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玉石把玩到玉石的触觉艺术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2690
白骑通

  触觉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感觉,通过触觉人们可以感知物体的材质、纹理。从触觉视角去研究玉石的把玩,就是将这种触觉体现深入化、形象化。人们喜爱玉石大多从触觉开始,用手触摸玉石表面,感受它的温润。触觉油润感正是其魅力所在,把玩时静心怡神,这也是从把玩深化到触觉艺术的过程。

一、触觉的重要性

人的感觉主要有五类,分别是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人们感知世界也是经由这五类感官。比如,在看到完美的美术作品或者舞台演出时,我们会产生视觉享受;当我们吃到美味的食物时,我们的味觉会有体验;当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时,听觉会产生感受;当我们闻到食物的香气时,我们的嗅觉会产生体验。但是,几乎没有哪种行为会引起人们的触觉感受,所以,触觉是人们很少关注和研究的项目,甚至会被人们所忽略,忽略对触觉感知的艺术升华。

  触觉是皮肤和外界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其中手指所产生的触觉最为明显。人体的皮肤细胞在受到外来触摸压迫之后,会产生一些电流信号,这些信号会马上传输到大脑系统中,进而大脑的神经系统会传递出不同的心理感受。触觉能够让我们从心理上感受到稳定,使得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触觉也是人们表达善意以及爱意的一种方式,通过触摸可以安慰别人,可以稳定别人的情绪。因此,触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感官感受,好的触觉能够让人放松,增加幸福感受。

  触觉可以让我们有一个真实的感受。恩格斯说:“人类从发明工具的石器时代开始就产生了与使用价值并列的审美价值。”器物不仅具有其实用价值,也能带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即触觉感受。

二、触觉艺术从材质雕刻开始的演变发展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有着石崇拜的传统。石头坚固,质地厚重,并且十分锋利,佩戴石头会有十分特别的美感,并且石头还能带来一种安全感和神秘感。另外,石头还能作为防身武器,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这些使得人们对石头产生了热爱以及敬畏。不论是在我国古代,还是在其他国家,都对具有仪式感的巨石建筑很崇拜。很多国家和民族将色彩艳丽的石头作为装饰以及祭祀的一部分,以此来代表身份。

  在早期文明中是否重视触觉艺术现在无从考究,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一些先辈们将触觉艺术进行发展、完善和传承,将玉石雕刻作为主体,进行触觉探索,一直延续到今天。

三、从触觉感受看材质对比

如果从玉石的材质上来看,在和其他材质对比时,不同的民族对各类材质有不同的认知,进而产生的美感也不同,这也使得艺术史变得多姿多彩。如果从美学角度来看,其实材质是不分优劣的,但是,如果从触觉上看,能够让人们感觉舒服温柔的材质就比较少。木头虽然可以养出润度和包浆,但如果和温润如羊脂的玉石相比,就会看着有些呆板。青铜、不锈钢等金属,虽然十分结实坚固,但是却给人一种冰冷的感受,没有玉石的生命力。玻璃虽然通透,颜色变化丰富,但是给人的触觉感受较弱。贵金属看着华贵富丽,并且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即使长久佩戴,也无法滋养身心,不能和人体形成共生感。玉石则不一样,虽然它没有那么坚固、通透、颜色多变,但是其却有着其他材质不具备的温润感。维纳斯玉雕塑的皮肤细润感十足,并且散发着浓郁的女性之气,就如同刚刚沐浴完的仙女,每个看到的人,都想要去触摸,想要感受羊脂玉的材质和仙女的仙气。雕塑虽然经过很多人的触摸,但是并没有任何的损害,并且还变得十分细腻油润,这也给艺术作品增加了独特的魅力。

四、从触觉看玉石的材质特点和魅力

(一)玉石材质的特点

玉的材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玉也是石头的一种,透闪石成分在95%以上的叫作和田玉。这个定义是矿物学上的定义,我们现在说的玉都指的是广义上的概念,包括很多类型,如和田玉、翡翠、蜜蜡等。古人说石之美者称为玉,这是从石头的外表上来评价玉,实际上,玩玉的人不仅看玉的外表,更注重的是玉的油润度以及盘玩的手感。如果一块玉的材质好,那么简单用手搓几下,就能够冒出油,在打磨之后,能够和肌肤相贴合,握在手心时,也会有一种滋腻感,可以通过手部的神经,直接产生一种内心舒畅的感受,这种细腻能够化开心中的不适,让人变得温情脉脉。

  

  《一团和气》

  玉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出土古玉上,古玉是很多收藏家都喜欢的一种玉,尤其是“高古玉”。这种玉在土里埋藏着,经过长时间的埋藏之后,会逐渐形成一定的沁色,如土沁、血沁、水银沁等,还有的地方可能会发生钙化或腐蚀,从表面来看,已经看不到玉肉的感觉,但是在被收藏家们把玩一段时间之后,玉石就像是发生变化一样,会产生油性,就像人复活一样,会有血气,外表也会逐渐变得艳丽,有些甚至会出现一些色彩,如黄色、红色等。玉产生颜色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把玩的原因,玉肉会和人的皮肤接触而产生神奇的变化,这种变化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古人说:“人养玉,玉养人,玉能通灵。”收藏家们看玉并不是从表面上来看石材,而是深入玉的内里,看玉肉,玉肉的痕迹称为皮色,皮色上存在一些细微的肌理,叫作毛孔。

  

  《开天辟地》

(二)从文化属性到精神触摸

文化属性通常具有人文属性,是因人所产生的一种属性。而自然材质不具有文化属性,就如木头、金属等材质,不能说其具有怎样的文化属性,因为这些材质并没有经过人为的加工,也不能体现人的情感和认知,所以都不具有人文属性。但是玉却不一样,对于我国的古人来讲,玉的材质不一样,其所代表的内涵也不同,一些难得的玉只有地位尊贵的人才能佩戴,玉象征着高洁、君子之气,具有辟邪驱灾的作用。有些玩家在玩玉时,并不对玉进行雕琢,就玩原石,并且也玩得十分有滋味。玉的发展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以及历史濡染,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阶段:神玉时期,从八千年前开始一直到四千多年前,玉被赋予神话意义,能够补天地、通灵魂;周秦汉唐的王玉时代,玉被划分等级,如帝王之玉、王侯之玉等;宋元时代,给玉赋予更多的价值,如君子之玉;元明清到现代,玉又蕴含着很多的含义,不仅具有文化属性,还具有了一些精神上的含义。

五、结语

本文对玉石把玩以及触觉艺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人们之所以喜欢把玩玉石,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触觉感受,所以说玉石把玩与触觉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玉石的把玩,势必要谈谈触觉艺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