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撷插图细节,话“立体”作文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家名作 热度: 11573
姚思艺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九小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切合小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水平,和小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距离很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尽管不需要学生对这些插图进行掌握,但是这些插图却是用文字语言没有办法代替的图画语言,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所以插图可以说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插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人物活灵活现,又极度贴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对这些插图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理解,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保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更大提升。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的语言系统进行奠基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做好充足的铺垫。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和生活、世界的接触机会较少,没有太多的思想感悟,所以他们的写作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遇到的事物,所以只有让小学生对事物能够进行细致的观察,才能确保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把所看到的事物详细描绘出来,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好基础。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中,教师就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看看在图中能找到哪些事物,这些事物都具有怎样的特点。小学生们纷纷发言了:有一棵很高、很粗、很茂盛的大树,树上挂着一个很大的钟,钟下边系着长长的绳子,树下有一间教室,教室的瓦是灰色的,窗户是开着的,里边坐着穿着不同衣服的小学生正在读书,窗外有很多花草,花上边落着蝴蝶,还有几只猴子在看着教室里边,树的枝头有几只黄颜色的小鸟等。正因为小学生观察得又仔细又认真,才能够说出这么多的事物,并且还能够把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让小学生能够有话可说,也为今后的有话可写打下了基础,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提升,为“立体”作文的实现做足了铺垫。

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具有了细致、深入的观察能力,学生就有了可供写作的素材,也有了可供表达的语言,这就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想要保证学生能够把在插图中观察到的内容清楚、有序地表达出来,还必须保证学生语言的条理性,保证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为“立体”作文构建出一个“主体”。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桂林山水》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寻找在插图中看到的内容,很快学生们就说出了很多,例如远处连绵不断、形态各异的山峰,江面上撑篙划船的渔民,山上碧绿茂密的树木,清澈见底、一片碧绿的江水,以及江面上层层的涟漪……尽管学生们观察很仔细,说出的对象也很多,但是杂乱无章,绝不会形成一篇作文,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从近到远、从远到近、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来依次进行描写。学生得到指导,很快就形成了一篇井然有序的作文,为“立体”作文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框架。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

良好的想象能力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立体”作文得以开枝散叶、意蕴丰富。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望洞庭》教学中,教师就让学生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种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并在深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洞庭湖的美景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形成一篇小作文,可以充分保证作文的生动、形象,保证“立体”作文的真正实现。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插图的作用进行高度重视,利用插图来大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准确的表达,让学生在插图当中获得更加完善、更加“立体”的写作能力提升,保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更大提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