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舞蹈基训课教学质量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0974
雷惠

  [摘? ? ?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院校逐渐突出以培养技术性与应用性的人才作为办学特色,广大的中职教育工作者也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在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方面,舞蹈教师只有认清现阶段中职学院舞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才能有效地提升舞蹈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主要浅析目前中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一些能够有效改善中职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舞蹈基训;问题;策略

  舞蹈艺术是一种基于人体动作,传达思想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越来越重视到舞蹈在提高受教者自身发现美、鉴赏美以及欣赏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如何体现自身院校的办学特色,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来改善舞蹈基训课的教学质量,是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寻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中职舞蹈基训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大部分中职学院的学生都是初中刚毕业,他们的舞蹈知识基础不牢固,甚至有些学生在入学前没有受过专业的舞蹈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职学生欠缺基本的舞蹈素质。一些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不高,在参与舞蹈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明显动力不足。除此之外,仍有部分中职舞蹈教师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模仿的过程。在对舞蹈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忽视了融合实用性的教学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十分欠缺。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职舞蹈基训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有效提高中职舞蹈基训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结合部分中职生舞蹈基础不好的因素,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夯实学生舞蹈基本功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上肢和下肢同时开展训练,在训练上肢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对肩部、颈部以及胸部等上身部位的培养,上肢部位是传递舞蹈情感的重要部位,只有协调上肢部位才能发挥出优美的舞蹈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的下肢训练也是尤为必要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胯部、臀部以及脚腕等部位进行训练,这四个部位的协调运作可以体现学生的造型和舞姿。

  例如,在日常的舞蹈基训课训练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对于身体各个部位灵活性、韧性以及软度的重要性的理解,督促学生每天都要定时对这些部位进行拉伸和训练。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各个学生之间发展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各种基础层次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舞蹈教学

  不管是平日的舞蹈鉴赏课程还是舞蹈训练课程,教师都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来开展教学内容。比如,针对舞蹈鉴赏课,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大量的名家舞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直观地让学生欣赏,在学生欣赏后可以引导他们分析该舞蹈的特色,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学习和模仿一些舞蹈家的优美动作,逐渐将模仿的动作内化为自身的舞蹈能力,形成学生个人的特色动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平日的舞蹈训练中用智能手机或者DV等摄像工具来录制自己的训练过程,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纠正自身的不足,完善舞蹈技巧。这样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训练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善问题,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舞蹈水平。

  三、开展合作教学的模式

  舞蹈分为群体性的舞蹈和个体性的舞蹈,教师要结合课堂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开展合作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训练,还可以积极联系外班进行班与班之间的切磋与互动,使学生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拓展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

  总之,舞蹈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在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丽华.舞蹈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1(16):24-25.

  [2]曹亮红.浅析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困境与建设[J].黄河之声,2017(9):12-13.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阳市艺术学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