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赏析“高牛盖壶”的工艺之美与田园之趣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2663
朱海萍

  

  [關 ?键 ?词]紫砂壶;牛盖壶;工艺;田园

  中国江苏宜兴自古以来便有“陶的世界”与“茶的海洋”之称,其人文精神鼎盛,手工艺品制作繁荣,诸多精美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都诞生于此,而最为耀眼的当属紫砂壶。这种以紫砂泥所制成的茗器不仅有着独一无二的卓越性能,更有着千变万化的造型、装饰及内涵趣味,不仅使用起来让人得心应手,更增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与茶道文化的审美向度。

  此件“高牛盖壶”借鉴了经典的牛盖壶造型,整体小巧精致、秀丽灵活。“高”字所指的并不是壶的整体大小,而是壶面空间的相对垂直高度,有挺拔俊秀之气质。此壶属光器作品一类,表面无装饰,仅凭造型与工艺水准体现其艺术价值及其所包含的独特的田园趣味。

  壶主体造型虽然简约,却体现出诸多传统造型特点。首先,壶身是从直筒壶型发展而来,上下几乎等宽,不凸显壶腹部分,与洋桶壶之造型类似。其次,壶两侧线条对称,底部平整,线条利落,有着方器之端庄稳重。最后,壶在边角的处理上较为圆润,讲究线条的自然变化,腰身与底部线条连接处浑圆有力,又体现出圆器之圆润丰满。因此此壶将紫砂壶艺术之灵活性较好地体现出来,人们可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赏析,从而能够获得多样的审美体验,感受到紫砂壶“静中有变”的艺术效果。

  以“简”为特征,壶嘴与壶把手皆为朴素造型。壶嘴为经典一弯嘴,安装位置较高,以保证出水顺利,壶嘴微微向下弯,使嘴管下壁远离水流抛物线,避免了茶水附壁,保持了壶面的清洁。与壶嘴对应的是耳状环形把手,其大小与壶体容积相适应,把手位置较高可使人们在使用时较为省力,并能保持壶的重心平稳。由此可见,这二者虽较为简约,但却充分体现了紫砂壶所包含的工学特色,体现出手工艺人对壶体各部分的把握。

  壶盖是此壶最鲜明的特征。为了较好体现出壶盖特征,手工艺人首先塑造了较为端庄的壶颈部,在壶颈部中央运用线梗工具装饰上灯草线以迎合较为复杂的壶盖。“牛盖”之称是由于这种壶盖形似牛鼻孔。壶盖为双层设计,凸起部分对称作两孔,从上方俯视则更为逼真,具有仿生学的艺术效果。壶盖边缘线条凸起,与灯草线相互对应,形成较为强烈的结构感。

  此壶造型极为简约,但处处充满智慧。与此相适应的是此壶颜色深厚,色彩饱和度低,不张扬。壶身砂质细腻,光泽柔和,毫无瑕疵,质感柔滑,有一种淡泊之美,这与壶盖部分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此壶的田园之趣。牛这一动物所象征的是自然田园生活,因此牛盖这一造型设计就为原本韵味深厚的紫砂壶又增添了几分牧歌情调,人们在赏析时便会感到回味无穷。

  紫砂壶艺术之美在于真、在于精。“真”要求紫砂壶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并将其情感化、艺术化;“精”要求紫砂壶能够做到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瑕。此壶不仅在大面积的壶面上做到了精细完美,各部分与壶体连接处也是行云流水,宛若天成,丝毫不见接缝之粗糙,这也使得壶在质量上有所保证,如果一件紫砂壶仅能用来观赏而不能使用的话那么它的艺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手工艺人将方器与圆器之特点加以融合,通过线条的变化组合来彰显壶的气质特点,以牛盖设计强化艺术主题,因而使壶的各部分各司其职,灯草线等装饰更显手工艺人的工艺水准。作为纯手工打造的艺术作品,此壶简中有繁、立意高远、气质淡泊、品质优良,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紫砂壶佳品。

  通过对此件“高牛盖壶”壶身主题、结构及牛盖这一特殊部分的细致分析,由个体到整体地对此件紫砂壶之艺术特性有所感悟,从而深刻领会其工艺之美与田园之趣。在紫砂壶造型、装饰丰富以致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一件整体简约但工艺精细的紫砂壶让人眼前一亮,在手工艺人的创新中,牛盖壶也会有更为丰富的变式,将这份自然与美好传递下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