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人才现状及需求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3884
刘韬 朱万芸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红河 661100)

  红河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拥有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全州生物药业原料基地面积完成105.46万亩,实现总产值55.04亿元,主要品种包含灯盏花、药用石斛、南板蓝根、三七、葛根等,原料基地面积达1.6万亩。在特色品种、品牌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红河州共持有80个品种、100余个规格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全州制药企业实际生产各类药品共计51个品种,其中灯盏花、南板蓝根、大草乌等特色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015年,全州制药企业总产值7.37亿元;生物医药业总产值55.04亿元,占全州GDP的1.6%。

  本研究以红河州委、州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规划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以红河州境内有关单位使用药学类专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对药学类、生物医药类相关人才现状及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未来三年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优先培养、优先布局路径。

1 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药学类人才的现状

1.1 药品营销药学类人才现状

红河州主要的药品营销市场、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主要由医药公司配送,医疗单位的药品配送主要集中于省内知名的大型医药公司;州内几家医药公司多为物流配送人员,少量为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据不完全统计,红河州药品营销方向的从业人员约4000人,具备药学类专业学历从业人员约2000人左右,主要学历层次是为中专层次,其次是大专,本科层次占比很小。

1.2 药学服务药学类人才现状

药学服务方向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医院从事医院药学等相关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红河州从事药学服务的药学类人员约1200人,主要集中在本专科学历层次,其次是本科和中专学历层次,少量硕士,几乎没有博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

1.3 药品生产药学类人才现状

红河州境内制药企业共有7家。据不完全统计,红河州从事药品生产的药学类人员约1000人,具备药学类专业学历及技术职称的人才约为600人,人才主要集中于中专和大专学历层次,极少数高端的科研领军人才均为省内外知名高校的外聘专家。

2 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现状及结构分析

经问卷调查、访谈、Excel 2007数据录入、统计及图表绘制等方式得出药学类从业人员结构统计情况:红河州境内从事生物医药产业相关工作的药学类从业人员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中专(58%),其次大专为31%,本科为11%,硕士以上几乎为零。

3 红河州药学类人才现状分析

3.1 不同行业单位对药学类人才现状需求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需要经常招聘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单位,最多为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零售行业,最少的为药品生产企业,仅占8%。

3.2 药学类人才需求单位现有人员结构现状分析

用人单位人员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大专和中专,其中本科占28%,大专占26%,中专占37%,硕士及以上为7%。

4 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药学类人才需求情况

4.1 药学类专业人才素质需求分析

数据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是职业道德与忠诚度,其次依次为专业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及灵活应变能力(见图1所示)。

  

  图1 药学类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统计图

4.2 药学类专业人才技能需求分析

综合学生各方面的技能,用人单位最注重专业知识(28%),其次依次为:药品相关法规和标准熟悉程度(25%)、协作和总结能力(18%)、仪器软件操作能力(15%)。

4.3 药学类专业人才欠缺能力分析

数据表明,用人单位认为现阶段的药学类专业学生在从业时最缺乏的是责任心(25%),其次依次为:沟通表达能力(23%)、团队精神(18%)、工作认真的态度(14%)及专业理论知识(10%)。

4.4 药学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分析

数据表明,用人单位认为目前从业的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最多的是药店店员,其次为医院药房(见图2所示)。

  

  图2 药学类毕业生就业岗位统计图

4.5 用人单位未来药学类人才需求展望分析

(1)未来三年最缺的药学类人才学历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未来三年最缺的药学类人才学历是本科,占总需求的35%;其次依次是大专,占总需求的27%;中专,占总需求的19%,硕士及以上,占总需求的19%。(2)药学类人才优先应聘的条件分析。通过统计,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招聘首要考虑的是职业能力,其次依次为:品德修养和社会实践经历。(3)药学类毕业生录用条件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在录用药学类毕业生时主要关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占总关注度的29%;其次依次为:所学专业,占总关注度的23%;职业素养与企业忠诚度,占总关注度的20%;社会实践与项目经验,占总关注度的16%;毕业学校仅占关注度的7%;在校学习成绩仅占关注度的5%。(4)未来三年药学类人才需求专业方向分析。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需要的药学类专业仍然是为药学专业,占总需求的29%,其次依次为:中药学占26%;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占21%;食品药品质量管理占13%;中草药种植占11%。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分析总结的全州药学类人才的储备及需求情况,充分说明全州药学类人才的培养和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5.1 高校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本科以上人才主要集中在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和红河学院,这些人才主要从事教学和生物医药药品、销售、服务等研究,极少把科研成果与生物医药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5.2 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才分布不平衡

2018年统计数据分析显示,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中,从事药学服务的人员中,具有相关药学类学历的人才占从业总人数的50%-60%;从事药品生产及药品营销的从业人员中,具备药学类相关学历的人才在40%-50%左右;从事药品研发人才几乎为零。

5.3 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总量储备不足

依据药学类人才学历需求趋势统计分析,未来三年,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需要硕士生、博士生占人才需求总量的27%,大专生、本科生占总人才需求总量的62%,高中或中专占总人才需求总量的8%,其他占总人才需求的3%。据此预测,红河州境内的社会药店和医院药房2018年需求药学类毕业生500人,2019年至2020年人才需求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而州内两家涉及生物医药产业需求专业的院校年招生量不到400人。

5.4 复合型营销与管理人才匮乏

州内高职院校及本科院校均未开设医药管理相关专业,而管理人员如同企业发展的舵手,在GMP认证后,生物医药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具备一定管理和经营策划能力的人才,缺乏高端管理人才,生物医药企业对于企业的规模扩大、产业链拉长缺乏领军,一味依靠外援不是长久之计,特别对于本土刚刚新生创业的企业,是未来州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医药企业发展的人才空白。

6 促进红河州医药生物产业人才储备及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1)加大州内高职院校及本科院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学科建设力度。主要是依托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红河学院,建立一批生物医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稳定现有人才供给模式,扩大招生培养规模。根据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生产、销售、服务三大类现有人才现状,面向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市场需求,自觉调整药学类专业设置结构,制定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扩大药学招生规模。(3)以政府为主导,改革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1)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合作教育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2)实施生物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队伍保障。3)制定生物医药人才规划,出台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将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全州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和红河专家人才库。培养和引进职业经理人队伍,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4)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1)建立人才使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国内外企业家、科技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项目合作、担任业务顾问等形式参与“红药”产业发展。鼓励顶尖人才领办科研机构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将科研人员的个人收益与研究成果紧密挂钩,对具有重大贡献的首席科学家和项目组成员按贡献给予重奖。2)实施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工程。①加强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开展在职人员委培、送培等工作。充分利用红河州境内现有的职业教育平台,培养一批中药材种植技术、药物生产、质量管理技术、中药材营销等骨干;利用合资合作等形式培养中医药现代化专门人才。②鼓励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内知名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培训,出国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国际性人才。③建立健全企业从业人员培训体系,把企业文化转变为职工的实际行动,培养创新型团队,使员工素质跃上一个新台阶,积蓄发展后劲。④利用州内现有职教平台,实施现有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将现有的生物医药产业的普通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学历教育转化为专业人才。(5)引入大型生物医药企业扎根红河,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针对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缺乏复合型营销与管理人才的实际,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大型医药企业进得来、留得住,用大型医药企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质的人才资源,在生物医药产业链拉长、产业价值提升的同时,人才吸引及人才培养上也必事半功倍。

7 结语

通过分析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药学类人才的储备及需求情况,旨在提出未来三年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优先培养、优先布局路径,促使州内高校主动谋划专业布局对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以促进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