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传统蓝印花布纹样与民间剪纸图案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3757
曹晓峰

  [关? 键? 词]蓝印花布;剪纸;分析

  蓝印花布和民间剪纸,从表面上看,都是用刀来完成图案,前者是用刻刀来刻,后者是用剪刀来剪,方式几乎相同;若从内涵上分析,就得追溯到它们各自的形成过程和地域风格。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也存在差异。我们要研究它们,保护它们以免失传,同时也要想办法让它们适应现代社会,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使它们在现实中进一步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些经典的技艺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承下来,本文通过研究蓝印花布和剪纸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图案特点着手,寻找能够把它们发展下去的契机,促使它们在现代生活中能流传下去。

  一、历史渊源及地域特征的比较分析

  1.历史发展中的渊源关系

  剪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因为纸张广泛普及,剪刀可以随时在纸张上面剪出各种形状,從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练习剪纸,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国民间剪纸史》中结合多种史料分析,最早的剪纸作品出现于北朝时期。剪纸艺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与多种民间工艺交流,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剪纸与印花布工艺之间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服饰开始注重样式,于是有人便将剪纸艺术融入服饰的制作中,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专门形成了为蓝印花布所设计的剪纸作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们的古人穷尽其想象力才使这种工艺进入成熟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蓝印花布和剪纸艺术是不分家的,它们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蓝印花布的花板设计的发展与民间剪纸艺术密切相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蓝印花布开始出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取决于材料差异和地区差异。再到后来,它们之间的关联逐渐减少。分析民间剪纸艺术与蓝印花布设计,可以为现代审美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设计空间。在了解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后,我们开始寻找发展它们的途径。

  2.不同地域特征的比较分析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蓝印花布与剪纸艺术演化出了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在逐步演化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南北方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南方剪纸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精致细腻的风格,兼具活灵活现的表现特征;北方剪纸则带有一种粗犷豪放、线条质朴的特性。

  二、构图与色彩上的共性与差异

  1.构图的共性特点

  民间美术形式都是人们自己琢磨出来的,把人们眼睛能看到的具体事物描绘出来,或者把人们脑子里能想象到的表达出来,有些手法的寓意性很强,造型也很别致。蓝印花布和剪纸的原则还是一样的,就是求大、求全、求活。它们采用夸张的手法,比如将人物的头、眼睛放大,类似现在的卡通人物,还有些讲究对称美、黑白配,有些则充满活力,除了能看到的动植物,还有想象出来的鬼神等。这些都表达了老百姓自由自在、洒脱不俗的精神。

  2.色彩运用上的差异

  蓝印花布的颜色通过一段时间发展后主要取蓝色和白色作为最基本的颜色,喻示着“清清白白”,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观,所以最早的蓝印花布表现为青色。蓝印花布选用这两种颜色搭配也产生了自己的特性,比如不怕脏、易洗涤、防潮防霉等。不仅如此,蓝印花布选用这两种颜色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因为原材料而决定。而剪纸艺术还是以大红、大绿为主要颜色。它们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成为各自的符号从而流传至今。蓝印花布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人提出了创新、改变,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整体上很难被大众接受。而剪纸艺术却向着多样化方向大胆地发展着。在这方面,蓝印花布应该向剪纸艺术多多学习。

  无论现实的美景,还是抽象的艺术,都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要被落下。我们要体现现代生活的节奏和精神,打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凭自己独特的想象力,让现代艺术具有更多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忠林.从有意味的形式到空洞化的程式:对当代雕塑泛符号现象的批评[J].雕塑,2009(1).

  [2]钱碧红.试论现代抽象雕塑的审美特征[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赵萌.试谈装饰雕塑的界定[J].雕塑,1995(4).

  作者单位:南通曹裕兴染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