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以“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9807
张海丽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300)

  如何来理解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突破,只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会对光线散射,形成丁达尔效应。学生通过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是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理解从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实验学习成为化学学习过程中富有魅力的一部分。

1 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教学案例展示

【引课】先放一段视频,早上阳光照进树林,霓虹光柱,探照灯光柱,由此引出光柱。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化学中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再进行小组合作实验,用激光笔照射五种液体,淀粉溶液,鸡蛋清溶液,CuSO溶液,碘水,泥水,(小组合作实验,多媒体上打出每个学生的任务,由组长负责安排,改变以前学生做实验,每组就两个学生在做实验的现象,让大家都动手参与。)现象由学生表达,得出结论这是什么原理?引出本节要研究的内容。

  【设问】五种液体(多媒体展示图片)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一起回答)混合物,接着设疑,混合物的共同特点又是什么?比如CuSO溶液如何配制的?

  (叫学生回答)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由此引出分散系的概念。

  【齐读】(课本25页)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填学案,再做练习。

  【设问】按照分散系中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来分,把分散系分为几种?(学生一起)(九种)。

  【小组合作交流】分别举出九种分散系的实例,由小组代表展示,对云、雾、泡沫、油漆、泡沫塑料、珍珠、有色玻璃稍作解释,如云是液体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多媒体上展示烟、雾、泡沫塑料、珍珠、合金、有色玻璃图片。

  【设问】刚才做的实验,为什么激光笔照射不同的分散系,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falsh展示】光线通过不同粒子的现象。(由学生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现象是由粒子大小不同造成的。(教师进一步引导)粒子小的,激光笔照射时,散射微弱,粒子大的,激光笔照射时,会全部反射回去,中间粒子大小的,会形成散射,每个方向都能看到,所以会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表1 光束通过胶体和溶液的现象

  

  表2 胶体和泥水过滤的现象

  

  表3 浊液、胶体、溶液的特点

  【小结】按照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直径不同,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0nm时,这种分散系为溶液,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时,这种分散系为浊液,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时,这种分散系为胶体。

  【多媒体】(学生齐读)当有激光笔照射胶体时,在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透明的光路,这种现象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设问】是不是所有的胶体用激光笔照射都有光亮的通路?(学生质疑声)下面我们亲自来制备一种胶体来验证。

  【小组合作实验】先一起读课本26页制备Fe(OH)胶体的实验内容,老师再强调实验注意事项,饱和FeCl3溶液只滴2-3滴,当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由组长负责安排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

  【设问】能不能写出制备Fe(OH)胶体的方程式(叫学生上黑板写),由其他学生做出评价,最后给出正确答案,FeCl+3HO=△Fe(OH)(胶体)+3HCl。

  【小组实验探究】跟刚才一样,先一起读课本26页实验探究的第二个,第三个实验,再由组长按照多媒体上的要求分配任务。

  【结论】学生分别把实验结果填在表1、表2中(小组展示)。

  【分析】胶体的介稳性,为了学生好理解,借用多媒体放flash,一个是布朗运动导致重而不沉,一个是由于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而导致撞而不合,这是胶体比较稳定的主要因素。

  【强调】丁达尔效应也是胶体的一个性质,主要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

  【思考】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给一个falsh,让学生分析,透过滤纸的情况,再结合刚才的实验,学生很快得出,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浊液和胶体。

  【总结】本节内容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是否均一、稳定),能否透过滤纸,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归纳小结浊液、胶体、溶液的特点(由学生来小结,多媒体依次打出答案),如表3。

  【展示】由学生展示提前布置的东西,每组同学安排一种,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有碳素墨水、肥皂水、果冻、白醋、米醋、豆浆、鸡蛋清、小米粥、食盐水,由此得到生活中的胶体,多媒体小结,生活中的胶体,照应开头,刚才视频中的雾、灰尘都是胶体。

  【课堂反馈】三道练习题(由学生展示,并稍作解释)。

  【展示】最后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

  【作业】学案全做,还有课本29页5、6、7题。

2 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教学案例分析

2.1 优点

(1)本教学案例的教学方法是三导六步法,三导六步法的精髓是学生活动多,老师少讲,精讲,本教学案例充分展示了这一点,三导六步法成功的关键,老师要精心设计好学生活动的环节,设计好如何引题,如何层层推进,把以前传统教学中老师讲的部分尽量设计成学生活动的环节,还有平时对小组活动的建设,一节课成功与否,学生的配合至关重要。所以平时有意识对学生活动加强。

  (2)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小组实验合作任务的具体安排,还有一些图片,与胶体有关,更生动形象。还有flash的播放,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了为什么同一束光照在不同的分散系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原来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造成的。还有胶体的介稳性,用两个flash生动地让学生了解布朗运动和同种胶粒会产生排斥作用,所以胶体难以聚沉。还有flash展示了三种分散系分离示意图,这里只介绍胶体和浊液用过滤方法分离。还有学生做出实验,多媒体上打出结论,省掉了板书的书写。

2.2 存在的不足

(1)考虑到胶体的介稳性在课后习题中出现的比较频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用两张flash图片,简单做了介绍,让学生有个大致了解。但这部分内容高考还是有要求的,所以,在后续的教学中,还是应该把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解释一下,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与高考贴近。

  (2)还有练习题,时间关系,只做了三道题,如果把学案上的当堂反馈全部做完,效果更好。

3 改进建议

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教学的有效性探究,传统的教师讲授法显然学生的接受效果不太如意,只是一味地讲,未必有直观理解的好,那么如何才能学生更好地理解胶体的性质,以及胶体的本质呢?

  “三导六步教学法”是教育改革背景下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三导指的是(1)课前引导学生自学;(2)课堂引导学生思考;(3)课后引导学生做题。六步的教学过程指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点评,包括教师点拨,答疑解难,课堂巩固练习,还有拓展延伸。这种分解学习内容的方法不仅方便学生学习某个特定专题,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三导六步教学法”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通过导学、导思、导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生评、师评,课堂反馈练习这些特定的活动,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会新的知识,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与科学素养。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有优点也有不足,“三导六步”教学法小结并改进如下:(1)要配合预习案的使用,要求学生一定预习到位,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否则好多教学环节都不能实施到位,达不到教学效果。(2)“三导六步”教学法要求必须要分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个“领头羊”,这样才能带动整组学生展开讨论(3)在小组讨论时,要强调每组必须要有维持纪律的学生,强调学生不能做与讨论无关的事情,要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结语

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教学的有效性探究,用“三导六步“教学法是非常适用的,一方面它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课堂容量大,学生学习效率高,另一方面它遵循了目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当然,未必每一节课都适用于这种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践应用此法时要把握好尺度,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争取获得更好成绩。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得出9种分散系,然后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引出了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性质。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最后有意识地点明了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与纳米科技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高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不要求做具体的展开。考虑到胶体的介稳性在课后习题中出现的比较频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用两张flash图片,简单做了介绍,让学生有个大致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