外闻那久违的花香,也可以在张成文先生的画里,近距离地欣赏牡丹那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美观动人的花姿,同时也感受到画家不慕虚华,对美丽景物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愿景。
张成文先生妙笔下的一幅幅气韵生动、赏心悦目的佳作,总能给人一种脱俗的灵气,这也是他借花达意的一种细腻情感的表现方式。欣赏他的花鸟作品,能够品味出在朴素、自然美感的表象背后,是画家精心勾勒的线条,好像不经意的穿插,向人们展示的却是大自然的节奏和韵律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塘在阳光的沐浴下,波光粼粼。墨色的荷叶随风摇曳,红色的荷花婀娜艳丽,风情万种。它们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回首娇羞,静谧又不失灵动。一阵微风拂过,缕缕幽香扑鼻,让人心醉沉迷。这幅《清风和韵》图,清爽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却流露出清真逼人的情韵。张成文先生在此画中,运笔生风,赋予荷花生命的情感,将自身的修养融于笔墨中;施墨干净利落,质感逼真,笔笔气韵连贯,处处尽显生机,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神圣而又静谧的气息,有着一种莫名感染的力量,让人心灵瞬间宁静安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高洁、无尘,不正是画家谦谦君子的内心写照吗?同时也暗喻了花开成莲的过程。
寒冬腊月,万木凋零,漫天的风雪中有几串火红的柿子,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洋溢着俏皮和喜气。这幅《瑞雪迎春图》,笔迹轻利,赋彩鲜明,形象生动逼真,真可谓丹青妙手,意趣天成。张成文先生用笔墨将柿子的珠圆玉润、饱满多汁的质感呈现在眼前,真是惟妙惟肖,让人垂涎欲滴。柿子呈扁圆,有着“玉盘露水,冰齿余香”的美誉,且柿子抗严寒、傲风雪,使原本冷清孤寂的画面瞬间温暖、生动起来。画家托物寓意,借用柿子来引喻红事(红柿)当头、事事(柿柿)如意,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画家笔下那清冷而富含生机、沉静而幽远的自然景象。
纵观张成文先生的几幅佳作,皆在笔墨的“点染”之中将心中物象转换成为自己的风骨风貌。当然,画中也体现了笔墨美、情境美和诗意美,同时也融入古今人文的审美内涵。张成文先生画“荷”之清静素雅,喻贤达之人淡泊名利;画“牡丹”之国色天香,励学子勤奋成才;画“柿”之丰硕盈实,喻来年大丰收,万事皆如意。张成文先生笔下的花儿兼工带写,自然逼真、富有生趣,同时也流露出画家丰富的才情和学养,更是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向往。
不愁花亦谢,墨中暗香来。愿张成文先生不忘初心,不慕虚名,在喧嚣的尘世间静静地守住一方净土,孜孜耕耘,不断超越自己,创作出更多的佳作,以飨读者。

《瑞雪迎春图》 张成文/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