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要]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青少年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于目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 键? 词]小学音乐;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7-0034-01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与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重视
在素质教育下,音乐已经是小学教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有许多教师缺乏对这门学科的重视,有的教师的教学只是走形式,不注重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的教师则是过分地放任学生,课堂往往混乱无序。在有些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删除了音乐课程,让学生专注于其他的学科,以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这种环境中,小学音乐的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
2.部分教师个人能力存在不足
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一些。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水平,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能够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地设计出教学方案。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活动也出现了现代化、信息化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一些经验丰富、年龄较大的教师对新兴的教学手段难以适应,跟不上教学技术和方式的发展,而年轻的教师虽然对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比较熟悉,但往往存在经验较少、音乐素质不够高等问题。
3.课堂教学趣味性不足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概念还不是特别明确,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教师往往需要用富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吸引小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缺乏这样的意识,仅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几首歌曲,在教学理论知识的时候缺乏技巧,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以至于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不高。
二、小学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
1.正确看待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成长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音乐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其次,学习音乐能够使学生感受美、学习美,陶冶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最后,音乐教学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放松身心,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总之,教师要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认真地开展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
2.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坚守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根据教学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资源,并运用声色并茂的方式,为学生展示高质量的音乐教学内容,有力地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采莲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一边播放《采莲谣》的歌曲,一边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比起教师单纯地教唱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而且还能够弥补教师专业能力上的不足,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音乐是一门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学科,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活跃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積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其主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堂,爱上学习音乐。
例如,在教学《十二生肖趣歌》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的同时,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想象力,模仿歌曲中各种动物的姿态,并进行一定的美化和加工,自主创造出独特的舞步。这个开放式的任务,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姿态,并进行模仿和美化,通过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方式,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和印象。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这首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优化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音乐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惠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12):81.
[2]王颖.小学音乐歌唱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8(5):9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