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位一体服务三农: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新途径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2140
徐凡弟 虞臣杰

  [摘 ? ? ? 要]瑞安是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发祥地,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生产合作为基础、供销合作为核心、信用合作为支撑,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推进“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发展,促进合作体系的有机融合。

  [关 ?键 ?词]新型农村合作体系; 三位一体 ;瑞安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成为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政治任务,这一做法的发源地正是瑞安。2006年,在习总书记的推动下,瑞安市在全国率先组建了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瑞安农村合作协会。瑞安市“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构建,催生了浙江省“农合联”实践,瑞安市坚持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宗旨,落实农合联“农有、农治、农享”治理理念,践行“不忘合作初心,牢记为农使命”,抓好供销社综合改革,这是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浙江的一次重要实践。

  一、“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瑞安做法

  (一)探索机制建设,突破行政体制框架

  1.建立“议行合一制”

  出台农合联理事会行事规则和内部绩效考核等多制度,确保“诉求由农民提出、决策由农民作出、成效由农民评出”。

  2.实施“人员多元制”

  聘任供销社行政领导班子为市农合联执委会主任、副主任,供销社科室人员为部门负责人;基层农合联有序运行做到“四有”:有专门场所,有专职人员,有载体内容,有服务窗口。

  3.搭建服务新平台

  按照中央改革部署,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推进回归为农服务的综合改革,搭建为农服务的新平台,确保供销社“为农、务农、姓农”。

  (二)打造承载平台,确保农民主体地位

  1.农民主体化改造

  从2015年开始农合联改选换届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将“农有、农治、农享”落到实处,使农民拥有实际决策权。

  2.农合联架构再造

  设置市和镇街两级组织框架,并增设了理事会、监事会、常务理事会、执行委员会;镇街农合联建设按照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相结合设置,对10个镇街农合联进行提前换届,并以众筹形式组织农合联会员开展投资合作。

  3.涉农综合服务平台打造

  以服务零距离为目标,聚集多方资源,联合发展、共建共享,打造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三)着力补好短板,解决农民最集中的需求

  1.创建“公共品牌”,打响瑞安农产知名度

  创建全省首个县级区域性农产品公共品牌——“瑞安农产”。委托浙工大统一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统一打响品牌,拓展销售市场。集中推介“上望花椰菜”“鹿木马蹄笋”“荆谷白银豆”等在温州地区最具知名度、最受市民喜欢、最有需求市场的瑞安优势农产品,从生产结构上破解“卖难”。

  2.推广“拓展市场”模式,提升农产定价话语权

  大力推行上绿蔬果专业合作社“扩展市场”模式,即依托滨海十万亩花椰菜基地,变“依靠当地农业经纪人在外跑市场”为“把外地经纪人请进来驻点瑞安”。与社员签订供销协议,变“零散销售”为“抱团销售”,跟进配套冷库保鲜、包装销售、质量检测、技术培训、农业保险等一条龙服务,与全国14个省(市)市场建立稳定销售关系,实现年交易额近4.2亿元。建立以瑞安农贸城为主平台,马屿、陶山、高楼、湖岭、滨海为区域集散中心的营销格局,与市场对接更加紧密。鼓励组织会员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办事处,培训农产品经纪人800余人次,年销售各类农产品10亿元以上,成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

  3.推行“企业营销”,打造市场销售新模式

  推行合作社+公司+农户+市场的“企业化营销”模式。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业开发公司,以瑞安本土绿色蔬菜为主,形成了5162亩的大棚番茄基地,3300亩的沿江蔬菜基地,辐射文成、泰顺等高山基地,通过对客户分类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方式转变经营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

  4.抓住“电商做媒”,提速新机遇

  抓住电商竞相“进军”农产品销售领域的有利机遇,不仅提升流通效率,农民议价权也“水涨船高”。邮政系统“邮乐网”销售的“天井垟大米”已突破5000千克,由于省去中间分销环节,每斤可多挣0.2至0.3元;瑞安供销社与日报社联手创办的“瑞安淘”,汇集45家合作社共300余种农产品。

  (四)加快创新步伐,做大做强农业产业

  1.提質升级合作社

  目前瑞安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413家,存在组织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联结较松散等问题,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组建联合社、产业联盟,推动合作社提质升级的需求尤其迫切。为此,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立足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将全市涉农乡镇(街道)打造形成10个区域性农业区,有利于在产业基础上强强联合,结合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综合改革加大政策引导。整合支农资金1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优质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服务设施建设、直销门店设立、品牌打造,提升经营发展能力与水平。同时,引导合作社在植保、测土配方、农药化肥、机耕等方面为社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提供机耕服务达90%,植保服务约40%,农药化肥80%以上。引导组建蔬菜、粮食、铁皮石斛、林果等四大产业联盟,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1家。

  2.强化普惠金融

  设立农民合作基金,坚持以政府支农政策为导向,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通过财政资金扶持与农合经济组织筹措资金,初期规模5000万元,已到位3900万元。该基金主要用于农合联为农服务事业及农村合作金融风险补偿支出等。与农商行合作完善信用评级制度,简化放贷手续,提高放贷效率,完成“整村授信”169个、“整社授信”25家。做大公益性担保,创办全国首家县级农信担保公司,积极推动担保公司增容扩面,累计提供涉农贷款担保3488户次,担保金额8.0961亿元。

  3.创新互助保险

  继温州唯一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后,再开先河,探索推动全国首家财险农村保险互助社试点。试点主要对应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类合作,开办农产品保险、农产品货运保险和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三大险种,在政策性农险、商业性农险之外提供新的保险产品与服务。

  二、瑞安市“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缺位现象严重

  供销社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经营业态陈旧,为农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专门人才,实际已退出经营服务活动的基层供销社要重新恢复功能难度很大。机构改革的初衷是解决权力缺位、越位、错位,省试点希望通过机构改革一劳永逸,解决农业公共服务缺位现象,但在其他试点县已出现机构改革一蹴而就,对农服务丧失殆尽,如春耕备耕工作没有人抓等问题。

  (二)实体化运行人手缺乏

  2014年,瑞安涉农产业扶持资金整合,分为政策性与竞争性两大类,竞争性产业扶持资金在客观上存在种类繁多统一管理办法难制订、在建项目较多资金骤停引发抵触的困难,主观上存在触动部门利益阻力较大的困难。另外,政府购买农业公共服务目录不明确,范围较难界定,社会力量难承接。镇街农业干部混岗现象严重,镇街农业技术人员由镇街统筹使用,而多数农技人员驻村包干,农业服务人员常被负责片村或其他工作,不利于农业综合服务功能的开展。

  (三)农合联社团组织定位模糊

  省试点将农合联定位为农办下属的社会团体,俗称协会。从我市2006—2008年实行的“农村合作协会”模式来看,涉农部门没有真正形成合力。这个设定可能难以担当规划中的职能与任务,更加不能实现决策民主化、诉求民意化、工作高效化、治理社团化。

  三、瑞安市“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理论启示

  (一)提升了会员的综合实力

  一是从解决合作社多而不强问题入手,推动示范合作社减量提质,推动同类合作社联合做大,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二是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入手,打造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做大做强本地的农业优势产业,拓宽销售渠道。三是从解决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入手,发力发展普惠金融。

  (二)发挥为农服务功能

  首先,当前试点的核心是建好农合联及其体系,更注重其为农服务功能的发挥,而不是整合工作职能与人员转移。因此,农合联机构搭建过程中可采取人员多元制,即理事兼任、干部委派选用、技术人员聘用。其次,一项工作可多个单位同时干。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提升,农业部门干好业务指导和行政认定工作,农合联可在具体工作上进行帮助与服务。

  (三)开展“专业、专职、专人”实体运行

  我市于2012年建好10个镇街农合联,也一直没有发挥好其为农服务一线窗口的功能,根源在于镇街农业干部混岗现象严重。建议参考瑞安市试行市场主体进入政府平台、试行政府服务融入产业平台、试行政府引导共建服务平台等三个方式建好基层农合联,开展实体化运行。

  参考文献:

  [1]徐旭初,金建东,吴彬.“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浙江实践及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8(6):58-66.

  [2]陈林.习近平农村市场化与农民组织化理论及其实践:统筹推进农村“三变”和“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1-11+157.

  [3]本刊课题组,曾业松,贾大猛,杨智贤.从“三位一体”走向新型合作经济:瑞安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的启迪[J].中国领导科学,2018(6):62-70.

  [4]陈庆凯,何建瑞,林晓清.温州“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的實践与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8.

  [5]金建东.“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瑞安实践及思考[J].山西农经,2018(8):13-14.

  作者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瑞安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