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西方铜版画技法对我国木版年画的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3532
谢宇鼎

  [摘 ? ? ? 要]木版年画表达丰富、造型灵动、色彩艳丽、贴近生活,是人们在特定节日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祝福的一种方式。木版年画经过近千年的演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西方铜版画技法的影响,体现出文化的交融。

  [关 ?键 ?词]铜版画技法;木版年画;影响

  木版年画通过在木版上进行绘画、雕刻、印刷的方式创作而成,是传统美术作品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它在发展中也融合了西方铜版画艺术的精华,是探究本国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

  一、我国木版年画发展历史简介

  唐代紙张大量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刻板印刷技术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人们将驱邪祈福的美好愿望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真正意义上的木版年画便正式走入了大众的视线[1]。

  明朝时期,木版的刻印技术已相当成熟,木版年画也进入了成熟期。明清时期的年画作品主要侧重于展现当时底层百姓的日常生活,表达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愿望。

  年画主要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利用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突出刻刀的效果[2]。在图画的色彩运用上多为大红大绿,色彩艳丽。

  二、西方铜版画对本国木版年画的影响

  铜版画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传教士的到来而进入中国的。到了明末清初,人们对于西方艺术的追求更为强烈,这为铜版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总的来说,西方铜版画技法对本国木版年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透视技法的运用

  铜版画传入中国后,木版年画也融入了其中的一些表现技法,首先就是西方铜版画的透视技法。例如在《苏州闾门图》中,作者在狭小的画面中展现了山水、城郭、人物、车船等各种素材,其空间布置效果尤为突出,各种景物浑然一体。画中人物繁多,忙而不乱,画中房屋井然有序,将闾门的繁华与自然风光真实地展现了出来。

  (二)明暗立体造型的运用

  传统的年画技法不善于表现光线的明暗。然而由于西方铜版画的影响,传统的木版年画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光源以及投影,比如在《姑苏万年桥图》这幅图中,明暗光线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桥梁和房屋上,在桥墩一侧及房屋的内部都被画成暗色,并根据光源的方向绘制了阴影,桥下有一艘船正从阴影中经过,因此有一部分影子也投射到了小船上。

  (三)对于制版着色及线条运用的影响

  在年画的制版着色及线条的运用上,我们也能看到铜版画的些许影响。传统年画通常只进行一次制版,着色一次完成,然而在桃花坞年画中出现了大量的深浅二版作品,并辅之以手工敷色。这种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图案的层次感。

  在线条的运用方面,这一时期的年画吸收了铜版画中常见的排线手法,例如在墙壁、地面的描绘上都采用整齐细密的平行线和交叉线来进行,并根据物体的方向来进行排列,使得所描绘的对象更为立体。

  木版年画在融合了西方铜版画的技法后,有了跨越式发展。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现代,对木版年画进行研究,毫无疑问将为我国艺术的前行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震.“姑苏版”与桃花坞木刻年画的比较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4):80-84.

  [2]邓君月.传统木版年画用线的流与变:以清末桃花坞年画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陶蕊.铜版画中“点、线、面”的独特审美价值[J].艺海,2016(2):76-77.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