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让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响起来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230
付军章

  [摘 要]葫芦丝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坛中的一只奇葩,它不仅音色独特优美,并且外观古朴、柔美、典雅,小巧易携带,它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各族人民的心,使大街小巷都流传着它的声音。小学器乐教学中也可以引进葫芦丝,让学生在学习和演奏中得到锻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 键 词]葫芦丝、器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147-0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本民族的适合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虽然葫芦丝是云南傣族独有的乐器,但是随着它不断的普及和流传,它独特的音色早已征服了全国人民的心,成为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我们也可以引进葫芦丝教学,让它成为我们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葫芦丝别名葫芦萧,是云南傣族的一种乐器,它音色优美、曲调婉转,拥有令人心动的声音,把葫芦丝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小接受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音樂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学科素养。

  二、葫芦丝在小学音乐中的具体作用

  1.感受音乐之美,让学生的思绪在乐声中徜徉

  感受音乐之美,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而音乐的感知来自于旋律,来自于学生对旋律的感受,所以要想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之美,那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旋律,以及提高学生对于旋律的感受。而器乐的演奏,则可以让学生加强对于旋律的理解,将旋律的感受具象化。

  以《婚誓》为例,它是《芦笙恋歌》的插曲,它主要讲述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猎手扎妥和美丽的恋人,在广阔的天地里,利用各种手段保卫家乡、保卫祖国,从而迸发出深厚的情感,相约生死与共的故事。这个曲子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激昂的节奏,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学生不仅要想象蜜蜂与蜂蜜的关系,借此来进行联想,体会那种甜蜜、真挚以及最后那种决绝所蕴含的情感,还要通过姿势的变动以及手势的变化来感受这些旋律中带来的情绪,进而通过旋律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之美。

  2.体会音乐之情,让学生可以“纵声歌唱”

  音乐是一种通过简单的律动来表述自己感受的一种东西,它是自身对于外界的一种感受,它或许是悲伤,或许是快乐,把这种感受用音乐的方式进行整合,再用器乐表现出来,那么便是乐曲。所以音乐的本质是一种情绪,而器乐则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投入真实的情感,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乐曲中的“思绪”,用自我的感受与乐曲发生共鸣,进而进行二次创作,接着再用自己的方式把它重现出来。这种情景再现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曲子中所蕴含“喜怒哀乐”的相关感受,还能让学生将长期积压的情绪进行释放和宣泄,平复他们的创伤,激发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涅槃重生,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比如,我们大家最熟悉的《云之南》,这首曲子悠扬婉转,欢快的节奏给人感觉好像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在围着孔雀跳舞,整个世界都充满着阳光……学生通过对这样的曲子进行学习和演奏,进而产生共鸣,在乐曲演奏中再现那种情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快乐,使他们可以放心地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宣泄,忘记那些曾经受到的伤害,进而以全新的自己和全新的状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3.踏足音乐之境,让学生“神采飞扬”

  音乐的创作有很多目的,有的是单纯的一种感受,如流行歌曲,有的是一种对于情绪的宣泄,如摇滚,还有一种教人向善,如佛、道名曲。这些曲子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它们都创设了很多情境,让大家在情境里进行自我反省以及自我陶醉。所以教师要为学生选择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里得到满足,进而受到启发,重新树立自己的目标,让他们朝着更远的“地方”走去。

  总之,葫芦丝的学习和演奏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丰富了小学音乐课堂的形式,还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音乐之美,体会到了音乐之情,在音乐之境中树立了自信,为他们无惧未来的任何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玉峰,林敏.葫芦丝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4(11).

  [2]马秀明.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2(2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