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润华滋》 焦立初/作
就是那个夜晚,窗外一树芭蕉苍苍独立、随风摇摆,随即雨便潇潇而来,穿越在这样寂寥的氤氲之夜,弥漫在这深宵难寐的浩阔红尘里。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绝于耳,点点滴滴落在芭蕉叶上,缠缠绵绵仿佛在诉说着往事,敲打着朦朦胧胧的回忆,似乎无休无止……这样的雨,淋湿了谁的心事?这样的情态,是在讲述对某个人无尽的思念还是要传达某种神圣的情愫?抑或是要表现思乡的感伤?或者只是对归乡的期盼与愁思?毕竟“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毕竟游子思乡乡梦迟,可叹乡路远如天,辗转难寐寻梦归啊!
但再看,那即将成熟的芭蕉吮吸着甘甜的雨水,更加青翠而饱满,显得精神十足。芭蕉花倒垂着,虽被雨水打湿,但依然焕发着生命的灵动,仿佛在与风嬉戏,与雨玩耍,在这样的雨夜中自由飘荡。这给人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和悠然!花下还有一只小鸟呢,屏气凝神地盯着芭蕉花,不顾风吹雨淋,随着花儿的摇动,在与花互动,好像非常欣赏花儿的这种怡然自乐。这样看来,它们所传达的是那种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中风雨的欣然吧!
这就是焦立初先生的画作《夜雨透蕉荫》。
《夜雨透蕉荫》整个画面以灰绿色为基调,又有花的红以及鸟的橘为点缀,给人一种生机,一种希望,一种赏心悦目的舒适感和畅快淋漓的美感。芭蕉叶以写意方法大笔纵横抹出,墨色勾勒,杂而不乱,又给人密密层层的感觉,而且用墨深浅不同,浓淡有别,远近分明,层次清楚。芭蕉看似用墨点和墨线随意而为,实则手法多变,逸气豪发。垂直而下的细枝末端就是那个“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芭蕉花了,即使在夜色的遮掩下也难掩光彩。小鸟的简易描画却是那样栩栩如生,给画面增添了活泼生动的韵味。
焦立初先生凭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借作品体悟人生,抒发情怀,以物喻人,并以这种热爱的初心,体现文人精神内涵,绘画中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属于潜力型画家。他努力钻研绘画理法,探索绘画精神,追求个性表达,无论是花鸟画、山水画还是人物画,总能让人耳目一新。作品无论是章法布局还是笔法技巧,都非常成熟老练,同时又寄托着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除了表现出各种题材的自然之美,还蕴含着文人不屈的精神以及宽大厚实的胸怀。
身肥体壮金黄色,乃是人间最美食。他的另一画作《身肥体壮金黄色》同样用的是写意的笔法,彰显了南瓜的丰收,墨线勾勒,墨团渲染,那金黄的颜色给人收获的喜悦和向上的动力,那只瓜藤上的小鸟是不是也被这样的丰收景象感染了呢?这幅画传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欢欣和豁达!
肚大容凡事,自在任逍遥。类似于《身肥体壮金黄色》的,还有《肚大容凡事》,表达的同样是这样的旷达之心和豪迈之气。
焦立初先生诚恳真挚、朴实低调,不喜张扬,更不夸夸其谈。他淳朴的性格让很多人初次见面就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的画更是让人一看就神爽心朗。他为人谦和,热爱生活,深研绘画理法和笔墨。
值得一提的是,焦立初先生曾多次参加爱心公益活动,义务扶贫赈灾,并多次捐赠书画作品,被誉为“爱心艺术家”。
一个画家,能秉持初心,热爱自己的绘画事业,以谦逊的姿态认真向众名家学习,还能以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做着慈善的事情,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疾风中才显劲草的真正品质, 只有在严峻危急的关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啊!焦立初先生正是用初心与爱心,以实干与奉献,描绘着自己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岁月印迹!

《夜雨透蕉荫》 焦立初/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