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幸福小学,辽宁盘锦 124000)
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笔者采取深入基层走访、召开座谈会交流、听取汇报、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学校班主任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观念旧
由于班主任队伍“杂”的现状,加之目前教师队伍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班主任队伍出现育人观念远跟不上时代和学生要求的现象,特别是学生中独生子女群体出现后,这种现象表现得十分明显。部分班主任很少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仍是“管”、“卡”、“压”,不懂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注重学生分数,在学生中按成绩分“三六九等”诸如此类,形成了学生对学校教育的“逆反”,班主任的育人作用难以发挥。1.2 忙应付
由于班级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面对既要当教师,又要做保姆的局面。尤其学生中“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工作难度大,工作负担重。再加上安全管理这根压线,以及课后服务等等无限的责任,可以说让班主任无法静心思考科学的管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这个问题。特别是存在众多的与育人无关的形式主义活动较多,班主任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余,忙于应付学校安排的烦琐事务,学校和班主任都拿不出时间组织专业化培训,班级工作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疲于应付。1.3 重尖子
众所周知,在当下还是没有找出更好的办法代替高考时,高考将一直是学校和家长热议的话题。从小学开始,目标仿佛就已经定位,于是出现班组功能错位,用应试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弱化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弱化班级集体主义和良好个性的培养。2 引发的思考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性组织,是学校育人目标实现的承载单位。班级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设计者、执行者,是贯彻学校育人精神的主导力量,可以说,班主任水平决定了学校办学水平。实践证明:优秀的学校管理者是在优秀的班主任中产生的,优秀的教育教学专家大都是在优秀的班主任岗位上成长起来的。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在抓教师队伍专业化培训时对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有所忽视。一是对班主任工作规律了解不够,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认为优秀的教师就一定是优秀的班主任,把班主任的工作平面化、简单化。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程改革加快进程的时刻,加快班主任专业发展已成共识。要实现班主任专业化,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作为学校而言,必须高度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特别是重视班主任的校本培养。
3 解决的办法、途径
针对以上班主任工作的现状,为学校下一步要十分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创造条件,为班主任培训制定系统方案,把班主任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3.1 专题理论讲座
一方面要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理论培训,重在理念更新,对班级育人责任和要求进行深刻理解,让班主任逐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培养等初步规律。另一方面,用新课程理论武装班主任的头脑,促进班主任教育方法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等各项工作,离不开卓有成效的组织作用的发挥,新课程育人理念首先需要班主任掌握并且在班级内实施,学校要通过对班主任进行新课程专题培训,并以此作为班主任专业水平提高的突破口,努力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3.2 同行交流
学校要创造更多班主任工作交流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讨论,这是班主任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形式。班级工作复杂纷繁,经常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它的最好办法是通过交流,集中大家智慧。严格地说,班主任水平的提高要靠实践,在具体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以经验为基础不断探索,形成新的突破。学校要发挥优秀班主任的资源优势,把他们作为主导力量,带动班主任队伍水平的全面提高。3.3 岗位锻炼培训
班级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优秀的班主任是在岗位上锻炼成长出来的。所以,广大班主任最希望学校大胆使用他们,放开他们的手脚,少加压力,多些指导,少下指标,多些鼓励,少搞量化管理,多些相信、理解。学校要促使班主任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岗位中不断的自我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创造条件,加大家庭、社会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班主任校本培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班主任培训是有从班主任实际需求考虑,才能制订出有效的培训方案,从而达到切实地提高班级认行素质水平的目标。
3.4 校本培训形式方法
所谓菜单式培训就是根据班主任岗位的工作实际,列出与班主任自身素质和班级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相关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形式和方法。以校为本的培训,主客观条件决定了这种培训形式是最佳形式。要搞好菜单式培训,关键是要制定好“菜单”,要点是落实好对受训者自觉参加培训的管理。
一是菜单制定要科学。一般说来,培训菜单应由综合性知识和专业性技能两大块构成,学校要把办学特色和要求列入其中,同时还要考虑班主任队伍中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从事班主任工作年限等因素。
二是慎重确定培训者。校本培训重在“有用”。因此,不必“眼高手低”,动辄请专家,甚至大牌专家。如果以一常年为一阶段,综合性内容可考虑请一两位有中小学班主任实践经验的专家开一两次讲座,其余的则充分挖掘样本培训资源,由自己的“本土”专家来培训,用亲身例子,效果会更好些。这样做不但能激励大家不断探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久而久之,社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班级工作专家。
三是灵活安排培训地点和时间。学年初下发菜单,由班主任选定各自参加培训的项目后,根据选定的项目及人数安排列表。总的原则是不过多占用班主任正常休息时间,尽量减少对班主任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四是建立培训的管理机制。校本培训贵在建立机制,班主任校本培训管理机制分为如下几方面:(1)校长是总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制定和落实。(2)安排专门中层机构具体负责、落实培训计划各环节的工作。(3)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等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