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师学院,广东 深圳 518000)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是祖国的建设人才,对学生进行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德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理论,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采取正确的行为开展学习、生活、工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行统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却存在一种不科学的现象,那就是“知行不一”,甚至是“知行背离”,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效果。因此,进行德育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学生的知行统一,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意义就无比重大了。
一、重视对学生德育理论的学习进行评价
想要保证技工院校德育“知与行的统一”目标的实现,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在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保证学生掌握足够的德育理论,让学生从思想上实现质的跨越,才能在日常的学习中、生活中用良好的理念和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日常的行为。想要实现以上目标,就需要加大思想理论教学力度。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当中已经明确指出了想要不断地充实思想政治课内容,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就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工程,让学校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能够切实结合起来。因此,在技工院校德育考核工作中,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深入认知和熟练运用进行考查。考查的方式可以有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以有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有阶段性的检测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行考查,对学生能否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进行评价,保证“知行统一”中“知”的良好效果。二、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进行评价
“知与行的统一”中的“行”,就是学生在“知”——德育理论知识和思想的支配下,在把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充分“内化”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道德行为进行“外化”表现的过程。对学生的德育进行考核,考核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一环。一方面,需要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是否增强进行考核。就是要求技工院校的学生要不断打造自己,不断锤炼自己,不断强化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要对学生是否能够做到“知行统一”进行考核,看学生能否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能否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看学生能否把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和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吸收之后,以外化的规范行为表现出来;看学生能否不断强化自身的公民意识,能否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只有规范了言行,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行统一”。三、重视科学客观评价体系的完美构建
想要保证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考核方式的改革顺利进行,保证学生知与行的统一,还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客观的、实际的评价体系。首先,需要由各位科任教师完成对学生课堂表现行为的评价,例如,某校因旷课导致受处分的学生比例达到千分之五,其中留校察看的学生占到了大约千分之二,这说明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不重视,又怎么能保证“知”的效果呢?因此,必须加大对思政课堂纪律的管理力度,加大课堂表现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其次,要侧重于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可以由学生会负责考核工作。在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布置的各项任务中,学生有没有积极参与,有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都可以作为考核的最终依据。只有建立这种师生共同评价的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总而言之,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知行统一,保证学生不仅要知其可为,更要知其为什么可为;不仅要知其不可为,更要知其为什么不可为。因此,技工院校需要实行德育考核方式改革,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以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为途径,促进学生的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保证十九大背景下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