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重庆 402160)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是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学习完《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技术》等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自动化生产线的硬件控制与软件系统设计、组装与调试能力。
1 课程设计理念
在深入分析机电类专业自动化生产线维修与维护岗位的能力需求基础上,以典型生产线以载体,以“理念够用,重在实践”为原则,将生产线分解为上料单元、搬运单元、加工单元、安装单元、安装搬运单元及存储单元,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维修维护技能。2 课程设计思路
在开发课程过程中,将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分成三大工作任务即机电设备机械部分改进、自动化系统电气部分改进及自动系统运行与系统维护。再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确定行动领域,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在教学方法手段上,采用的是“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方法上,坚持以企业典型案例导入;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坚持开发和采用学院校本特色教材;在课程教学手段上,坚持采用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评价方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和项目结果考核。在课程设置上,始终坚持“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原则。
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小班教学,将教师讲授与学生操作融为一体,教师“在讲中做,在做中讲”,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采用项目导入、行动导向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训、实习、项目设计与制作等方式进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专业技能训练,在过程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

表1 工作任务及任务分解
3 课程内容与考核标准
课程内容共分为PLC技术专项培训、上料检测单元安装、原料搬运单元安装、加工单元安装、工件安装单元安装、安装搬运单元安装、工件分类入库单元安装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8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对应几个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制定出考核内容及参考分值、考核标准及考核方式,详见表2。教师在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过程中,要侧重于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表2 考核方式及分值比例
4 总结
通过对本课程的改革,形成的相应的教学标准与考核评价标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通过教学实施,证明课程改革方案科学合理,效果较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