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家园社协同共育的实践和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9870
奚学芳

  (中共山东省委机关第二幼儿园,山东济南 250002)

1 加强家园联系,集结家园共育的力量

幼儿园家庭联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窗口工作。 它可以向我们的父母展示我们的优质服务和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使家长可以提高他们对幼儿园的了解,并传授教育理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实现家校协作的教学工作。

1.1 家长会——增强家园的合力

教育孩子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越来越多的家长正在充分地关注着、尝试着,因为在现代家庭结构中,孩子既是家庭的重心,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年轻家长和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都越来越高。

1.2 积极家访——用爱打开家门

钥匙就在你的心中,用爱打开孩子的家门,用真诚打开家园共育的大门。家访工作联络了老师和家长、老师和幼儿的感情,通过家访老师们了解了每个家庭环境,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方法,孩子的个性。家长们也了解到教师的工作,知晓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更好地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让孩子喜欢你,让家长信任你,让教育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1.3 建立各种家园联系制度

1.3.1 家园联系栏——教育分享的园地

  家园联系栏是家园沟通的一座桥梁,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分享教育理念的一块园地。我们积极创设了科学有效的家园联系栏,俗话说:“只有别人需要的,才是最适合的。”老师们在每学期初的家长会上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进行了统计,了解到家长对家园联系栏内容的需求。然后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家长的需要和教养习惯,满足家长的需求,引起家长的共鸣,真正做到家园互动。

  1.3.2 幼儿成长档案——记录幼儿成长的足迹

  “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成长情况的记录,我园持之以恒、精心设计做好每个幼儿的成长档案,真实反映幼儿在幼儿园三年的成长轨迹。老师们通过有目的且持续地收集能反映幼儿的兴趣、态度及特定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的幼儿作品,与家长共同来记录孩子成长的一个个生动故事及点滴变化,共同分享和评价孩子的发展历程。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孩子身上都会发生许多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共同留心发现、关注记录、分析反思,以便家园双方在交流时可以清楚地了解孩子当前的发展状况,便于教师和家长真正地走进孩子的世界,也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促进家园共育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1.3.3 办好园报——家园心连心

  每个季度定期编辑出版的园报,需要我们搜集素材、整理文字,并凸显园本特色。园报每季度发一期,家长人手一份。一般内容包括幼儿园近一段时期开展的工作,向家长宣传教育的新观点、新理论,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教育家或家庭教育的热门话题等;教师们的教育随笔、孩子们的绘画、手工作品等,以提高家长们的认识和教育水平。

  1.3.4 网上交流——随时随地沟通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家园联系方式已满足不了家长要求,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让教师与家长及时、相互的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动向。根据园内举办的大型活动、班级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等,我们利用网络信息及时更新,保证内容的时效性,提高家长的点击率和参与的积极性。有的班级吸收家长的力量来共同管理,教师选出几位热心的家长,请他们轮流担任班级论坛的“值日生”,发起讨论、策划活动等,让家长真正成为了网络沟通的主人。有的班级开展“班集体交流日”活动,让家长们定期在QQ群里聚会,通过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增进对班级的了解。这些时尚、便捷、贴心,富有个性的互动交流方式更好地发挥教育的辐射作用,推动了家长工作的开展。

2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家长委员会就是家长以合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它是家园共育的一种形式,是联系家庭和幼儿园的纽带。家长委员会对增进家庭和幼儿园间的信息传递,整合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力推动了家园共育的进程。

  我园非常重视家长委员会这项工作,健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家长委员会发挥着其特有的功效。家委会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幼儿园管理者共同组成,会长一名,由幼儿园园长担任;秘书长一名,秘书长助理三名,均由家长担任。家委会有相应的职责,所有成员都要完成所负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履行相应责任,承担家园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我园的家委会以深入体验、细致感受、有针对性探讨为方针,通过对幼儿各方面管理的更加深入的参与和建设性的创新实践,让幼儿园与家庭、幼教工作者与家长之间建立更多的基于儿童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合作交流,沟通协调,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的实践经验。家长的参与式管理主要是“协同管理”,多发现问题,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具有合作、协助、同步发展的内涵。体验周活动是我们实施课题以来创新工作的一次尝试,每学期家长们可以定期定量以小组形式在体验周里走进幼儿园,对幼儿园的安全、膳食和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实地察看,跟踪观察,对幼儿园各项工作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这种双向的沟通交流,使得家园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家长从站在幼儿园大门外的“教育看客”,变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当事人”,他们从角色转换中感受到自己对幼教事业所担负的责任。体验周活动也将常态化、持续化的开展,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使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伙伴,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3 利用多种形式 打造家长学校特色课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好比一棵大树,家庭教育是“根”,孩子是“树叶”,“根深”才能“叶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烙印;而每一个“问题”孩子身上,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所以,建设好家庭,与幼儿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是家长的必修之路。

  为了更好地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教养知能,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编的《幼儿家长手册》为指导,我园本学期开展了家长学校系列课程。例如有《亲子阅读原来可以更有趣》的沙龙活动;有《顺利度过入园关》、《科学实现幼小衔接》等讲座活动;有《站在爸爸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如何应对孩子与同伴间的冲突问题》、《让爱的小屋更圆满》等家庭教育微课;还有整个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音频录播。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系列课程既有理论的理解,又有案例分析和建议,注重了课程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指导家长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合理的教养方式和内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方面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每次课程开课时,家长们都积极踊跃报名,幼儿园在学期末授予了18名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家长学校系列课程学习“学习型家长”荣誉称号,这些活动深入、扎实,帮助家长提高了自身素质,提升了家庭的教养水平,优化了家庭教育环境。

4 有效开展多种家园社活动,整合教育资源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有效合作,能开启幼儿的生命智慧、塑造良好的个性与人格。在我园二十多年的办园历程中,也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育必须向家庭教育拓展和延伸。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的常规活动。父母开放日的目的是让更多的父母了解所有年龄段儿童的年龄特征,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并了解他们的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因此,在活动当天,我们要求老师解释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如何观察孩子,如何科学地对待孩子之间的差异等,向父母解释父母可以在他们观看活动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多进行纵向比,少进行横向比,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亮点。只要他们的孩子进步,即使他们取得了一点进展,他们也应该立即称赞他们。教师注重以问题形式吸引幼儿,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索,配合和学习,发挥活动和乐趣,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权,同时尊重和相信孩子,让他们全面运作。 探索机会和其他宝贵经验以及新的教育理念将传递给家长。

  总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家庭教育经验的日益更新,家园社协同共育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和研究。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园将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创造性,力争使我园家庭教育指导途径紧跟时代步伐、符合家长需求,真正做到家园社三方步调一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