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艺术境界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606
赵文华

  张裕的父亲是我多年的文友,缘于他经常邀请我们圈内文友前往前墅龙窑采风。最早听说张小伟夫妇是从徐朝夫老师的赞美言辞里,待见到张小伟本人后,觉得他不仅为人热情、诚恳,还见多识广、谦虚、善良,他的女儿张裕在这样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艺品艺德俱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张裕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是中国画硕士研究生。1993年出生的她已是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善画、善书、善制壶。按理说,这样年轻有为的艺者,身上该有锋芒,可坐在我对面的她,除温文尔雅外,似乎更多的是谦和、沉稳。

  张裕从不急功近利,她在南京的这几年,社交不广,却有多位挚友,他们不喜欢互相谬赞,喜欢相互切磋艺术。他们都热衷于写生,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在真山真水中体悟有生命力的艺术思想,寻找传统的笔墨样式在实景中的印证和运用,也借此不断探索自己的笔墨语言,在写生及创作中做些笔墨语言以及题材上的新尝试。

  绘画芝术是创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创作者心中各种思想、意念的表达。张裕的画作风格不爱热闹,却活泼可人,在柔和的气氛中颇具中国水墨画的渲染效果。她的作品《雁来红》《秋菊图》构图独特,在张扬中炫色,却又巧用素山石使画面和谐,有种颇具先锋意味的创意。

  如果一位画家只能绘出一种艺术风格的作品,那么最多只能算个画匠。为了寻求突破,她在潜心创新的同时,细研传统画作。她的作品《白贤修竹》就让人观之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在此作品中,用笔清新中不失老练,精工细作中不乏写意,表达出她内心的温婉与宁静。

  张裕是轻声慢语的典型江南女子,由此她的书法有細腻、温顺的情调,笔墨清透虚灵,且又不失质朴酣畅。她临帖时,喜欢强调最大限度地贴近古人当时的心境,以静心态、慢笔调追求“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境界。

  陶刻是一项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当今的陶刻艺术,已与书法艺术紧密地结合,以达到一种宁静高远、气韵生动的效果。张裕的陶刻作品含有典型的年轻人的艺术风格,气息清雅,静谧中不乏活泼,不染一丝俗气,真可谓件件皆神妙,字字有风骨,在厚古不薄今中让人刮目相看。

  创造出生活中的美事物是艺术家的使命。张裕作为一个寻求真正艺术的青年,人生和艺术之路还很长,希望她将永不消弭的青春活力融入作品中来,成为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张裕是“90后”中具有代表性的年轻紫砂陶刻艺人,有点诗意、有点激情的她,正沿着艺术之道在执着地往前走,而宜兴这座城市,也正春和景明。

  张裕简介:

  张裕,女,1993年生于江苏宜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南京市颜真卿画院院委,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紫砂),2015年6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师从顾伟玺、孔六庆、杨立奇诸位先生。

  2016年2月陶刻作品《二十四诗品一则——含蓄》入展江苏省第五届刻字艺术展;2017年4月书法作品《二十四诗品一则一一典雅》入展江苏省女书法家暨最美家庭书法作品展;2017年7月美术作品《白娴修竹图》入选江苏省第六届新人美术作品展,并获佳作奖;2018年5月美术作品《雁来红、野菊图》入选第二届青春时光——江苏省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并展出;2018年7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导师顾伟玺教授。2018年10月撰写的《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在宜兴市2016一2017年优秀学术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8年12月,作品紫砂《喜上眉梢壶》荣获2018“艺博杯”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银奖,证书编号:2018JSB9030;2019年3月,陶刻作品《梨花》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