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参赛研究与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9981
刘晓东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浙江东阳 322118)

  职业技能竞赛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重要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在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会将实践课程以项目教学的方式导入到职业技能竞赛中去,从项目的设计和成果的产出,全称指导学生完成,在参与比赛的同时,会有学校的经费支持为参赛学生和老师提供后方保障,同时,如果取得不错的成绩,校方还会以不同形式鼓励和表扬。同时,职业技能竞赛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竞赛与日常教学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参赛学生自主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最后,提出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改进策略:避免功利化倾向,回归竞赛设立初衷;职业技能竞赛反馈教学,提升高职教学质量;借助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加深;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推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

1 案例简介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作为广告及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试金石与检验平台,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大、覆盖高等院校广、参与师生人数多、作品水准高的全国性高校文科大赛。这个是一个以往举办过多次的全国性大赛,因为之前参与过对学生的指导,我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本次赛事时间为4月到6月是作品评审的开始阶段,我也带领学生通过组队、选题等进入了作品的准备之中。目前,2019年大赛已经开始了作品征集,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从担任学生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比赛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了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确定选题的时候,和学生沟通思路,了解他们的想法,协调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团队人员有人退出的时候,及时进行沟通,在适当的时间内补充新的人选,协作做好分工,确保每个队员发挥专长;学生遇到专业性问题的时候,及时查找资料后给予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从开始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我就发现有些学生没有摆正心态,一味询问能否得奖,是否可以顺利进入下一轮,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水平等等,过分注重结果。有的学生缺少主动查找资料的动手能力,没有尽快熟悉规则,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如何寻找参考资料等比较迷茫无措。想要向有过类似参赛经验的前辈们学习又不认识这些人。

  由于比赛项目与比赛特点不同,所需要考察学生的水平与能力也不相同。因而,如何组队也是我和参赛学生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种专业性的比赛首先需要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然后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等。在组队的前期考察中,如何根据比赛要求挑选学生也是我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前期学生自行组队,我没有过多干预,但是后来有的队员退出了比赛,队伍出现一定的团队危机,我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队伍的再次组建。

  在学生作品准备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及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怎样把好学生作品的质量关,也是作为指导教师的我需要对学生进行帮助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有的队员可能因为遇到困难变得沮丧,找不到解决措施的时候,如何有效鼓励,进行疏导,使得团队合力得到发挥。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毕竟是全国性大赛,没有一定水平和专业素养很难拿出过硬的作品。作为专业性指导教师,我需要对学生的作品把好质量关,让他们团队合作显得更有专业性,这还需要根据比赛规则与比赛特点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学生逐渐完善作品。

2 案例分析

(1)学生缺少参赛经验。由于此次参赛组队的人员不少之前没有参加过类似大赛,经验比较缺乏。赛前准备过程中可能因为经验的缺少不知从何下手,对如何形成作品思路不够清晰。我在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过程可能需要花费的精力比较多。(2)学生不够自信。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能正确评估,出现不够自信的情况。而且因为自身不认识有参赛经验的学长、学姐,苦恼不能与他们沟通交流。(3)学生心态不够端正,过于看重结果。不能够正确理解得失。部分队员得失心比较重,没有意识到高质量的作品才是反映团队实力的关键。如果一味被这种心态支配,就很难把精力投入到作品的完成中去。(4)如何组队,如何挑选组员是完成比赛的重要方面。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能否达到优势互补,需要结合目标作品考虑如何分配协调队员的分工。特别是在有队员中途退出的情况下,二次组队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形成团队的合力。(5)在作品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出现了一定的障碍,部分队员呈现出畏惧困难的心理,影响了团队整体作用的发挥。我作为指导教师,及时发现了学生这种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适当进行疏导。

3 处理过程

(1)从开始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我就告诉学生,参赛过程中需要摆正心态,不能把得奖与否当成最终目的,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要意识到参加全国性比赛是一种锻炼,是提升能力的机会。而且既然决定参赛,就必须尽快熟悉比赛规则与要求,尽全力去争取,有效利用时间进行准备。而且要查找网上相关比赛资料,带领学生向以往参赛者取经,充分做好比赛的心理与材料准备工作。(2)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有的队员初次参加这种大型比赛,因缺乏经验而导致信心不足。这时候要鼓励学生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因为没有参加过而需要更谨慎,更专注。有的队员在作品完成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或者作品主题以及作品呈现不够满意,事实上,并非他们能力不足,而是缺乏自信心。这时候,我召集参赛队员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对他们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找回自信心,继续完善作品。(3)帮助学生完善队伍。在学生自由组建队伍之后,有的队员因为个人原因临时退出了,因学生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我为他们推荐了新的队员,虽然新队员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充分融入,但是最终他们团结一致,形成了合力,为作品的完成创造了条件。我也提醒团队队员,要根据自己的擅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作品的精彩呈现发挥自己的作用。(4)对学生进行专业性指导。学生在作品形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整个作品的完成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热情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给予专业性的意见与建议,帮助学生进行作品的完善与修改。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我一般在提出自己方案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处理措施,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施展自我能力。(5)提醒学生做好经验的积累。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大赛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我一直提醒学生注意做好从准备阶段、作品方向确定阶段、作品完成阶段各阶段经验或者不足方面的记录。毕竟全国性的大赛还会持续下去,即使这次没有获得名次,可以为再次参加同类型的比赛积累经验,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4 工作效果

比赛团队与我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信任,他们在整个作品的选题、制作过程中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和我交流。虽然时不时也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在团队协作,充分发挥合力的情况下,目前作品进展顺利,作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预计在截止日期之前能够呈现达到预期效果的作品,确保学生走好参赛的第一步。而在后续的比赛进展中,我和学生团队也会持续进行沟通,尽职做好自身的指导工作。

5 工作反思

(1)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学生因为心理不成熟,经历较少、经验不足,出现不能放平心态的情况是正常的。但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先摆正心态,慢慢去引导学生,学生就能够看淡得失,并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成就更好的作品上面。虽然我只是起到点拨作用,但是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并及时进行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2)做好学生的专业指导工作。根据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当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时候,学生也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去实现相关目标。在这个事情进展过程中,我向学生强调的是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完善作品,因而,学生会从得失方面转向对如何做出让自己满意、令老师称赞的作品而努力。在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我保持与学生微信、电话及时沟通,给予他们指导性意见与建议,学生在我一步步的带领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不断地完善,渐渐达到了预期。(3)帮助组建强有力的队伍。起初学生是自行组建队伍,中间还出现了有人退出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我为他们推荐了我认为比较有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学生,重新整合队伍,并且向他们强调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最终整个团队的配合比较密切,能够互相协作,朝着完成优质作品的方向努力。(4)做好作品的把关工作。作为指导教师,仅仅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学生严把作品质量关。在作品质量方面上,我一开始就像学生强调保证专业性和作品质量的重要性,并且指导学生网上查找参考资料,帮助联系以往有参赛经验的学生分享参赛经验,让缺少经验的队员们从中获得启发。同时,在他们作品日渐成型的过程中,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与难题,确保作品进度。(5)善于鼓励学生,挖掘学生潜力。由于一开始学生刚刚组成队伍,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没有建立,对各自的能力与所擅长方面也不是很了解。在那种情况下,我组织了这些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大家开诚布公谈谈想法,让大家畅所欲言讲出自己的创意和自己所擅长的方面,也将我的一些想法讲出来,并鼓励学生不要怕,不论是心理方面的障碍,还是专业性障碍,齐心协力都能克服,这次交流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6)在对学生的不断指导中积累经验。这种比赛不是一次两次,可能还会有很多次,因而作为指导教师自身来说,我每次在指导学生开展比赛筹备、进行比赛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吸取以往比赛中的经验教训,让写学生能够在我的指导下准备得更为完毕。(7)做好比赛的反思总结工作。虽然比赛还在进行当中,根据以往经验,参加一次比赛总有得有失,有做得到位的地方,有发挥不充分的地方。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总结,思考比赛带来的启发与帮助的同时,我自己也会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好比赛的反思总结工作,供以后参考。

6 结语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明确指出,要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自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教育部通过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形式,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致力于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成果展示平台,有助于推动高职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促进教学反思。参与职业技能竞赛需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现况与需求,因此职业技能竞赛也有利于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