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海南黄花梨的特质与魅力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9666
邹 航

一、海南黄花梨的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民勤劳聪慧,加之文化的博大而精深,这些都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奢侈宫廷享受提供了丰富物质和深厚文化的铺垫。各地挑选出的呈献给君王的贡品,无疑是经过严格的比较和筛选的。今天人们在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时,不难发现故宫博物院里的馆藏珍宝,多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所用之物,那实在是物尽奢华,取天下之所极;工之精巧,聚天下之所能也。能成为中国皇室里的贡品实属不易,而能成为历朝历代皇宫里的贡品,那必是更难,除非是物中极品的天灵之物。

  海南岛所产的花梨木,正是明至清每朝贡品中的一分子。据史书记载,海南花梨木在唐朝时期就已经作为海南岛的贡品进贡给中原皇室。自明初到清嘉庆时期的500多年里,海南花梨木作为贡品从未间断,一直担当海南岛进贡宫廷的地方贡品。它究竟是以何种神奇的魅力征服多位超级“鉴赏大家”中国皇帝,并且直到今天仍受到人们的极力推崇、追逐,使之身价百倍?这其中必定有深层次的内在原因。

二、海南黄花梨的药用价值

(一)古典本草记载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主破血血块,冷嗽,并煮汁及热服。

  《海药本草》:主产后恶露冲心,癥瘕结气,赤白漏下,并到煎服之。

(二)现代本草记载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1)药材性状。本品为近圆柱形、 常扭曲的长条,或为不规则的片块,长短大小极不一致,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刀削痕及纵长线纹。质细致而坚重,能沉于水,难折断。劈裂后裂面粗糙不平,显油质。火烧时冒黑烟,香气浓,烧后残留白色灰烬。气香,味微苦。以质坚结而硬、无枯木、紫棕色、烧之气香浓者为佳。(2)性味和功用。辛,温。归肝、脾经。行气化淤,止血止痛,辟秽。用于风湿性腰腿痛,心胃气痛,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常用量3~10克。

  《中药志》:味辛,性温。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能。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等。

三、木材本身艺术价值的体现

(一)颜色

为什么要在花梨前加一个“黄”字呢?可谓众说纷纭,从自古流传下来的明清黄花梨家具本身的颜色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黄花梨木质本色呈金黄色或者黄色,很少有呈深褐色、咖啡色、红色的木质家具,这是花梨前加“黄”字的主要原因。

  黄花梨家具从清朝雍正时期开始慢慢淡出市场的关键因素,除了花梨木资源锐减,还与皇室和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产生变化有关。清朝鼎盛“雍乾时期”的木质家具大多是楠木、紫檀材质,特别是对紫檀的偏爱在乾隆时期到达顶峰,“紫檀工”的说法就从侧面表现出当时对紫檀的痴迷。随着紫檀资源的慢慢减少,又转而寻找国产木料“花梨”,这种优质花梨大多源于条件优越的海南岛东部和东北部,但是此时才发现呈现金黄色的“花梨”资源也日渐稀少。再转向海南岛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寻找,发现花梨木的颜色不仅仅是金黄色,花梨颜色自东北到南部呈现出灰黄、浅黄、黄、金黄、褐色、紫褐、紫褐近黑、红中带紫的色彩分布。清晚期至民国时期开始对西部地区的深色黄花梨进行采伐,因此将深色黄花梨家具视为清中晚期和民国时期的代表性家具是有一定道理的。

  海南黄花梨的色彩种类有七八种之多,并且色彩差异较大,这就是海南黄花梨相较于其他木材,特别是不同硬木最显著的特点。黄花梨木质颜色差别虽大,地域性也较明显,可花梨木的颜色却非常纯净无瑕。不同颜色的黄花梨,放置在自然光线下,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可以看到其余颜色全都隐去,都呈现出闪烁耀眼的片片金光。“色比金而有裕,质参玉而无分”,这是中山王刘胜在《文木赋》中对海南黄花梨瑰丽色彩的高度赞美。

  

  《螭龙纹交椅》

(二)纹理

黄花梨的木质纹理也像其颜色一样变幻莫测、瑰丽多姿。黄花梨的美之所在就是其生动逼真、形象浪漫、飘逸流畅的木质纹理,如画般的纹理有经典的鬼脸、狸斑纹、虎斑纹、虎面纹、飞鸟纹、花卉纹、水波纹、晚霞纹等瑰丽梦幻的美丽纹理图案。

  1.鬼脸纹

  说起黄花梨木“鬼脸”,但凡花梨木爱好者不用太多解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鬼脸纹”似乎被看作花梨木的经典招牌,成为花梨木的代名词。明《格古要论》中就可以看见对花梨木的评价:“花梨……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可见明朝时期就对花梨鬼脸早有认知。

  从明朝时期到现今,花梨木鬼脸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一直吸引着几百年间众多花梨木爱好者,成为他们狂热追逐的对象。花梨木的追随者,但凡遇见花梨木及其器物时,就会不自然地从中探寻“鬼脸”的影踪。

  花梨木鬼脸,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花梨鬼脸的广义概念是指所有花梨木结节而成的疤痕都视之为“鬼眼”,而狭义概念的花梨鬼脸是指能够看出口、脸、鼻、眼等拟人化脸谱形象的花梨纹理才是真正的“鬼脸”。花梨木鬼脸是花梨木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出的独特且极具审美情趣的自然纹理,其纹理特征是勾勒出生动抽象、神似人脸的纹理形象,故而称之为“鬼脸”。鬼脸纹理深浅有别、粗细多变、层次分明,脸谱形象生动风趣、怪异灵动,可谓巧夺天工。

  2.花梨瘤疤

  花梨瘤疤是花梨木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受到外力损伤或是自身病变而生成的奇特木材现象。花梨瘿木大多是花梨木根部向上中空的树干,具体表现是树干表面生长出凸起的瘤包,并在瘤包上长出的凸起的花生豆般大小的疙瘩。后期将瘿木开锯刨平,可以在瘿木近似半透明化的木板上突显出如金豆一样的闪耀颗粒,十分美丽有趣、珍贵难得。花梨瘿木是极具趣味性、珍贵性的稀少花梨木质纹理特性。

  3.狸猫纹

  “狸猫纹”,也被称为“狸斑纹”“鬼眼纹”“铜钱纹”。其纹理特点是:螺旋状椭圆形木结疤纹理,独立或者成片、成串分布,因形状与狸猫毛皮椭圆形斑纹酷似而得名。狸猫纹是花梨木纹理中罕见的独特纹理,单独或成双的狸猫纹相对较多,而成片、成串的狸猫纹则相对较少。

  狸猫纹,大多发现于较小的树干或者成才大树的枝干的芯材内。在越小的花梨木芯材里,狸猫纹出现的几率就越高,大型树干的芯材里也偶有发现。在狸猫纹中类似圆形、椭圆形的纹理,常见的是圆心有深黑色的圆点,周围由规则或不规则的线条层层围绕,极具趣味性和艺术美感。狸猫纹是属于较稀有的纹理类型,这种纹理非常适合表现柱状形态的器具。

  4.行云流水纹、烟雨纹

  顾名思义,“行云流水纹、烟雨纹”,就像它的名称一样,木材纹理呈现出犹如“行云流水”或“烟雨蒙蒙”的极具动感的图案。这种纹理是海南花梨木纹理表现形式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美感,纹理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最具有探索与挖掘意义的。

  “行云流水纹、烟雨纹”在花梨木的纹理表现形式中既有其普遍性,同时也兼具较大的特殊性。普遍性是说它在海南花梨木的各种纹理中有着较大的比重,特殊性则是说此种纹理形式不因普遍而重复不变。每根花梨木的纹理都呈现出千变万化的不同画面,有表现曼妙平静的烟雨溪流,有表现翻腾连绵的云海,亦有表现直泻千尺的飞瀑。纹理变化多端、动感强烈、层次分明、流畅自然,犹如描绘出的山水墨画卷。这种巧夺天工、自然造就的花梨木纹理画卷,恰恰就是迷倒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重要因素,是其摄人心魄的魅力所在。

  海南黄花梨的特质与魅力,更多地表现在成品上面,温润的质感,稳定的木性,无一不是红木之中顶尖的存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