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艺术家的时代担当
张胜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祝辞中指出:“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又说:“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
我们正处于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历史永远是一部深邃的教科书。回望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屈辱、抗争与奋斗史,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地走过苦难而辉煌的岁月,正以前所未有的矫健身姿,迈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我们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艰辛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以及狂飙突进式的改革开放运动,终于让一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四分五裂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东方地平线上;让一个东方古老的传统农业大国开启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惊险一跃”;让几千年沿袭的农业社会以不可阻竭之势,大广度、全方位地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科技社会,概而言之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13亿中国人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快速崛起的中国正置身于世界浩荡大潮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高度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走势和社会转型。我们完全有资格有底气引以为骄傲的是,中国的和平发展。
文学艺术作为时代的晴雨表,必然要烙下社会急骤变迁的深深印痕。文学艺术作为引领时代前行的旗帜与号角,必然要感悟时代脉动,追踪时代足迹,反映时代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文学家、艺术家们“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显而易见,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应该是也必然是扛在当代中国文学家、艺术家肩上的历史使命、社会职责和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