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0924
丁杨静

  [摘? ? ? ?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优秀幼儿教师是中职学前专业一大教育目标。舞蹈课也是学前专业学生一门必修课。在中职院校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逐步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在工作中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立足当前中职学前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 键? 词]中职院校;学前专业;舞蹈创编

  中职院校学前专业一直以“打造优质幼师队伍”为教学宗旨,其教育目的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培育一批实用型的幼师人才,因此,中职学前专业的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将其培养成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幼师。

  一、开设舞蹈课程的目的

  舞蹈具有形体美、节奏美等特点,对于提升人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有重要的意义。舞蹈是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不仅是学前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也是幼师工作中必需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开设中职幼儿舞蹈课程,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幼儿肢体发展需要,掌握幼儿肢体发展的科学性,达成促进幼儿肢体完整健康发展的目的,而在这其中,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幼儿舞蹈的应用对象主要是3~6岁的幼儿,他们天性活泼,灵敏好动,因此,想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就必须从幼儿最细微的心理、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实用”便是幼儿舞蹈的创编理念和灵魂,让学前专业的学生明确开设舞蹈专业课的初衷和目的,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真正落实这些教育理念,真正从幼兒角度去入手学习,从而最大化发挥舞蹈专业的教育职能。

  二、发展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的几点策略

  1.激活学习因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因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开展和实施幼儿舞蹈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长此以往的合作、研究和探讨。只有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将这份热情转移到舞蹈课程上去才能更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因此,教师应巧妙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逐步点燃学生的创编激情。

  笔者在第一学年的教学中,主要讲解队形变化、舞台调度等一些基本的便于学生接受的技能,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二学年,将一些民族舞蹈加入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语言,就跟写作文一样,有舞蹈语言做基础,学生自然也就能创编一些基本的属于自己的舞蹈作品了。

  2.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舞蹈课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理论是创编舞蹈的基石,实践则是创编舞蹈的框架和灵魂。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从模仿开始

  “模仿”是提升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基本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让其通过肉眼和感官神经操控自我的肌肉及关节,用肢体逐步模仿出这个事物,并通过模仿所带来的舞蹈灵感,将其进行二次重组,得出新的创编思路,让学生的思维迸溅出创造的火花。而正如我们所知,想象力的发散和创造思维是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关键,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同学,对于事物的形态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能够更好地通过事物形态挖掘出其中的艺术成分,并将其转化成直观的、可供欣赏的舞蹈动作,真正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也就得以提升。

  总之,模仿是编舞活动的开始阶段,亦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模仿能力是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最基本的能力,简单的模仿,加上学生主观的创造,全体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也就逐步提升了。

  (2)重组动作是关键

  动作重组是创编的关键,它体现了整个创编出来的幼儿舞蹈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发展性。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能力之后,就可以试着进行二次重组,通过将动作进行分析、分解、变化和发展,创造出新的舞蹈形象,设计相应舞段,以完成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重组创作过程。

  (3)创造是灵魂

  所谓“创编”关键在于“创”字,富有创造性的编排舞蹈才是提升学生创编能力的根本。例如,在舞蹈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喜欢小猫小狗的心理,将一些小动物的动作加入其中,创造性的进行舞蹈编排;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增设小组合作创编舞蹈环节,通过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今后有足够的能力创编出舞蹈。

  总之,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成为一名高素质幼师的必备技能。中职学前专业创编课程中,必须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舞蹈编排,从而确保教学效果,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赵林春.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创新模式初探[J].舞蹈,2009(1).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