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八中学,甘肃 兰州 730000)
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的思想、人格与价值观逐渐成型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班主任要利用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我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身为历史教师的优势,将我国古代历史、近代历史、现代历史的教学融入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爱国主义情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正确思想的人才。
一、参考中国古代历史教学,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而传承至今,正是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颗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才使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发展没有中断。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名华夏儿女与生俱来的职责,为了发展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我将高中班主任管理与中国古代历史教学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见证我国灿烂历史的过程中,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使命。例如我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参考中国古代历史教学的知识,让学生见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光辉历史文明,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体会我国的历史文化。我注意让学生区分奴隶制与封建制历史制度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文明之间的区别,结合历史文物、历史文学、历史艺术、历史发明的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创造历史的原动力是劳动人民的本质。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之中。
二、依托高中中国近代历史教学,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德育教育的核心,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最本质的良知。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充分依托中国近代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近代史,是我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不屈抗争历史。在此期间,我国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民英雄,这些人民英雄的光辉事迹至今指引着我们,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最宝贵的财富。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基于这些人民英雄的爱国故事,为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能够尊重历史,能够充分珍惜当今的美好生活,立志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例如我在进行长征的专题学习过程中,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让学生明确了在红军最为艰难的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北上抗日的爱国思想,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指明了方向。之后我利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述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等长征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红军是怎样一往无前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壮举的。在对长征的知识学习过后,我为学生解读“新中国的建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意义,让学生明确自己要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新的长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结合现代中国历史,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通过结合中国现代史教学,有效地发展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具体来说,我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首先结合中国近代史教学,让学生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之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幸福生活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我国现行道路的正确性。例如我在以“畅谈新时代的社会变迁”为主题开展的主题班会中,让学生根据高中历史《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的内容,结合最新的发展变迁,畅谈自身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的感受。学生基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大众传媒的变迁等案例,展现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了新时代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我在工作中利用历史教师的优势,将历史学习内容引入班级管理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加深了学生的爱国感情,培养学生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学生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能够站在国家公民的角度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能够站在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角度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可塑之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