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好莱坞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直在发生改变。从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陪衬花瓶的邦德女郎,到后来随着女性就业率升高,八九十年代好莱坞拍出的《克莱尔夫妇》《末路狂花》中,女性开始摆脱家庭主妇的身份,再到2019年上映的《婚姻故事》,女性不仅拥有家庭和事业,还要争取精神上的自主,女性在追求自主独立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恐怖电影中,女性主要扮演这两类角色:(1)负责表现惊恐,提供尖叫;(2)女魔人、女鬼等骇人角色。而诞生于1979年的科幻恐怖片《异形》却成功塑造了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坚强勇敢的女性英雄角色,让人眼前一亮,这也使得《异形》成为科幻电影史上意义非凡的一部电影。
一、雷德利·斯科特的女性主义倾向
雷德利·斯科特最初是拍商业广告片的,后来拍出了各种题材的类型片,从宗教片《天国王朝》到科幻恐怖片《异形》,他都能很好地平衡商业与艺术。2020年他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电视剧——《异星灾变》,这部作品是雷导对自己四十余年创作生涯的一次回顾和总结,还是那个熟悉的故事结构,神造人,人造人,机器人成为神又造人。雷导把之前在拍摄《异形》时未能表达的全部母题又延续到这部电视剧里,毕竟电视剧更适合讲述丰富曲折的故事。在这部电视剧里,我们能看到女性角色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从2015年搜狐娱乐对雷德利·斯科特的专访可以得知,他十分尊重女性,非常敬畏内心强大的女性。这是由于他有个性格强悍的母亲,他对记者说:“我妈一口气养大了三条硬汉,所以我才对强势的女人特别情有独钟。我有三个公司,一个在伦敦,一个在纽约,还有一个在其他地方……总之这些公司都由女性在运营,我只能说,谁行谁上。”在选角方面,雷导也更偏爱短发、脸部结构硬朗、身体健硕的形象,他在造型时会刻意削弱女性的生理特征,使角色在外貌上变成男女混和的性别特征。当他第一次在剧场见到身高一米八的西格妮·韦弗(《异形》中雷普莉的扮演者)时,觉得自己像个侏儒,并决定主角就是她了。
二、《异形》中他者的形象
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迎来“第二次浪潮”,好莱坞电影也受到这股风潮影响。《异形》的原始剧本《黑暗星球》的主要角色没有设定好性别,当雷德利·斯科特接手后,才把角色定为女性,女性英雄的最后生还使得这个故事更传奇,更具有戏剧性。生活在外太空神秘、凶悍、狡猾的异形生物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他者。波伏娃的《第二性》论证了女人是怎样一步步沦为他者,绝对他者的女性和男性的联系是怎样的。社会生活中的他者(女人)在这部电影中成了主体,并去对抗对于人类世界的他者。在这部影片里,男人被边缘化,在异形的权威下成了弱者,主观能动性逐步丧失,成了肉体和精神上都被强暴的对象。雷导在采访中提到,他特意将飞船的舱门设计得比较小,演员在通过的时候不得不弯下身子才能钻进去,这是为了故意营造真实的压迫感。船员在幽暗狭窄的通道里被异形围捕的场景,让他们渐渐感到恐惧,雷普莉这一角色聪明勇敢又有原则,不再是一般电影里被拯救的女性,独立自主的她成了对抗异形的主体。在远离人类社会的外太空宇宙中,由于异形的出现,女性在经济、情感、政治上都不需要再依附男性,维持这种关系意味着无法生存,女性脱离了男性的凝视。在异形这个非人的怪物前,男人和女人都是平等的,对生存的渴求是一致的,女性的绝对他者地位被化解了。
三、《异形》四部曲和《异星灾变》中的女性形象
“在最微妙的影片和戏剧中,服装和化妆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某种幻觉而增加的装饰,而是人物和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观众一般从演员的造型服装构建出简单的印象,并对演员性格做出基础判断。雷普莉的发型一直都是短发,到《异形3》时直接变成了寸头。服装方面,第二部的雷普莉比前一部更加男性化,这时她穿得更像位战士,而第一部末尾出现了雷普莉上着白色背心下穿白色内裤,裸露着整条大腿,十分具有女性魅力的造型。《异形3》中,雷普莉身在监狱,为了防止受到侵害,特意穿着肥大的短袖和裤子,想要把身体的曲线都遮住,头发也剃成了寸头,从背后看很难辨认是一位女性。《异形4》又回到了第一部的中长发型,这时雷普莉的肌肉更加明显,更强化了男性的外貌特征。《异星灾变》中,mother的体型修长,金色寸头,方脸,平胸。mother穿着简洁的紧身衣,但胸部和臀部并没有被凸显出来。雷德利·斯科特在选角的阶段就开始去性别化,刻意抹去女性的生理特质。当第一部《异形》的主角被雷导揭示为女性之后,后面三位导演纷纷构想了自己心中女英雄应该有的样子,即:母性、神圣、无瑕。第二部和第四部都将母亲这个主题发挥到了极致,第三部雷普莉成了牺牲自我拯救人类的英雄,一个极具牺牲精神的圣女形象。第一部雷普莉在选角阶段就开始去性别化,而在最后她还是被拉回到了这个刻板印象中。女性,当她成了母亲时特别伟大,她应该具有牺牲精神,应该完美无瑕。“成为母亲”成了每一个女性的自然使命,是每一个女性的命运。女性仿佛一辈子都摆脱不开这些标签,无法成为自己,她通常不是被“荡妇化”,就是被“神圣化”。
《异星灾变》中,雷导也塑造了一位生化人母亲。她像人类一样有感情,抚养着人类的小孩,当她的小孩死去时,她也会伤心无比。人类为了消灭具有威胁的mother,引诱mother和自己以为的创造者欢愉,同时植入大量病毒数据在她体内。mother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以为这是和创造者爱的结晶,实际上是人类的圈套,这是一种诱奸行为。mother没有怀上人类,而是一个蛇形怪兽,它就像异形的出生方式一样暴力,从mother的口腔喷出。《异星灾变》的女主面对同样非自身意愿诞生出来的怪物,第一反应是恐惧,并将它马上毁灭。在这里,雷导没有把她塑造成这个怪物的母亲形象。而在《异形4》中,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把雷普莉的母性发挥到了极致,雷普莉变成了“良母”的形象,同样是被强暴后造出了怪物,她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产生了同情,同时这种情绪也传达给了观众。尽管雷普莉生下的是对自己生命或健康造成威胁的怪物,但当她要在自己生命和“孩子”生命之中做选择时,仍然不忍,仿佛对于母亲来说这种“堕胎”行为是不正义、不道德的。面对被迫生育的产物,两位导演的态度是不同的,雷德利·斯科特的态度是母亲可以让它毁灭,让·皮埃尔·热内却还抱着同情。在《第二性》中提到,使得女性成为他者的正是这些女性气质,其中包含了母爱与自我牺牲。在《异形》后三部中的女主都没逃脱这些标签,女主被赋予了这些被预定好的特质。
四、结语
雷普莉作为《异形》系列的主角,成就了这部电影,并成为电影史上著名的女性英雄。尽管本文在最后一节提到后三部的雷普莉形象也没有完全逃脱标签,但在同类型的电影中,雷普莉已经称得上是个成功的女性角色,在恐怖片里,她的存在对男性主导的电影绝对是种挑衅。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消除荧幕上刻板印象中的女性形象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异形》把主角定成女性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和人文气息,翻转了观赏的既定期待,让剧本脱颖而出,因此取得了商业上巨大的成功。我国的科幻电影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认识到女性角色的魅力,加强女性角色的表达,赋予她们更多的力量与智慧,给国产科幻片带来新的表现角度,使电影更具普世价值。注释:
①[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第199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