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它代表着人们对圆满、团圆的期望和追求。自古以来,不论是在道家的太极八卦图中,还是在古典建筑、传统图式的圆曲结构中,都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对圆形审美的追求。这一审美取向在舞蹈中展现的便是“圆”,圆在过去更多的是指一种造型,但现在圆则指的是一种运行路线和运行轨迹。“平圆、立圆、八字圆”是“圆”中最有特点的三条路线和运行轨迹,也是在舞蹈中最常见的,它强调整个运行过程以腰为轴带动身体,时刻都在进行平圆或立圆或八字圆的运行路线。同时,“三圆”运动路线在中国古典舞中尤为突出和明显。
一、何为“圆”
在过去,圆通常是指造型和动作要像一个“圆”,而现在是指整个肢体进行运动时形成的圆。舞蹈中圆的表现形态主要是指“三圆”:平圆、立圆、八字圆。它们是舞蹈运动中最具有特点的三种圆形运行路线和运动轨迹。(一)平圆
无论是手的局部动作还是整个上肢动作,运动时要如同“磨盘”状,展现出一个平面的圆线运动,称之为“平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旋转技术中的平转,就是典型的平圆运动。双手臂向身体两旁抬起至与肩膀平行位,自身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平行转动,形成平圆运行路线的旋转。它的动作特点是流畅、连贯,要求以腰带动身体,腰部在运行平圆路线的时候,手臂的运用也是在完成平圆路线,腰与手臂进行同一方向运动。与此同时,头部的留甩头动作,其实也是在完成平圆运行轨迹。还有在舞姿动作完成时,一个简单的造型停顿或者一个转身动作,也是在进行平圆的运行轨迹。平圆的路线可以说在舞蹈中是随处可见的,它存在于每一个动作中。(二)立圆
“立圆”在基本功训练中也是随处可见,它强调无论是在手的局部动作还是整个上肢动作,运动轨迹如同“车轮”状。即展开在面前时是一个立面的圆线运动。在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教材当属翻身类技术。它可以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立面的圆形路线,如点翻身。它是一个整体的立圆运动,双手臂向身体两旁抬起,形成一下一上的立面形态,在翻转时以左手臂带动,进行上下交替的转动,此动作的完成强调以手臂主动带动腰部进行立圆翻转,并包含了腰部的立圆翻转、双手臂的立圆运动轨迹以及留甩头的立圆路线。它要求双手臂要时刻感受向上“夹耳朵”、向下“贴腿”,这样这个立圆路线才能展示清晰和准确。(三)八字圆
“八字圆”是指肩部或双臂同时进行相反方向的两个圆线运动,形成“前后”或者“左右”两个车轮式的圆线运动。它的特点是在相反的交错重叠的情况下两个圆同时配合完成。它在舞蹈训练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典型的舞姿,如风火轮,这个动作是由双臂抬起至身体两旁造成身前一个立圆、身后一个立圆,通过腰部的横拧、敞仰、倾伏的连贯过程综合而成的。这样一个动作在交替运动时就形成了八字圆的运行轨迹。要求以腰带动手臂进行快速发力转动,产生“轮”的感受,这样八字圆的路线才能表达清晰。二是体现在多个舞姿动作的连接上,它既可以作为某一动作起始之前的连接,也可以作为某一动作停止后进行连接。如,风火轮连接大掖步转,则是在风火轮动作完成后,借助手臂继续八字圆的路线带动身体进行大掖步旋转,而两个动作之间的连接就是进行了八字圆路线。再如,点翻身连接摇臂,这个则是在翻身技术完成后进行摇臂舞姿连接。首先,摇臂的运动路线是八字圆,结合身体的拧身与倾,来完成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划圆动律。其次,八字圆的运行轨迹中本身就存在立圆的运动过程,因此将点翻身与摇臂结合,体现了顺势而行的八字圆运动规律,更体现了“立圆到八字圆”由浅入深的舞蹈训练规律。二、“圆”在舞蹈中的作用
掌握“圆”的运行轨迹,可以使舞者在完成舞蹈动作运行路线时变得清晰、准确。“圆”的运行路线主要是平圆、立圆、八字圆,在舞蹈中主要以这三条线来延伸出千变万化的动作,因此掌握好这三条运行路线是至关重要的。平圆,身体某一个部位进行平行的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运行路线不能忽上忽下、倾斜。立圆,身体某一个部位进行立面的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要注意上下左右垂直,立体地呈现。八字圆是最难体现的,它靠身体或某一关节部位进行左右各划一个立圆来形成,注意八字圆的路线一定要更加突出曲线线条。三、“圆”在舞蹈中的体现
“圆”在舞蹈中随处可见,它可以是平圆,也可以是立圆;可以是小圆,也可以是大圆。在静止造型时是圆的形态,在流动运行时是圆的线条。(一)“圆”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具有形态美的特征,它通过人们的肢体语言来体现圆的造型艺术。如托掌,指的是双手臂向头顶上方架起来,身体感受上是裹了一个圆。由此,手臂的动态造型就是“圆”的体现。再如中国古典舞在体态上的美产生“拧、倾、圆、曲”的特点,这种体态上的美是以局部的形态形成圆润、圆滑、圆形的动态造型,构成和谐的圆。(二)“圆”的线形艺术
圆是由曲线构成,线条流畅、圆润,给人以饱满、丰满的美感。在舞蹈中,圆的线形流动可谓是无处不在,曲线的流动使舞蹈动作行云流水,使动作连接顺畅。如云手,双手臂感觉似抱了一个圆球在转动,形成大圆和小圆,这一过程就是圆的线形艺术。如云肩转腰,它是以腰带动身体做冲、靠、含、腆、移,形成平圆的路线,在这一组动作中,这些元素的组合形成了曲线的流动,每个元素都在圆的线形路线中进行完成,重复交替。可以说圆的线条无时无刻不在舞蹈中出现,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云肩转腰分解动作
(三)“圆”的审美艺术
圆是中国传统审美的特征,它代表着圆满、吉祥、福气。在古代,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建筑、精致细腻的瓷器等,无不体现“圆”的传统审美思想。在古代宫廷乐舞、敦煌壁画中,我们看到少女的舞动形态婀娜多姿,形态丰富万千,有优美的飞天形象,有手持乐器的反弹琵琶形象,无论是站还是坐的动作,都尽在“圆”的审美形态中体现。直到如今,中国古典舞依旧将“圆”的这一审美特征贯穿在舞蹈中。四、结语
舞蹈的美是不可言喻的,它的肢体动作是丰富的,更是千变万化的,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圆”。它的线条、形态、审美与舞蹈融会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透过“圆”将舞蹈变得丰满,透过“圆”使运动路线行云流水,透过“圆”将中国的传统思想进行传承、发扬。掌握、理解“圆”在舞蹈中的作用和体现,“圆”的外在形态和内涵思想才能身心合一地体现在舞蹈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