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如何优化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747
色吉拉

  (鄂温克族自治旗红花尔基镇学校,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美育发展需要,将教学方法不断地创新,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获得审美鉴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与艺术思维能力。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写生的形式发展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利用讲故事的形式组织学生绘画故事,利用古诗词让学生们描绘诗词意境,使学生的美育修养获得良好的提升。以下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介绍。

一、利用写生的形式发展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美术创作过程局限在教室之内,利用模式化的美术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使学生逐渐丧失了艺术创作兴趣。我们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过程中,要勇于打破传统、勇于突破常规,大胆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大自然中进行写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

  例如,我们在早春三月带领学生走入春天的校园,让学生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之中,进行写生创作。学生走出课堂之时,充满了艺术创作激情,教师带领他们先进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自然景物的特点,提炼出其中的美感。之后由学生自主活动,根据自己与同伴的兴趣爱好特点在自然环境中欣赏美。在学生自主活动过后,教师带领学生交流自身的欣赏体会,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美感。在充分进行了写生的前期工作之后,我们让学生拿起画笔,将身边的美感结合自身的感情进行创造。在学生写生结束后,我们回到课堂,对学生的艺术作品一一评价,使学生通过完整的写生过程,获得了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二、利用讲故事的形式组织学生绘画故事

我们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艺术思维以及联想思维的发展,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绘画故事内容,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美育素养。

  例如,我们在讲述“守株待兔”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讲述:古代有个宋国人天天不思劳动,妄想不劳而获。有一天,他看到一只兔子撞倒树上撞晕了,就把兔子拿回家吃了。之后他每天都守在那棵树旁边,等待兔子撞上去,最后他家地里的庄稼全都荒废了也没等到兔子。学生对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十分感兴趣,我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画一幅反映故事内容的四格连环画。学生纷纷进行构思,思考如何利用四格连环画展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如,学生刘某画的第一幅画面表现了别人都在地里劳作,这个宋国人在树下歇息的镜头,体现了他的懒惰。第二幅画面展现了兔子撞上宋国人身旁大树的过程,体现出了兔子的动感与宋国人的欣喜。第三幅画面表现了宋国人在家吃兔子的过程,展现了他的贪婪。第四幅画面展现了宋国人坐在树下,旁边地里的庄稼都枯萎了,让人产生感触。

三、利用古诗词让学生描绘诗词意境

中国画历来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小学美术国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画面效果强烈的古诗词“入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情操,让学生将诗词中的意境有效地描绘了出来。

  例如,我们对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所做的古诗《池上》进行绘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古诗,并板书:“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让学生利用国画的方式展现诗词的画面效果及意境。学生首先利用墨笔画出水池的轮廓,再将毛笔上蘸上花青与三绿,描绘了水池边上的大树以及“小荷”。之后用毛笔蘸上暑红画出太阳,用墨笔勾出蜻蜓,再用花青配合藤黄为蜻蜓上色。最后利用淡墨画出水中的光影,再将《池上》诗词题写到作品之上,完成了《池上》的国画创作。学生在这次国画创作过程中,充分感悟诗词的画面与美感,利用不同的笔法和颜色,清晰地再现了诗词意境,使他们在快乐的创作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国画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地位理应得到加强。我们通过加强学生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学习地位,通过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艺术过程,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事物,总结出其中的美感,并融入自身的艺术理解过程中进行创造,使学生享受了快乐的学习过程,有效促进了他们的美育素养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