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3-0073-0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音乐的最基本的动力就是兴趣。音乐兴趣也是学生可以真心接触并享受音乐进而实现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按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进行游戏教学,即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体验、感受音乐,使学生在比较轻松和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相应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这样才能实现通过音乐拓展小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及审美水平的目标。
一、音乐游戏的内涵
所谓的音乐游戏就是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将音乐和游戏进行科学融合,使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把音乐当做主题,通过游戏这种载体提高音乐性。教师可以在比较愉悦的气氛当中传授给学生音乐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其学习压力,提高音乐素质。此外,该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小学生特点,能更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音乐游戏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
把音乐游戏科学融入音乐课堂中,就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弥补现阶段独生子女因为被溺爱而不重视体育锻炼,且由于严重依赖电子产品出现的动手能力不强,身体协调性不佳的问题。通过游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动起来,从而实现身体协调发展,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等诸多目标。
(二)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
进行游戏的时候,小学生很容易同其他伙伴建立起合作关系,促进其形成合作意识。因为在开展游戏的时候,学生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达成目标,学生就能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幫助,为了达成终极目标而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小学生合作的能力,提高其沟通水平,形成集体意识。
(三)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知识
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在理解和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还不那么强,所以乐理知识对他们而言很难。利用音乐游戏,可以使小学生快速参与到其中,从而对于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相应知识更容易理解,枯燥乏味的一些知识就会显得更加有趣,这样学生才会更乐意学习音乐知识,也会有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音乐游戏的策略
(一)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还尚未成熟,比较喜欢那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和事物,这些事物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基于此,音乐教师就应高效利用游戏自身独具的趣味,开展音乐游戏教学,从而快速使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相应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
比如,教师讲授休止符音乐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玩“红灯停,绿灯行”这个游戏,通过游戏,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掌握休止符的意义。
(二)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对于一个游戏而言,假如其缺乏积极的活动,那么其始终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好游戏。”所以,运用音乐游戏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必须积极利用相应游戏的活动性。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是帮助小学生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让小学生可以运用自身器官对音乐加以表现。而游戏的活动性恰恰能使学生器官得到有效锻炼,进行更加协调的配合。
例如,教授歌曲《动物说话》的时候,教师就应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如小鸭子、小狗、老黄牛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小动物,这样他们能更自然地发出动物的声音和动作,从而真正地进行音乐表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音乐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的魅力正在逐步展现。良好的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陶冶其情操,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杨.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音乐游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1):523-524.
[2]龚晓红.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法的有效实施[J].教师,2016(9):92-93.
[3]陈继萍.小学音乐游戏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75-76.
作者简介:李振华(1978—),女,吉林省农安县人,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