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为传统艺术而生的吴临生君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8061
一 粟

  

  《老秋》 吴临生/作

  艺术不能傲世轻物,当然也不能孤芳自赏。艺术来源于生活,既不是虚无缥缈之物,也谈不上可以超凡脱俗,即使是传世名作也不例外。成功的艺术创作者,之所以能作佳作,有雅俗共赏之妙笔,盖是因为让艺术接地气。

  山东聊城临清市的吴临生君就是一位谙懂此道的青年艺术家。

  吴君父吴嘉祥是当地一位花鸟画家,故他少年时就有庭训家教,让其耳闻目染绘画之道。后来年纪稍长一些,他正式师从山东省书协副主席、隶书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社员谢长伟先生学习书法;又向当代花鸟画大师李苦禅先生的学生李涵先生学习国画,受益良多。近年笔耕墨耘,纸上技艺日渐成熟,创作理念日臻完善,多位前辈给予褒赞。

  

  《四山风雨一寒僧》 吴临生/作

  吴君擅画阔笔写意花鸟,间而也画人物造像,作品往往几笔勾成,笔墨线条简练,不拖沓,行笔提按恰到好处。吴临生的人物作品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空间。

  其实他绘画上的所得正是得益于他的书法,所以作品才耐看,有格调。吴君喜欢海派画风,章法构图受虚谷、任颐影响。所以,吴君的画见功力,达到雅俗共赏之妙境。

  吴临生君也酷爱读书、藏书,但凡遇到喜爱的书籍,不论多贵总要买上一册,追求完整;譬如海派名家的作品集,已攒下一书柜了,但是总嫌不够,一旦知道新书出版,都会辗转将它购到手方满意,不留缺憾。

  “一个真正的成功画家,首先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吴君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在大学期间没有书法专业,只有书法选修课,但是对书法的学习一直未敢间断,有些同学始终钻在绘画中,他却将书法训练与绘画训练搞成四六开,同学们休息了,他依旧在画室充实训练时间,四年大学生活,他的书法与绘画功夫总能相得益彰,令学友刮目相看。

  吴君书法,比较钟情汉碑,初学曹全、华山庙、石门、张迁诸碑,后在名胜古迹、高山大川的游历中又看到一批摩崖石刻,被其磅礴的气势所倾倒,于是又托人弄来铁山石经、西狭刻石等拓片细心研究,领会石刻章法线条,模仿气韵,总结运笔。

  吴临生君亦爱收藏,但不盲目,有主题,主要收藏佛像、佛身和古代刻石,尤其是各个朝代的石狮子,就石狮一类虽说可能比不上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但足以让一般人羡慕万分。或许正是因为吴君对佛像与石刻艺术的痴迷,其笔下的罗汉才能栩栩如生,禅味十足。

  当然艺术之路是无穷无尽的,过程也一定充满艰辛,决不会一帆风顺,而成功一定属于那些付出心血和充满毅力的人。吴君还年轻,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要向更高处发展还需披星戴月付出努力。好在吴君从小有好的家养,后又遇名师指点,更重要的是还受过高等艺术教育,自身对艺术悟性好,这就比一般人有更好的艺术造就。我祝吴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春江水暖鸭先知》 吴临生/作

  

  吴临生,男,号一寸田主人,斋号赖墨园。1987 年生于山东临清,2010 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师从刘明波、靳永、刘翔鹏等先生。书法师从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兼隶书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社员、济宁市书协主席、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文创艺术学院院长谢长伟先生;国画授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师李苦禅先生的入室弟子李涵先生。曾先后求教于韩美林、顾森、陈履生、梅墨生、程大利、阮荣春等诸先生。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赖墨园书画院副院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