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第二小学,湖南 长沙 410007)
一、利用新技术查阅学习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若想使“语文教学”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华美,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新技术”为营养液,来浇灌语文教学之花。新技术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可以使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尤其是目前iPad与教育教学融合得愈加紧密,这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新一轮的热议。iPad不仅具有“丰富性、全面化、立体化”的特点,还具有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的优势。所以,它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效率得以双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培养。例如,在讲授叶绍翁《夜书所见》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诸如iPad这样的新技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iPad自行查阅诗人叶绍翁的生平简介以及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并让他们对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而后传到班级群共享中;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iPad自主学习《夜书所见》这首古诗,教师借助iPad设备中的QQ这个社交工具把自学步骤传给班级群里。自学步骤如下:1.一边朗读诗歌,一边用铅笔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或者认为写得好的字词。2.利用iPad的搜索功能查询自己不能明白的字词的意思。3.先自己思考这首诗都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再通过iPad进行查询,并把查到的写作手法分享给同桌。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增进生生之间的互动,还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利用新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新技术创设一种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讲授《夜书所见》这首古诗时,教师若想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那么这就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iPad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有动画、有声音、有色彩的电教片,并传到iPad学习平台上。等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利用iPad观看这个动画。当打开动画视频的那一刻,悲凉的旋律弥漫在空气中,一幅幅孤寂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秋风袭来,阵阵寒意更加浓重。泛黄的梧桐叶在空中打着旋儿,一叶孤舟停在冰凉的江面上。望着此情此景,学生内心迸发出一阵阵悲凉之情。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思乡却不能归,念亲却不得见”的悲情以及客居他乡的孤寂悲凉之情,还加深了他们对这首古诗的印象。三、利用新技术突破难点,使抽象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新技术来突破教学难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诸如多媒体、微课等新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使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例如,在讲授《绝句》这首古诗时,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然而,对于这首古诗中的第三句、第四句的理解,尤其是后两句中“千秋雪”“万里船”,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抽象思维能力不高,难以理解它们的意思。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新技术在课下制作一个时长为几分钟的短小精悍的微课,这样不仅有利于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还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加清楚地、更加容易地明白诗句的含义。等上课的时候,教师利用这个微课向学生讲授这一知识点。当教师打开微课的一瞬间,一幅精美的图景映入眼帘:一条澄澈的小溪流欢快地流淌着,溪流的旁边是一座茅草屋,通过一扇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座挺拔雄伟的山岭高耸入云,山上堆积了千年不化的积雪,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千秋雪。”当一只只小船出现在镜头中时,教师对学生说:“这就是来自东吴的船只,东吴这个地方距离诗人居住的地方有数万里。”学生一边观看这个微视频,一边听老师讲解诗句的含义,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图景,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地利用新技术,可以借助iPad这一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利用新技术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可以利用微课等技术手段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使抽象的语文知识以更加直观、更加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进而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灵动高效,更加活色生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