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上海话VVC结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1097
陈磊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江苏连云港 222005)

0 概述

上海话中普遍存在VVC结构的现象,是上海方言中一种独特的语法现象。然而,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钱乃荣在《现代汉语的反复体》一文中指出VVC结构是短时体或反复体的,重叠动词后面跟着唯补语,则表示动作迅速完成。李文浩在《与“动叠+补”组合相关的若干类型学参项》一文中分析得出在上海话中只存在“动叠+结果补语”这一种组合。张林华在《上海话“VVC”结构的语法化及其情态表达功能》一文中分析了VVC结构的语法化历程、句法功能和情态功能,并从说话人的视角、情感与认知的角度说明了VVC结构的主观性特点。

  本文将收集上海话VVC结构语料,对其详细描写,在学界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更加清晰的规律。

1 上海话VVC结构

笔者搜集了上海话中VVC结构的语料共68例,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语料筛选与归纳,以下为分类。

1.1 按动词分类

1.1.1 动作动词+补语

  摆(摆摆好)、绑(绑绑牢)、补(补补齐)、擦(擦擦亮)、缠(缠缠牢)、吃(吃吃光)、冲(冲冲掉)、穿(穿穿好)、吹(吹吹倒)、捶(捶捶平)、戴(戴戴齐)、倒(倒倒光)、叠(叠叠齐)、钉(钉钉死)、堵(堵堵死)、对(对对齐)、搞(搞搞好)、刮(刮刮糊)、管(管管牢)、记(记记牢)、嚼(嚼嚼碎)、浸(浸浸透)、拉(拉拉长)、捆(捆捆紧)、晾(晾晾干)、看(看看紧)、拧(拧拧干)、排(排排齐)、敲(敲敲平)、塞(塞塞牢)、认(认认错)、烧(烧烧熟)、伸(伸伸直)、锁(锁锁牢)、烫(烫烫开)、写(写写好)、修(修修好)、压(压压扁)、用(用用光)、扎(扎扎紧)、蒸(蒸蒸熟)、治(治治好)、装(装装满)、梳(梳梳通)。

  擦(擦擦清爽)、讲(讲讲清爽)、看(看看仔细)、理(理理整齐)、扫(扫扫干净)、刷(刷刷清爽)、算(算算清爽)、问(问问清爽)、洗(洗洗清爽)、查(查查仔细)、听(听听仔细)、问(问问准确、问问仔细)、说(说说明白)。

  收拾(收拾收拾好)、考察(考察考察全)、商量(商量商量好)。

  打听(打听打听清爽)、交代(交代交代清爽)、学习(学习学习上进)、搬动(搬动搬动干净)。

  1.1.2 心理动词+补语

  想(想想好)、想(想想仔细)、理解(理解理解好)、思考(思考思考完整)。

1.2 按补语分类

1.2.1 形容词作补语

  好(摆摆好、写写好、修修好、治治好、搞搞好、穿穿好)、光(吃吃光、用用光、倒倒光)、错(认认错)、平(捶捶平、敲敲平)、亮(擦擦亮)、牢(捆捆牢、绑绑牢、缠缠牢、管管牢、记记牢、塞塞牢、锁锁牢)、熟(烧烧熟、蒸蒸熟)、长(拉拉长)、紧(捆捆紧、扎扎紧、看看紧)、干(拧拧干、晾晾干)、齐(戴戴齐、补补齐、叠叠齐、对对齐、排排齐)、湿(浸浸湿)、碎(嚼嚼碎)、满(装装满)、扁(压压扁)、直(伸伸直)、糊(刮刮糊)。

  清爽(擦擦清爽、讲讲清爽、算算清爽、问问清爽、洗洗清爽、刷刷清爽)、干净(扫扫干净)、明白(说说明白)、仔细(查查仔细、听听仔细、看看仔细、问问仔细)、整齐(理理整齐)、准确(问问准确)。

  好(理解理解好、收拾收拾好、商量商量好)、全(考察考察全)。

  清爽(打听打听清爽、交代交代清爽)、完整(思考思考完整)、干净(搬动搬动干净)、上进(学习学习上进)。

  1.2.2 动词作补语

  开(烫烫开)、通(梳梳通)、透(浸浸透)、倒(吹吹倒)、掉(落落掉、冲冲掉)、死(钉钉死、堵堵死)。

2 语法特征

2.1 语法成分

2.1.1 谓语分析

  在上海话中,VVC结构的成立是有条件的,一般只有动作动词与心理动词才能与补语形成VVC结构。

  (1)动作动词。

  摆(摆摆好)、绑(绑绑牢)……

  (2)心理动词。

  想(想想仔细)、理解(理解理解好)……

  动作动词作谓语最典型,心理动词作谓语占用VVC结构动词成分是一种“边缘”的存在。动作动词作谓语共64例,占了整体的95%,但心理动词作谓语只有3例,只占了5%。

  2.1.2 补语成分分析

  (1)形容词作补语。

  好(摆摆好、写写好)、光(吃吃光、用用光)……

  (2)动词作补语。

  开(烫烫开)、通(梳梳通)……

  当补语按照词性分类的时候,形容词作补语成分明显比动词多,形容词作补语共29例,占整体的83%,而动词作补语只有6例,只占到17%。

2.2 语义特征

2.2.1 只有结果补语充当补语成分

  上海话VVC结构只允许重叠动词和结果补语共现且看下方错误示例(表1)。

  

  表1 上海话VVC结构错误示例

  以上不同语义的补语是不可以和动词重叠式共现的,右侧一列才是日常正确使用的短语。

  2.2.2 与VC结构的语义差别

  上海话VVC结构与VC结构存在一定的语义差别,且看以下示例:

  (1)VC结构。

  绑牢、理整齐、收拾好……

  (2)VVC结构。

  绑绑牢、理理整齐、收拾收拾好……

  VC结构的例子后面可以加上语气词“了”表示事件已经结束,比如“绑牢了”“理整齐了”“收拾好了”。也可以加上副词“没”表示否定事件,比如“没绑牢”“没理整齐”“没收拾好”。

  VVC结构大多表达否定事件,但很少可以携带副词“没”,如“没绑绑牢”在上海话语法规则里是行不通的。

3 词汇特征

3.1 动词成分的词汇特征

3.1.1 动词成分单音化

  单音节词充当动词成分占了整个上海话VVC结构的主体,动作动词的类型尤甚。双音节动词在上海话VVC结构中也存在,但比起单音节动词少很多。

  这种现象可能是上海当地的语言习惯导致的。词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有简化的现象存在,单音节动词在上海话的VVC结构中出现的较多也正体现了这种简化规律。这种简化现象可能是只取了双音节动词的中心语素,也有可能是用文字不同但意义类似的一个单音节动词代替原来的双音节动词,例如:

  (1)取核心语素。

  敲敲平——敲打敲打平 拉拉长——拉伸拉伸长

  (2)新词代替。

  讲讲清楚-谈论谈论清楚 对对齐(排列排列齐)

  3.1.2 词义特征的分解

  分解这些动词的词义时,我们发现可以归纳出六个词义特征:完成、持续、反复、自发、状态、短时。上海话VVC结构动词成分按义素的分类详见下表2。

  

  表2 上海话VVC结构动词成分按义素的分类

  通过分析比较这几类动词的词义,得出如下结论:

  (1)这些动词都具有完成、持续和自发的词义特征。具有这三种词义特征,使得它们可以搭配补语,在句子中发挥语法作用。

  (2)这些动词都没有短时的词义特征。因为上海话中,VVC结构表示的是动词补语结果的未实现,一般来说是时量的增加。

3.2 补语成分的词汇特征

上文分析了动词成分的音节问题,再分析研究补语成分的音节的时候,却发现了不尽相同的规律。

  (1)单音节补语数量比双音节补语多。

  (2)数量差距比动词情况稍小。

  前者的原由可能和动词类似。出现后者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在“动词重叠式+补语”的短语中,双音节补语比双音节动词搭配更加自由,补语成分种可以允许形容词和动词的存在,但动词成分只能有动词,这就使补语的类型增加的更多可能性,那日常使用也会更多。

4 句子特征

4.1 可与宾语搭配

述补短语接宾语的规则完全可以在上海方言系统里成立。比如:洗好碗、弄明白事情。

  上海话VVC结构搭配宾语的方法有三种:

  (1)补语与后置宾语之间加上“这+量词”。

  洗洗好这些碗、弄弄明白这个事情。

  (2)宾语前置。

  碗洗洗好、事情弄弄明白。

  (3)改为“把”字句。

  把碗洗洗好、把事情弄弄明白。

  原因可能是由于动词为及物动词,此时无论中间的补语成分是形容词还是动词,都不会影响这个动词的及物性,此时后面就可以携带宾语。

  但当动词是不及物动词时,无论补语类型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或是宾语的位置前后,都不可携带宾语,因为如果加上宾语,那就影响了动词的及物性,违背了语言的语用规则。比如“站站直”不可搭配宾语。

4.2 可与状语搭配

作为谓词性的修饰语,状语通常可以与动词与形容词搭配,一般占据动词与形容词之前的位置,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等。上海话中,VVC结构的句法功能一般作谓语,可以和状语搭配。比如:

  (1)时间名词作状语。

  日头漾来,现在夸滴晒晒暖家里的被头。翻译:太阳真好,现在快点晒家里的被子。(2)程度副词作状语。

  伊个数学题还是比较难额,侬最好下课好好想想清爽。

  翻译:这道数学题还是比较难的,你最好下课好好想清楚。

5 语用特征

5.1 量级特征

上海话VVC结构以动作量增为主,量减为辅。即使是心理动词+补语,也表达的是动作的时量长、动量大,比如“想想好”,表示“想”这个动作过程的反复性与持续性,直到“好”这个结果才可以停止,如果受事宾语一直没有“想好”,那受事宾语的动作就不可以停止,因此有强调动作的意思。“电视机关关脱”是一个量减的特例,所以笔者认为上海话VVC结构基本为量增,量减VVC结构较少。

  上海话中VVC结构大多量增的原因,可能和补语都是结果补语有关,无论是尚未发生的还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表达的意义都是动作持续到达到目的为止,所以基本都强调了动作的持续性。

5.2 情态特征

从情态方面分析,可以将上海话VVC结构分为积极情态、中性情态及消极情态。VVC结构情态的区分取决于补语的感情色彩,一般满足以下的对应规则:

  积极情态——褒义补语

  中性情态——中性补语

  消极情态——贬义补语

  对调查的语料从情态方面分类,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积极情态(14种):

  好(摆摆好、写写好、修修好、治治好、搞搞好、穿穿好、理解理解好、收拾收拾好、商量商量好)、光(吃吃光、用用光、倒倒光)、亮(擦擦亮)、牢(捆捆牢、绑绑牢、缠缠牢、管管牢、记记牢、塞塞牢、锁锁牢)、齐(戴戴齐、补补齐、叠叠齐、对对齐、排排齐)、全(考察考察全)、清爽(打听打听清爽、交代交代清爽、擦擦清爽、讲讲清爽、算算清爽、问问清爽、洗洗清爽、刷刷清爽)、完整(思考思考完整)、干净(搬动搬动干净、扫扫干净)、上进(学习学习上进)、明白(说说明白)、仔细(查查仔细、听听仔细、看看仔细、问问仔细)、整齐(理理整齐)、准确(问问准确)。

  中性情态(15种):

  平(捶捶平、敲敲平)、熟(烧烧熟、蒸蒸熟)、长(拉拉长)、紧(捆捆紧、扎扎紧、看看紧)、干(拧拧干、晾晾干)、湿(浸浸湿)、碎(嚼嚼碎)、满(装装满)、扁(压压扁)、直(伸伸直)、开(烫烫开)、通(梳梳通)、透(浸浸透)、死(钉钉死、堵堵死)、掉(落落掉、冲冲掉)。

  消极情态(3种):

  错(认认错)、倒(吹吹倒)、糊(刮刮糊)。

  积极情态和中性情态的VVC结构更多的原因可能和施事宾语的主观性有关,补语的感情色彩取决于施事者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一般施事者不会让受事者往消极的状态发展,所以贬义词充当补语成分的语料较少,消极情态较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