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六月的江南, 在阳光的沐浴下,荷塘波光粼粼,荷枝亭亭玉立,荷花婀娜丰盈,馨香醉人,至静至美。突然那边荷叶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张稚气的小脸撑开荷叶露了出来。近了近了,原来是几个小童划着小船悠然地在碧绿的荷叶中穿梭采莲。一会儿船停了,黄衣男童站在船头目视前方,双手紧握长篙;红衣女童在船中央正襟危坐,并朝灰衣男童嚷着:“快拿来让我尝尝,今年的莲子可比去年甜?”那灰衣男童提起一篓莲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等候“女王”的检视。好一幅生动活泼的江南采莲图,作者落笔干练,干、湿、枯笔一挥而就,寥寥数笔,就把小儿女那种憨态可掬、天真烂漫的神态勾勒得淋漓尽致。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宋词《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那个顽皮孩子贪吃莲子的情景。作者同辛弃疾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借用手中的妙笔,让农家儿童形象跃然于纸上,充满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田园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这幅淡雅清丽、精巧传神的童趣画出自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沈凯先生的神笔。众所周知,沈凯先生的陶瓷创新艺术一直是行业的佼佼者,然而谁能料到他的画格调高雅、清新飘逸、博大远古,幅幅堪称精品佳作。他的画有的空灵通透,不失童真野趣;有的古意盎然,温暖有情,宛如水墨画里的一股清流。他的画技法精巧、行笔畅快,用墨浓淡有致、神韵静穆,散发着自身淡素清雅的气质,也展现了传统写意画的民族精神。
沈凯,字“老泉”,号“八荒凯泽”,书斋名“丰泽园”。先生祖籍江苏盐城,出身书香门第, 从小便与宣纸、画布为伴,痴迷研学书画艺术,深得陆如、李斌、黄买九老师等当代艺术大师及其作品的熏染陶冶,在国画艺术海洋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再加上他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得古人之妙,古朴、清疏中流露出一股野逸散淡的风致。因此他的水墨画独具魅力、韵味隽永,具有超凡脱俗的情趣和引人入胜的美感,散发着高品位的文人气息,深受美术界、艺术同仁及美术爱好者的赞誉和欣赏。
这幅《秋山对弈》图中,呈现的是一场老幼对弈,其乐融融的景象。“白发垂髫坐两方,金边银角费思量。一盘棋罢指微凉,鸟语花开枫叶香。莫笑纹枰误岁月,人间何事不空忙。”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日子里,一位白发老者倚石而坐,怡然自在;对坐的幼童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难题,手握棋子却执而不放;幼童身后是一位肩扛鱼竿的少年,必是被两者精彩的对弈所吸引,却能静观而不语。整幅画简约凝练,以淡墨勾润、浓墨点衬。人物、草木皆别有其致,人物亦灵动传神。此画表达了画家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正是这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交流的闲情逸致,风神潇洒,雅而不俗,滋润着我们的灵魂!
沈凯先生心倾正义、崇尚古贤,尤其钟爱传统的诗词书画,有着深厚的水墨素养。欣赏沈凯先生一幅幅作品,就好像在听一首深邃、清朗的歌,更像在读一首悠然、恬静的诗。他的笔情墨趣,尽显诗境风韵之美,这是中国画的神采!他的水墨画精练而意蕴深远,浸染着画家清新隽永、秀润摇曳的精神情怀;是画家纯净而富有勃勃生气艺术生命力的真实写照,是画家淡泊名利、刚直不阿的高洁、清雅的艺术风格,更是画家对无限宇宙的感知,对永恒生命的追寻,对纯净灵魂的赞赏!
我尤其喜欢这幅《孔子访贤》,但见秋风萧瑟,层林尽染。一株枝虬叶繁、古朴苍劲的枫树下,孔子正双手作揖,虔诚地叩拜一位仙风道骨的老渔翁:“今有幸偶遇先生,万望不吝赐教,何为真性情?”老翁神情泰若,捋髯而答:“真性用于人间情理,侍奉亲人则慈孝,侍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散则悲哀,一切都自然而然……”孔子身后的三个小童不免肃然起敬,赞叹不已。“没想到名满天下的孔子对我们打鱼的老翁也如此谦卑恭敬呢!”殊不知礼、仁、贤正是孔子的哲学智慧!这幅意境丰富、韵律悠远的写意画,不仅给人带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还弥漫着淡淡的儒家思想的韵致,让人感悟到的不仅是禅意、禅趣,还能从中读到奋发向上的蓬勃生机与希望。沈凯先生采用平远构图,设色考究,画法娴熟,用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景物,由近到远,由清楚到模糊,次序井然,平远广阔。画面清丽高雅、浑朴滋茂中透着一种灵动的生气,更是添得人文情怀,熔古铸今,赏心悦目。
一幅好的水墨作品必定神采飞扬、气韵生动,气势贯通而又富有变化。或雨润花蕾、细流潺潺;或萧瑟秋风、落英缤纷;或白雪轻吟、文静素洁……综观沈凯先生几幅主题写意画《童趣》《拾叶》《对弈》《访贤》等,一人一物皆有情,至真至美皆入境。画中的儿童朝气蓬勃、憨态可掬;画中的老者仙风道气、悠闲自在;画中的花草、山石、景物自然拙朴、浑然天成。不仅仅彰显了画家不凡的挥毫功底,更是画家以墨为媒、以纸为介的雅情逸趣、坦荡襟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越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越是谦逊内敛、慧心圆融;越是有品位、有修为的人,越是旷朗无尘、怡然自清。沈凯先生就是这样带有文化人色彩的书画家,他含蓄低调、气质儒雅,一心沉湎于艺术创作,面对物欲横流的外部世界,不为所动、不改初心,静心于案前,在博大高深的中华艺术丛林中孜孜探索、千锤百炼……沈凯先生果然不负众望,已蜕变成为中国非常有影响力和实力的画家之一。
中华文化传承千年,渗透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沉积,具有独特浓厚的民族特色,形成根深蒂固的中华独特语言,而正是有了浩如烟海的书画大师们的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才使古老的中华艺术永久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沈凯先生年富力强,有着丰富的才情和学养。我们可以预见,他将和众多的中华优秀书画大师们砥砺同行,不断超越,不断向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峰攀登,将创造出具有独特时代气息的书画艺术作品,为弘扬中华书法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出杰出的贡献,也将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文艺事业再添光彩!
沈凯简介:
沈凯,字“老泉”,号“八荒凯泽”,书斋名“丰泽园”,1973年出生于瓷都景德镇市书香之家,祖籍江苏盐城。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法创作高研班导师,中国美术陶艺大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就读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师从花鸟画家陆如老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李斌老师,每每得陆如老师的言传身教。
1995年就读于景德镇高等专科大学,师从黄买九老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涛老师和胡强老师。其间曾同陆涛老师单独去安徽西递村写生,受益匪浅,满载而归。
1997年大学毕业期间在校举办主题为“水墨心田”的个人作品展,深受陆如老师和黄买九老师的观摩指正和肯定。
1998年任教于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
2000年被山东泰山画院聘为画院兼职美术师,在书法上很受周和栋先生(画院院长)影响。
2000年作品《江畔》荣获第三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优秀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