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自叙帖》节选 齐干正/作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纚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草书自汉代出现以来,经“章草”至“今草”。章草是由于隶书的快速书写而产生,其隶书的笔意明显,结体宽博,饶有古意。有学者认为,因其产生于汉章帝年间,故称其为“章草”。所谓草书者,今人特指“今草”或“小草”,草书以其高度连绵的书写笔势和灵活多变的章法体势,为历代书家所推崇。发展至唐代,狂草一类的书写已经颠覆了汉字书写的辨识功能,把草书艺术推向纯粹个人审美的表现性上,最负盛名者莫过于“颠张醉素”,后之学者,无出其右。
齐干正,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平顶山市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美院特聘教授。学草书之人,须有豁达的胸襟和恣肆的草情草性,其斋号为不羁轩,或有此意。河南省,古称中原,作为中国的书法大省、中原文风圣地,历代以书名世之人,可谓举不胜举。地域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草书一道,齐干正收获颇丰。今观齐干正先生草书,深得张芝之典雅蕴藉和旭素之狂放不羁,“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可谓风神兼备、继古开新。
蔡邕《九势》有云:“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震动,令筋脉相连。”草书之难,难在写势,无势则韵味尽失。所谓“势”,含笔势与体势,二者缺一不可,此为技法层面的基本要求。技法纯熟,仅为形而下。还需精通文史及哲学,提升认识与境界,方可进入佳境。齐干正草书,以其熟练的用笔和自然的体势,以及高超的笔墨技巧、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在当今中青年草书书家中成为翘楚,并多次在国家级书法展中入展和获奖,渐成自我的草书风貌。
观齐干正草书,无论尺幅大小、字形大小,皆精妙纯熟。于草书而言,其看似章法杂乱,实则颇多讲究,稍有疏忽,便沦为废纸,唯有对前人法帖章法与字法的不断研究与领悟,方可杂而不乱,精妙纯熟。浓墨迫边的书写技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张力,且留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行云流水、一任自然的流畅用笔,作为草书的基本书写要求,《书谱》有言:“草贵流而畅。”书写草书,若不能做到书写上的流畅,亦是徒劳,齐干正草书的流畅,非一日之功,唯有常年对经典法帖的临习与感悟,方能至此境界。疏密关系的把握,大小错落的处理,墨色变化的运用,构成了整幅书作的和谐统一。草书艺术与中国画理相通,皆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原理,所谓大小错落,是为打破状若算子的呆板书写程式,通过字形大小的变化,使其具有动态美,因此草书艺术也被称为“宣纸上的舞蹈”。书法上的用墨技巧也有颇多讲究,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墨色的变化,也是为了丰富整幅书法作品的视觉效果。学习草书,不懂用墨,即使技法再熟练,也难入佳境,且沦为书匠,难以达到艺术的高度!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惜架上药生尘》 齐干正/作
齐干正先生对于草书艺术认识之全面、实践之精深,其中的甘苦与乐趣,“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草书艺术不仅仅是技法的纯熟,还需要对书史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习,方可入神品、成大家。然齐干正先生才到中年就能取得如此成绩,亦难能可贵。假以时日,必能更上一层楼。
齐干正简介:
齐干正,1973年5月出生,别署不羁轩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院特聘教授,平顶山市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叶县书协副主席,叶县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作品获奖及入展:2013年11月,入展“孝行天下·埇桥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中书协主办);2014年6月,入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作品大展(中书协主办);2014年8月,入展“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展(中书协主办);2017年9月,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中书协主办);2008年12月,获“中原书画大奖赛”优秀奖;2006年6月,获河南省省直机关“农行杯”书法展二等奖;2005年11月,获河南省百县市书法联展优秀作品奖;2008年9月,获关注民生·河南省公务员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2009年12月,获“中国岩盐之都杯”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2016年4月,获首届“华佗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三等奖;2016年9月,获庆祝《书法导报》创刊30周年书法大赛二等奖;2016年10月,获“中国汝窑文化杯”全国书法作品大赛三等奖;2016年2月,入展“继往开来”河南行草书法研究展;2016年6月,入展“大美张掖” 第四届全国知名书法家作品(四条屏)展;2016年11月,入展“中国梦南阳情多宝堂杯”全国手卷展;2017年9月,获首届“麦华三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三等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