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323
黄佳妮 余娟 冯秋萍

  [关 ?键 ?词]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现代学徒制

  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人们对于艺术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艺术设计行业获得发展新机遇,成了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相继开办艺术设计专业,最初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艺术人才,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对其重视度不高,造成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企业缺少专门人才、毕业生无法适应岗位要求的尴尬局面。

  一、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人才培养目的不清

  因市场需求推动和国家政策鼓励,各大高职高专院校相继开办艺术设计专业,以期抓住市场态势,为社会输送专门艺术类人才。但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致使院校将教学目标与普通高校、普通高中看齐,希望将学生培养成全能型人才,忽视了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性质。目标的模糊致使大量课程汇集,其中涉及的知识点相当繁杂,但是学生学习能力和精力的有限性使得各类课程杂学不精,完全无法满足社会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要求。

  2.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

  许多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是按照旧有课程体系或者其他院校课程设计来安排的,没有以本校学生学习特点为基础,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忽视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许多课程设置滞后于时代,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不高,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现象。

  3.教学模式落后

  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内容多样,其中包括实践教学的缺失、教学制度的缺席以及教师能力有待提高等。实践教学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的表面化,大多合作仅停留于形式,无法真正做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度的缺席致使教学过程受影响因素多,具体教学活动得不到制度保障,效率低下。

  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学生入校初期,院校就要将优秀人才的培养作为专业课程的目的,将主要学习内容进行精简,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企业要参与到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计中,按照行业要求进行专业技能模块的选定和探究,为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谏言献策。

  (2)学生要明确主要学习内容,重视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邀请资历较深、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为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解,弥补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不能有效进行实践教学的缺陷。

  (3)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毕业设计,落实既定的实训任务,以实践促发展,由教师对学生项目选择以及完成進行辅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1)院校与行业内优秀设计者加强交流,深入了解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岗位要求进行课程优化,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课程方案,进而培养与市场相适的专业艺术设计人才。

  (2)根据行业内具体工作流程总结出与学徒制相符的专业实训模块,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专业课程的实践训练,让学生不仅学会理论,还能熟练将其应用于实践,突破“纸上谈兵”教学模式的束缚。

  (3)高职高专院校要尊重艺术型人才培养规律,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员参与考核院校课程安排,对于各个专业课程模块监督顺序进行科学安排,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3.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现阶段各大院校年轻教师居多,实践经验缺乏,无法有效指导学生技术设计实践。院校必须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有两大基本策略,一为加强对于已有教师的培养,二为聘请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完善教师队伍。院校可将教师定期送往合作企业学习,在缓解企业用人压力的同时提升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高职高专院校是专业人才输出地,必须保障自身教育的不断革新,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现代学徒制是一项有效手段,融入过程中应注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深入革新,这不仅是实现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董莹.信息化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7):141-142.

  [2]许楠.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风,2019(23):38.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