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碑帖结合 精致典雅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290
秋实

  出生在江苏金坛的中青年书法家冯建国,因其作品不断入选“国展”、荣获“国展”奖项,在书坛呈现出活跃态势而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趁着今年5月“金坛之约——罗中凡、胡家龙、白金尧、冯建国书画品鉴展”在当地举办的机会,我再次品赏了他的作品,并和冯建国进行了交谈,进而对他的艺术探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读冯建国的书法,我最喜欢他的行草和小楷。他的书法取法钟繇、“二王”、米芾、赵孟頫、文徵明以及南北朝墓志碑刻。在学习中,冯建国注重以传统帖学为根基,并有意选择一些碑来临习,仔细借鉴其结字和用笔的方法,以丰富自己的书法创作语言。

  品赏冯建国的书法,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行草书是以技术的娴熟和幅式的精巧来打动读者的;无论是用笔用墨、布局谋篇还是形式设计,都透出精致、典雅的特点。

  有人认为,这条碑帖结合的路,冯建国走起来殊为不易。而我觉得,他的与众不同正体现在他的不为陈法所拘、不落俗套上。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除了看到一种属于“二王”的行云流水和气定神闲的气质,还更多地看到他适当吸收了《平复帖》及八大山人行草的含蓄内敛之笔意——这些或温润、或苍涩的作品均有郁郁芊芊、笔短意长的韵味。

  冯建国的楷书,尤其是小楷,不仅气息古雅,而且点画精致、章法优美。特别是那一丝不苟的用笔和从容淡定的书写节奏,体现出他行事的严谨和心性的豁达。在创作中,冯建国十分强调笔、墨、纸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针对书体的不同、字的大小不同,必须选择不同性能的毛笔。这样对于笔法的运用、线条的把握均可得心应手,能够做到心手双畅,从而达到最佳的书写效果。

  冯建国一直崇尚古人创作的随意心境,平时喜欢独处一隅,把读书、品茶、赏画、习书、徜徉于晋唐之间视作最大的快乐。他始终觉得,心神安逸、气候宜人的情境有益于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思考,利用这样的环境才能创作出关乎人的艺术品。

  冯建国对学习书法有着精辟而独特的见解。他提出,学习书法要有一个计划和目标。他说:“是想用短时间练练毛笔字,还是想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书家?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在你的计划中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书家,必须选择古代经典法帖进行临习,先专精一家,等专精到一定的程度时再博采众美;临帖改来换去不利于确立风格基础,只有专精一家才能奠定一家门庭,久之则心手相应,而后才能别开生面。

  为求书法与画法的会合,以书入画,以画作书,近年来,冯建国在研习书法的同时又潜心于山水画的创作。他善于把书法的线条美融进画法中,使他的画有书法之功。同时,他又将画法中诸多手法融进书法,为其书法创作注入了豐富的内涵。

  作为一路入展、获奖的书坛中坚,冯建国坦言:“当今书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作为书家要想在这景象中有所展示、得到认可,入选、获奖于‘国展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他还认为:“在当代市场大潮和展览机制的影响下,书法成了商品。要想在展览中取得一席之地,书家往往迎合展览的要求、评委的喜好,因此造成了以前‘流行书风的过度拼接。这无疑让书法的修身养性、抒情达意转变到追求名利和自我成功上去了,与古人的创作形态是背道而驰的。这几年出现了很多‘国展获奖者都急功近利的现象,不利于书法的长远发展。”

  其实,作为参与者,冯建国虽然也十分希望入展、获奖,但他在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按照平时的书写习惯,没有刻意的做作,也不单独针对某展览进行创作。对于参展,他说:“平时积累的作品投出去入展了,庆祝一下;被‘刷了也无所谓,不会影响情绪和创作。”

  冯建国简介:

  冯建国,笔名坚谷,1968年生,江苏常州金坛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常州市教育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坛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坛教育书画协会主席,金坛美术院院长。

  获奖情况:首届林散之奖·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江苏省第七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最高奖,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国际书画大展一等奖,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洋河杯”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米芾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大展二等奖,第八、十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优秀奖,“陆羽杯”首届全国茶文化书法大展二等奖,“食安江苏”江苏书法展最高奖,“王弼文化奖”全国书法作品展最高奖等。

  入展情况: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大展,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大展,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第三、六届全国中小学书法节教师作品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国土情”全国书画大展,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大展,“沈商文化奖”全国书法大展,首届“江苏书法奖”作品展,第四、五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