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漆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0433
陈成宝

  在中国传统漆艺中,以黑、红为主要色彩,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传统艺术百花齐放,漆艺家为了追求色彩的丰富性与艺术性,采纳百家之长,将金、银、贝、蛋壳等天然材料元素运用到漆艺创作中,进一步丰富了漆艺的色彩,同时使其富有神秘的色彩学文化,极具艺术性与装饰性。漆画的发展继承了传统漆艺的各项创作技法,并在传统色彩运用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本文想和大家谈一下漆画中色彩的运用。

一、漆艺中色彩运用的变革

众所周知,天然“生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漆”,具有很强的酸性,不能和一般的多盐基性颜料融合使用,因此天然大漆想要调配出较为丰富的色彩,难度比较大。先辈们经过不断努力和实践,逐渐发现了一些不与漆的酸性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比如金、银等天然有色矿物金属材料,均可以与漆融合并产生丰富的色彩,让漆画形成一种色中带形、形中有色、形色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使其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

  纵观流传至今的古代漆器,从各个时期的漆器可以看出,不仅在工艺上和器形上日益完美,对色彩的运用更是日臻富丽,比如绚丽的描绘、华美的堆漆、细腻的彩绘,在以黑、红为主体的漆器上,色彩种类的不断丰富,让传统漆器不仅有古色苍莹、丹青妙趣,也显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色彩的发展极大地彰显了漆艺的文化艺术价值。

  

  乔十光《信徒》

二、漆画中常见色彩的运用

漆画以黑、朱红为常见基本色,在传统绘画中有“随类赋彩”的原则,漆画同样也遵循这个原则。下面笔者想着重谈一谈漆画中黑、朱红两种常见基本色的运用。

(一)黑色

中国漆画艺术中的黑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黑。漆刚从漆树上割下来一般呈灰乳色,它们在接触空气并被空气氧化后遂呈棕褐色,在完全干固后呈黑褐色。漆在厚涂后接近黑色,一般呈现出一种色泽凝重、透明的神秘色彩效果。

  黑色是漆和漆艺的底蕴,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经考验了几千年而不被淘汰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可见漆画中的“黑”与国画中的“白”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白”的宣纸上创作时,如在纸上画只鸟,空白处就是蓝天;在纸上画枝梅,空白处即为白雪。漆画创作中亦是如此,漆画家在创作中即把国画宣纸中的“白”变成了漆画板中的“黑”。如乔十光先生的作品《信徒》,作品中一跪、一站、一俯的三个信徒,被巧妙地安排在空旷而一片黑漆的背景上,两竖一横的构图使作品左右有着无穷的延伸感和神秘感,作品人物造型制作和色彩运用精细真实而生动形象,亮丽的藏服在黑漆的空间中使信徒显得格外的庄严和虔诚。通过漆“黑”色彩的内在精神美与人的心灵美相联系,使“黑”深邃静谧的神秘感与藏族女孩虔诚的信仰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二)朱红色

朱红色是中国传统色彩,也称“中国红”,介乎于橙色和红色之间,被视为喜庆的正色,寓意庄严、幸福、吉祥,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之一。如“故宫红”,在故宫内我们可以看到朱红色的使用之广泛,包括宫墙、宫门、立柱、窗棂等。

  在漆画中朱红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色彩,我们常说的朱红来自银朱,以天然矿石硫化汞入漆形成,色泽纯正鲜艳、沉稳古朴而又历久弥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朱红”的寓意深远而又浓烈,从古至今在人们心中拥有无可替代的位置,古有“丹漆不文”,现有“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朱漆自身所呈现出来的大美让人折服,因此漆画艺人在使用时再加以髹饰,也能给我们呈现出自然的一种美。

  黑、红是漆画中的基本色,漆画中对这两种颜色的选择和运用自带了民族情感的先天优势,同时天然大漆自然的红与黑的强烈色彩对比,使漆画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三、镶嵌类材料的运用丰富了漆画的色彩

在漆画艺术的发展中,漆画“色中有形”的艺术价值离不开镶嵌技艺,漆画艺人通过镶嵌技艺把蛋壳、螺钿、木石、有色金属矿物质等天然材质在作品中呈现,让作品大放异彩。

(一)蛋壳

蛋壳的使用对漆画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漆画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其大大填补了大漆中没有白色的空缺。由于蛋壳的种类不同,冷暖色彩也不同,比如一般鸡蛋壳的色彩倾向于红或黄,属于暖色调;鸭蛋壳则倾向于蓝或绿,属于冷色调,因此在漆画创作中我们将鸡蛋壳镶嵌在物体的受光面,将鸭蛋壳镶嵌在背光面,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同时蛋壳在镶嵌时的疏密、正反、按压力度等的不同,形成偶然性的不同形状的龟裂效果,给漆画带来了极高的艺术创作价值。

  漆画作品《光》系列,巧妙地利用了蛋壳的白和大漆底板的黑,整体构图设计巧妙,利用了黑白色彩光影学原理,作品一黑一白使画面呈现出高度神秘而神圣庄严的境界,有着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整体制作工艺看似简约却不简单,有着八大山人的意味,却隐藏着深厚而扎实的功底,白色蛋壳疏密有度、过渡细腻,给人营造出极其深远的意境,塑造出端庄而神圣的观音形象。

(二)有色金属矿物质

有色金属矿物质的使用则是漆画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其特有的属性不仅不溶于漆酸,还可以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使用方式极其宽泛。如单独使用时可以贴金、贴银、刷银、飘银等,呈现出辉煌灿烂、明净清澈的效果;以粉入漆,可以形成金属光泽质感的彩漆,是水彩颜料、油画颜料、丙烯颜料无法体现的色彩效果,使漆画作品更具有富贵价值感和装饰艺术感。

(三)螺钿的使用

螺钿也是漆画艺术创作中较为常见的镶嵌材料,漆艺中有螺钿漆器,它以华丽多变的色彩丰富了漆器装饰艺术。螺钿为贝壳经过加工后制成的薄片,为了便于创作时使用,我们常通过切割的方式形成大小不一的条状,螺钿色彩丰富、光泽纯净,多以镶嵌工艺呈现,是不可多得的漆画镶嵌材料,常被使用在我国传统红木家具工艺中。

  除蛋壳、金属、贝壳等天然材料的使用,漆画中也常用牛角、牛骨薄片以及紫檀木、绿松石等作为镶嵌材料丰富漆画的色彩。漆画因大漆极具包容性,在镶嵌材料选择上可谓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漆画创作者常通过与不同材料之间的碰撞而灵感四溢,有了大量的创作源。与各色各样的天然材料的融合,增加作品色彩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各种文化艺术的结合与运用,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文化与表现形象。

  

  《光》系列

  漆画材料色彩的巧妙运用使漆画区别于其他艺术画种,有独特的艺术性,各种天然材料色彩的运用在漆画艺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现代漆画在中国传统漆艺色彩运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画种创作技法,尤其天然大漆独特的色彩美,如漆的黑和朱红拥有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蛋壳的白和螺钿的五彩斑斓拥有清新脱俗的气质,金属的闪耀和木石的沉稳拥有时光的质感等,漆画中对色彩的使用开辟了一条色彩学艺术的新路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