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满族神话中蕴含着大量的女神神话,研究其中的女神形象对认识满族的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有重要的价值。从本质上讲,满族女神神话形象大量脱胎于母权社会时期,又起着对母权社会的维系和支撑作用。因此,从满族女神神话出发,结合满族的社会历史现实,对满族女神神话视角下的女性中心地位体现做出研究。
[关? 键? 词]满族女神神话;神话视角;母权社会;女性中心;体现
人类文明历史是从女性时代开始的,由于女性在劳动中占有主导地位(相比于男性的狩猎,女性采集有稳定的食物来源),是社会的主宰者,这一社会时期的婚姻制度施行族外群婚制度,氏族世系以母系计算,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是整个人类崇拜的偶像”。[1]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女神形象,比如古希腊的著名女神雅典娜和缪斯;北欧神话中的女神芙丽嘉和伊童;古埃及的神话伊西斯女神和赛克麦特女神。中国也产生了大量的女神形象,包括女娲、洛神、西王母等。而满族对女神的崇拜尤为突出,这些女神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写照,也体现了满族人民的超高艺术造诣。
一、满族女神神话中的典型形象分析
满族女神神话包括创世神话、英雄神话、图腾神话等,体系十分完整。根据满族女神发展变化特点,可以将满族女神分为天界女神和人间女神两大系统。
天界女神包括创世女神、日月星辰山川海洋等自然女神,以及原始图腾女神和一些动植物女神等。这些天界女神有着超自然的特征,她们有凡人不可能有的能力。满族《天宫大战》描绘了完整的天界女神系统,共包括300多位,这些女神是天地间最有力的主宰,反映了原始性特征。
《天宫大战》中有关女神创世的记载:“最早以前,世界上不见冰雪,不见江河,不见草莽,到处都是白雾迷茫,不知过了多久的时光,不知是何年何月,耀如白昼的葛鲁顿妈妈降生了,她吹散白雾,吹出了土地和林草。”在满族各部,都将葛鲁顿妈妈奉为创立天地的女神。
天界女神很多,形态各异,各司其职。比如,火神是满族萨满教崇拜的重要神祗,火神被称为火母神、火神奶奶等,是自然神之首。此外,还包括山神、土地神、生育神等。《天宫大战》中的天神主神阿布卡赫赫带有太阳神的特征,是光明和热的化身。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形象中,太阳神大都是男性,而在满族信仰中将女性当作太阳神,反映了女性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间女神与天界女神相比,社会属性大大增强,她们掌管着人间的具体事务,包括生育、死亡、战争等,对人间社会生活更加关注。人间女神的出身一般都很卑微,经历了艰苦考验后,她们成为有神力的萨满,并为本部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她们死后,氏族和部落将她们奉为神灵祭拜,并成为满族精神图腾。
“满族女神神话,其意义不但是一个民族的文明传承,而且向现代人展示了原始人类对环境的真实体验”[2]。比如,东海女真人英雄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中的乌布西奔就是典型的人间女神代表。乌布西奔童年悲惨,饱受苦难,她降生在乌布逊部落的豹群中,小时身体也是残疾的,遭到族人的遗弃,后被其他部落人救走,成為炖鱼皮的哑女。在乌布逊部落受到战争和瘟疫的侵袭时,她乘神鼓回到自己的部落,并带领部族人民进行东征,平定了各部落。乌布西奔病逝于东征的途中,被葬在锡霍特山。
另外,除了女战神之外,满族口传文学中还有一些具有非凡神力的女萨满的故事,在《尼山萨满》中讲述了明朝时候尼希海海畔的女萨满尼山到阴间为巴勒杜彦追回儿子鬼魂的故事。与天界女神相比,人间女神的神圣性已经大减,她们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人间。
二、满族女神神话与母系氏族社会的关系
(一)满族女神神话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马克思说:“过去的现实又反映在荒诞的神话形式当中。”满族女神神话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内容,却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反映和写照。
满族女神神话诸神各司其职,有明确的分工,掌管着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事务,比如,有为了寻找水源而被烧死的温泉女神,有教人类采蘑菇的代敏妈妈,此外还有洗菜女神、缝织女神等,几乎遍布各个方面,展现了满族社会生活图景。
满族萨满教的祭祀活动都是由女性来主持的,而这是人与神进行沟通的过程,是为驱散病魔、求子祈福等,宗教祭祀在满族社会生活中是一种神圣的礼仪活动。满族女神神话中无论是宇宙的生成、日月的运行还是冲锋陷阵和奔忙劳作都是女性起主导,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中心地位在神话中的反映。
(二)满族女神神话对女性中心地位的维系作用
满族女神神话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又对满族母权制社会起到维系作用。神话形象激活了人们心底的原始意象,反映了人的天性和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神话会对人们的潜意识形成一种震慑和规范作用,具体来讲,满族女神神话为满族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道德规范,比如满族神话《天宫大战》中讲述了女神创世的伟大历程,阿布卡赫赫代表的女神团体是光明和善良的象征,而魔鬼耶鲁里则象征着黑暗与邪恶。神话的讲述者和聆听者,都充满了对正义女神的崇敬和渴望,而对黑暗一面则表现出斥责和厌恶……这些为满族氏族生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道德行为模式。
满族女神神话叙述的事件都以女性为主导,歌颂了女性的伟大。我们知道,神话会让人们产生一种潜意识的心理认同机制。满族女神神话叙述了女神们开天辟地和造物造人的过程,创造了人类所生活的一切内容,比如神话中描述女神用自己骨肉造人的过程,就是对女性生殖崇拜的表征。在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产生了最初的社会形式和社会组织。女神不仅创造了人类,还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运行,是人类生活的指引者,使人们能够广泛认同女性的权威和地位。这些神话的叙述,使得母权主义社会更加稳定,女性在满族氏族社会中地位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
(三)满族女神神话与满族女性中心地位的没落
随着母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男性在体力方面的优势开始展现,逐渐取代了女性。另外,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过去原始的生殖观念也得到了改变,使得男性确立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此,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权制社会过渡。满族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及生产不均衡,导致满族各个部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时间也不一样。满族女神神话还在以其厚重的内容继续影响和感召着即将没落的母权制,甚至一直延续着母权制发展。
满族在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时期,仍存在着大量的女神神话,并表现了这一历史过程。如曾经的天母尊阿布卡赫赫变成了代表父权的男神阿布卡恩那里。虽然母权制淹没于父权社会,但女神神话的存在仍然勾起人们对母权社会的无限向往和依恋。
总之,“满族女神神话的传承不单单是叙述了故事,也传递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具有划时代的特殊意义”[3]。满族女神神话已成为世界神话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其中突显的女性中心地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久远时代满族社会及人们的生存状况,是研究满族神话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禹燕.女性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2] 孙博,李吉光.满族女神神话精神内核探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8.
[3] 汪立珍. 满族神话中女神形象所呈现的美学价值[J] .满族研究,2005(3):98.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