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中心地震台,内蒙古赤峰 024000)
0 引言
人类发明了各种地震仪器,用来记录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振动信息,随着精密仪器的不断升级,地球的微小振动都可以被地震仪所记录。然而,地震仪的长时间记录中,真正记录的地震事件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中是比较短暂的,真正丰富的却是记录到持续不断的震动,这些地震仪所记录的背景噪声,也叫地脉动,如图1所示。
图1 地脉动示意图
近些年,由于城市的扩张,地震监测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干扰,为了知悉受干扰的程度,本文针对目前使用的地震监测系统进行地震监测环境分析研究。
1 台站背景
赤峰中心地震台于1971年建台,是国家Ⅱ类台,台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东郊乡红山脚下,东依红山峭壁,观测室依山而盖、山洞长度40米NS-EW向搌布,台墩建在花岗岩上,山洞上方覆盖的长英花岗岩体约30米,洞内平均温度12℃左右,相对湿度≤85%,日温差±0.05℃,年温差±1.0℃。赤峰中心地震台地震监测仪器使用的是2013年安装的甚宽频带地震计CTS-1EF,数据采集器为港震公司生产的EDAS-24GN。
2 噪声分析
利用数字化数据进行谱分析,从而能在一次简单操作中的得到所有频率处的噪声水平。把噪声谱表示为噪声功率密度加速度谱P(w)已成为一种约定,通常以参照值为1(m/s)/Hz的分贝(dB)数表示。这样,噪声水平被计算为:
本文选取2019年8月25日和8月26日48小时作为处理数据,计算赤峰中西地震台噪声水平,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赤峰中心地震台噪声水平示意表
由表1可知,赤峰中心地震台的地震监测系统的噪声平均值为6.73442-008,低于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的1×10m/s,观测环境达到了Ⅱ级环境地噪声水平。
3 噪声功率谱分析
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方法:给定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取其绝对值的平方。快速傅里叶变换法(FFT)计算公式为
将平方可积的函数f(t)表示成复指数函数的积分或级数形式;将频率域的函数f(w)表示为时间域的函数f(t)的积分形式。式中,N的取值为2k,即2,4,8,16,32,64,……。

图2 2019年8月25日和26日功率谱密度对比示意图
利用(2)式计算8月25日和26日48小时的噪声功率谱,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到,噪声功率谱符合Ⅱ类台站要求。
4 结语
通过对赤峰中心地震台地震监测仪器的噪声分析,赤峰中心地震台的地震监测系统的噪声平均值为6.73442-008,低于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的1×10m/s,观测环境达到了Ⅱ级环境地噪声水平。通过噪声功率谱分析可知,赤峰中心地震台地震监测环境受外界干扰较小,符合国家Ⅱ类台的要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