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网络媒体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8821
汪海彬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范岗初中,安徽安庆 231460)

  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加快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的同时,将其实践于教育教学领域,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由此成为了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堂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相互融合不仅能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它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手段它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1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工作难点的基本概述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化发展,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效开展语文教学,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学生本身正处于易受网络影响的年龄阶段,最主要还要因为当前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如下挑战:

  (1)语文教学工作“重理论、轻实践”。纵观当前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始终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始终未能达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始终停留在认知层面,而未能将其转换到学生日常行为中,达到“外化于形”,最终在影响整体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时,给学生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2]。

  (2)学生学习兴趣度难以被激发。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学生课堂教学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一定影响,而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始终采取传统单一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长此以往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度,甚至还导致了学生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的产生,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初衷相违背。

  (3)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弊端影响愈演愈烈。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任何事物的出现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在面对有着巨大诱惑力的互联网,学生沉沦显现屡见不鲜,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甚至也给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巨大阻碍,给学生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3]。

2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工作难点的处理对策

2.1 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育教学手段

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但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秉承着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在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率的同时,给学生的整体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4]。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需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学生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度,规避“假大空”问题的产生。除此之外,单一化、封闭式道德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度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的产生,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教育工作者可将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局限性,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其学习能力的良好提升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将教学工作延伸到网络之中,借助这种学生广泛喜爱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实践,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在进行古诗《赤壁》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按照“带领学生朗读——讲解课文注释——让学生进行背诵”的教学顺序,导致学生只知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在课堂开始前,教育工作者可搜集关于这首词创作的历史背景、文化典故,并通过多方面收集一些苏轼的生平历史,从而在讲解课文内容本身的基础上,将整理的资料进行讲授,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也为其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净化其中的不良信息

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提高学生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于互联网的使用往往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给教育工作者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故此为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降低语文教学工作者教学工作开展难度,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教育部门需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来临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通过加大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监督力度,优化新媒体的资源配置,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需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虚假信息进行不断净化,并且在不断强化学生认知力和信息判别能力的基础上,为预期语文教学工作效益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如在进行《伟大的悲剧》阅读教学之后,教育工作者可根据文本教材教学内容,向同学们推荐主旨相同或同一作者文章,例如教师可向学生们推荐《日出》, 通过让他们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大量阅读经验、素材,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3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实践,为学生课程学习营造良好环境

2.3.1 课前预习阶段的实践策略

  在授课方案制定过程中,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对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教师们需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在结合现下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录制相关模块化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在预习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可随时随地对知识进行巩固,并通过设置课前测试题来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度,由此在确保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落实的同时,提高课程教育教学成效[5]。除此之外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还可通过借助网上教学平台来实现互动教学,由此在打破传统教育教学局限性的同时,保障了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最主要的是学生们可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得到针对性地辅导和帮助,由此为她们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2.3.2 课堂面授阶段的实践策略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度,还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对当前教育教学模式所做出的战略调整,具体而言在面授阶段,为确保新的模式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一方面教师需从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务完成度,并进行针对性地检查和分析,发现相关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们还可借助多媒体软件,通过创设富有情境化的教学内容,在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而后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课程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有关济南冬天的音乐和视频,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强烈冲击的前提下,使其去充分感知冬天的济南夜晚的静谧和和谐,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此外在课堂开始前,语文教师可通过询问学生一些教学问题——“济南冬天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济南冬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便于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在确保其自身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3.3 课后巩固阶段的实践策略

  新模式的课堂教学,与传统面授教学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即在课后复习巩固阶段,学生们可在教学平台中通过学习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包括音频视频等内容),有效地拓宽自身视野,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6]。

3 结语

由于受传统化教学理念、单一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新模式的语文教学工作始终难以落实到位,鉴于此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手段与教育教学资源,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是现阶段语文教师工作的主要落脚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