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湖南株洲 412000)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教发〔2006〕3号),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把建设节约型学校作为学校发展战略列入到‘十一五’ 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对节约型学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现代校园,一代代的教育人从节能、节水、环保等方面出发,通过条例法规约束,文字、图画、活动等手段的宣传,让节约和环保深入到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当发现水、电、食物这些生活物资的浪费现象时,我们会不断的耳提面命,但有一种浪费却被很多人选择忽视,或者说被迫选择了忽视,对它无可奈何——那就是教科书浪费。
1 技师学校教科书利用的现状
以我所在的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商院)为例,每次期末考试前,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课桌进行大清理。面对这相处了一个学期的教科书,同学们一般有三个选择:留着、卖掉或者扔掉。留着,就意味着要把十几本教科书从教学楼搬回宿舍楼,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很需要力气的活,尤其是女生。于是大多数的教科书就留在了教室门口的垃圾桶,然后我们发现,尽管教学楼楼道上隔几米就有一个容量很大的垃圾桶,还是没有办法装下这些被同学们抛弃的“伙伴”:垃圾桶满满的,垃圾桶旁边的走廊也是堆得高高的。据了解,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同学会把大部分书籍搬回了宿舍(这些书在以后清理宿舍的时候绝大多数又被扔进了宿舍楼的垃圾桶),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学只留下了少数几本以后考证可能还会用到的专业书,还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同学一本不落全部扔掉。当然,有些学生比较有经济头脑,他们把不想留着的书籍收集在一起卖掉,只不过他们出售的对象是废品收购站,以1元/kg的价格进行回收处理。2 技师学校教科书循环利用的意义
2.1 建设两型校园,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本售价二三十元的课本,换回了0.5元的回收价,这不仅仅是一本经济账,更是一本资源账。也许有人可能说,不就是扔掉几本书嘛,要不了几棵树的,那我们不妨就来算一算。以商院为例,每个学期学生发的新书约为8-10册,书籍厚薄不均,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2.5kg计算,如果全校有5000人,那一个学年使用的教科书需要纸张25吨。若每本教科书能连续使用5年,则可节约纸张100吨。据了解,生产1吨文化纸约耗费3.5吨木材(4棵平均20年树龄的树木)、100吨净水、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并且排放约80吨废水。100吨文化纸,也就意味着350吨木材、10000吨净水、60000度电、120吨煤、30吨化工原料、8000吨废水。仅仅一个学校的数据就已经让我们感觉目瞪口呆了,那整个株洲市,整个湖南省,整个中国的数据该是怎样的触目惊心?这还仅仅是从原料上来计算,没有计算印刷消耗能源。教科书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人类对木材、煤、淡水的消耗,有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两型校园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2.2 增强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环保理念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因为这本书“环保”这个话题开始被全人类重视,从此成为一个世界课题。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也开启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4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环保工作一直在发展,但相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仍是远远落后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觉得关键是公民的环保理念还不达标,很多人脑子里没有环保这根弦。本着素质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天天、月月、年年都对我们的学生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但效果怎么样呢?我们自己可以感觉得到。环保不是口号,只靠喊是行不通的,行动才是关键。专业课讲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环保也需如此。教科书循环利用就是要以学校为引导,用系统的组织和程序进行管理,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爱护教科书的习惯,然后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最终达到环保意识的提升。
2.3 减轻经济负担,节约教育成本
每个学期几百块的教科书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对于一个贫困学生来说,这可能就是他半个月的生活费。如果能够每个学期少支出这样一笔费用,就可以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可以多一点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而不是去发传单或刷盘子。贫困生的经济负担得到缓解,还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使他们有更好的心态来完成学业。3 技师学校公共课程教科书循环利用可能遇到的阻碍
3.1 家长和学生的担心
(1)安全方面:教科书的循环使用预示着每一本书都将经过几代学生之手,长期的使用必将对教科书造成污损。涂涂画画、撕扯等人为污损我们可以尽量避免,但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细菌的污损是我们看不到却又无法避免的,使用旧教科书能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不受损坏,这是家长非常担心的问题。(2)学习方面:为了保证教科书能够正常的循环使用,学校必将要求学生不得在教科书上随意写写画画。在教科书上划记重点、抄写上课笔记是我们常用的学习手段,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系统的进行巩固复习。如果不允许学生在书上划记,只能在笔记本上摘抄笔记,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3)使用方面:很多学生从小已经养成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些方法势必对书本造成一些损坏,保证教科书从期初到期末都保持一种样貌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折磨。技师学校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这种约束可能会造成学生一些抵抗心理,学生不予配合,循环使用无从做起。
要打消家长和学生的担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必须制定合理严谨的体系,并且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这个体系及操作流程。当家长知道这种循环利用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珍惜和节约意识时,他们就只会支持不会反对了。至于学生,习惯成自然,我们可以先从一部分学生入手,以点带面,慢慢的学生自然能接受这种模式。
3.2 学校和教师的顾虑
教科书循环使用不是喊一句话就能办的事,要顺利进行势必形成一定的体系,这就必须在人力和物力上进行投入。教科书循环使用为学生节约了教材费却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经济付出,这似乎是件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事,值得学校排除万难去执行吗?要让学生改变原来的学习习惯,要改变学生对书籍的态度,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些都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监督和执行需要学校和教职员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本就已经承受繁重教学工作的教师有必要再揽事上身吗?教育本就是一个长期的熏陶过程,只要制定相对严谨的体系,教科书循环利用就不会是繁琐的工程,如果能让学生在行为中培养节约意识,这不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期盼的吗。
4 技师学校公共课程教科书循环利用的策略
推行教科书循环利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能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针对技师学校教科书的使用现状,我们可以把目标先放在公共课程类书籍和贫困地区学生上。4.1 确定目标进行宣传
首先,从各系部了解各专业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情况,从各教研组了解每门教科书的重复利用情况,建立可以循环使用的教科书的目录。其次,从学工处了解各系各专业的贫困生情况,召开贫困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意向。通过宣传使学生了解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意义和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具体运作流程,打消学生的顾虑,提高学生参与度。
4.2 建立系统的教科书回收体系
(1)回收:教科书想要循环利用首先要解决的是教科书的来源,我们技师学校的教材采取的是由学生出钱学校统一购买的方式。如果像一些国家一样第一批教科书由政府统一购买,这显然暂时不能实现的,如果让学校来出这笔费用也不太现实。所以,还是只能羊毛出在羊身上,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对于教科书的来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学生捐献(可以是低价有偿捐献)和使用者摊派。学生捐献:每年新生报到的时候,学校开展大量的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宣传,鼓励学生利用保护好教科书期末捐献给学校的方式来达到环境保护和帮助贫困同学的目的,并承诺期末根据书籍的新旧程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标价的10%-15%)进行回收。这项工作可以下放给各个班级的班干部,班干部按照学校发布的回收书目,对班上愿意捐献的学生的教科书进行分类整理,再统一上交到教科书回收部门。
使用者摊派:即以教科书的售价和回收维护费为基础,根据循环使用的年限,制定每年使用者的价格(按从新到旧价格递减制定价格表)。使用者交付一定的押金领取课本,期末按照破损程度进行押金退回或赔偿。
教科书循环使用实验阶段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的,可以采取学生捐献的形式进行,如果是全面推行则可采取摊派的方式。以下建议都是基于学生捐献的前提进行论述。
(2)整理和消毒:回收的教科书林林总总新旧不一,首先一定要按照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其次,我们还必须进行编号贴码,并把信息录入电脑,以便于以后的管理。最后,对教材进行消毒处理,分类入库。
4.3 教科书的租用和再次回收
通过搭建教材循环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学生与教材循环使用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作人员根据书库教科书存储的情况,把各门教科书的名称、数量、租用价格和使用须知公布在网络平台中。贫困生(可采取身份验证的方式区分)进入平台进行教材选购,根据书籍的存储量先到先得。选购成功后,工作人员把领书的反馈信息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约定时间内去书库领取自己选购的教科书,并支付租书费用,工作人员将书籍的名称、编码、新旧等级、租书者信息录入电脑后,租书学生才可以把书籍领走。为了教科书循环利用机制的正常运行,适当的租书费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对租书学生的一种约束。租书价格按照书籍的新旧等级进行制定,这个价格要比回收价格高出10%左右,租书学生学期末还书时根据保管程度进行适当的退款或赔偿。如果有学生无故不还书或出现书籍丢失、严重破损的情况,可采取赔偿、取消租书资格、通报批评等不同程度的处罚。5 结语
教科书循环利用的工作是艰巨的,尤其是开始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几乎所有的事业都是从艰难中生根发芽的,只要我们坚持并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方法,最终就能到达按部就班平稳发展。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作为教育行业从业者的我们,自己能做到时时刻刻拉紧环保弦只是第一步,让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之后还能自觉保护环境才是我们的最终理想。如果我们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后他们走入社会就会用这种意识影响身边的人,就算一个人只能影响两个人,但两个人就能带动四个人,只要让这种影响链不断裂,我们的环保事业何愁不成功,我们的地球将青春永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