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
曹千里

《圣海赋》石刻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时刻的几步,要走得精彩,那可不容易。多年以后,当屈启晓回忆往事时说,做好准备,当机遇来时,你就能抓住。是人生的几个关键转折点造就了现在的他。
初露锋芒,生产队长迎春天
“干不干,三分半,全部吃的大锅饭。生产队长更难干。”而20岁的毛头小伙子屈启晓接过生产队长这副重担,竟然把“不听话”的妇女管得服服帖帖,谁信呢?“来,这一块地是你的。你干这一块……”屈启晓把在田间地头纳鞋底、织毛衣的妇女们叫过来,一边用手比划着……
“嗤——”人群发出讪笑声。
“分啥分呀,干活馍一个,不干一个馍。”屁股粘在树底下的二疙瘩家媳妇一边把锥子在头皮上抹一下,一边念叨。
“咱们可说好了,任务已定死,草除干净,质量保证。谁干完谁回家。”屈启晓掷地有声。
妇女们呼啦围上来,叽叽喳喳:“真的吗?”“干完就能提前回家,不熬时间?”
“对!”屈启晓也和大家一样的任务,身先士卒,而且还要检查质量。
看到队长来真格的,带头干,严要求,妇女们放下手中的活计,呼呼啦啦开始干起活来。
这是20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山西万荣某村,也是中国农村的缩影。1962年,国家三年困难期。18岁的屈启晓因家境贫寒,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后考上学校无钱念,还是回村当了农民。19岁喂牲口,老农民瞧不上,而他用实践证明自己,看有关饲养方面的书,下沟割青草,把牲口养得膘肥体壮。村支书做为“苗子”培养,先让他当生产队长。他凭借着组织和领导能力带着一群家庭妇女春种秋收,完成任务。柴静在《看见》中写:“……进了农村,跟狗打交道都是个坎……比狗更难的是大嫂……接受采访的大嫂从炕上一跃而起,推窗高叫还骂……另一方候选人的老婆,上来一言不发先扯我前襟。我觉得好笑,想挣脱,挣不开,场面就有点狼狈了。”20岁的毛头小伙子能把一群大嫂管得这么服帖,其领导力可谓与生俱来。
但是,辛苦一年,年底只分到了3元钱。广阔天地不见头,三口之家,3元钱一家一年咋过?很偶然地,他走出农村,下苦力,到临汾建筑公司当合同工,好工种挣钱少不干,专挑劳力工,挖地基,拉大鉼,每月能挣32块钱。生活费12元,20元寄给家买工分。可惜好景不长,赶上全国武斗,公司停产,合同工得回家。这时离年底只有3天了,眼看这个年都过不去了,怎么办?屈启晓心一横,约了几个同伴,壮着胆子去找晋南行政公署。不知是命运格外眷顾,还是行政公署的领导看中了屈启晓的能耐,这一去,被介绍到了运城粮转站,当上装卸工,扛200斤麻袋快如风。成为装卸队队长,办板报,写文章,综合利用搞养猪,变废为宝酿过酒,养过猪,终于熬了个“以工代干”。1983年,转为国家干部,进入了政府机关,改变了一生的命运,他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
三天三夜转经商
熬了近20年,好不容易进机关,享清闲,然而,他却暗下决心,离开政府机关去下海。没有人知道,30年前的那几个夜晚,屈启晓是如何一家一家敲开了几位副局长的门,又是如何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想方设法说服副局长同意自己去筹建让领导一愁莫展的粮食大楼,在会上研究时投自己票。“好好的办公室主任不当,去揽那个苦差事干吗?”也不是没人说过他,但屈启晓心意已决。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从装卸工到后勤处,从锅炉工到办公室秘书,从文化教员到办公室副主任,屈启晓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又稳健。别人喝酒时,他在看书;别人打麻将时,他在写文章……终于成为粮食局办公室副主任,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国家干部。可是,下一步就是喝茶看报搞人际关系,熬成副局长、局长么?
屈启晓看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仕途,忽然不安起来。他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他还有很多未完成的梦。
当粮食局已筹建了三年的粮食大厦要选一个经理时,他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三天三夜的游说,终于如愿以偿。其实偶然中孕育着必然,屈启晓在粮食局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大家有目共睹,做为办公室主任,他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人际复杂关系处理得妥妥当当的,就连大院里那些小毛孩子都不敢靠近大粮仓,见了他就躲得远远的。然而,当他离开不到一年时间,机关院里的小孩子跑到仓库玩火烧了不知多少吨粮食,屈启晓带领大厦员工赴现场救火。他想,我在办公室时,这些孩子是不敢去粮库的。
终于,一把手的意见被否决,党委七成员六人同意屈启晓去粮食大厦当经理。

黄河京都外景
他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躬,是感谢,也是对自己的鞭策。他知道,这是第一步,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粮食大厦主体仅仅只是一个框架,附属设施没有,资金短缺,水电通不了等等矛盾都在。屈启晓半年多的时间每天睡眠不超过4个小时,缺资金,上雁北,下大同,长袖善舞,大厦终于如期开业。两年后,成为全省第一批四个二星级酒店之一,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

黄河京都夜景
凡勇敢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他们总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
没人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又将面临新的抉择……
46岁成“北漂”
宗庆后,42岁才在校办工厂谋得一个小职位。46岁的屈启晓竟敢闯荡北京。你能想象到么?
十一月的北京,风霜侵袭,漫天大雪,屈启晓在京城住了近一个月,终于把工厂买下来了。然而,政府只能拿出300万元,缺口1000多万哪里找……不到一年,开业了。
又一次冒险,又一次挑战,在京城,不到三年,所有债务还未清完,是噩耗还是机遇,是幸运还是挑战,新装宾馆要拆迁……
又一个工厂要搬迁,又要购买需3500万,天文数字,难不倒英雄汉……建筑工地机器轰鸣,一副担架竟躺着屈启晓这个铁骨硬汉。原来,几个月来,资金,工程进度竟将他压垮,住进医院,手术未恢复,让担架抬到工地,指挥战斗。技术人员、工人们看到总经理拖着病体来到工地,倍受鼓舞,士气高昂,大家决心昼夜加班,提前完成任务。
轻伤不下火线,带重病指挥战斗,这就是一个指挥者的精神。
已是50岁的屈启晓用生命、用行动,建造着新的高楼,实现着自己一个个黄河的梦想。
“齐白石,六十多岁开始‘北漂’;褚时健,七十多岁,东山再起……哈哈,人生,从五十岁开始。”屈启晓一边开玩笑,一边说。

《沁园春·北极》屈启晓/作九十纬度,地球之巅,北极探险,看北冰洋上,冰雪莽苍,海豹懒卧,海象戏耍,黑鸟绕船,海鸥翱翔,北极熊称寒带王。忽日出,观霞光万道,破冰船响,谁说北极荒凉,引历代精英探险忙。地球亿万年,混沌成长,七洲五洋,两极赤道,六水三山,一分田桑。六十亿兄弟姐妹共富强,环球同凉热,地久天长。
玩笑里面有真情。
时过境迁,我们可以在谈笑间,看樯橹灰飞烟灭。而当年的每一道坎,都似山大,哪一步走不好,都不会有后来,或者都会有不一样的后来。
“年轻人,先干事,踏踏实实把想做的事做成了,就什么都有了。”屈启晓笑着说。他自己这样做,也这样告诉员工。“员工是天,员工是地,员工是水”,他经常说,“我一生得了那么多荣誉,这些荣誉都应该给员工。”去年,20名对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受到了奖励,从洗碗工到运营总监,从维修工到执行总经理。在黄河京都,不论你在什么岗位,都可以成功。今天黄河京都集团在北京、在山西……总资产达数十亿,员工超过3000人……
年近七旬的屈启晓,这下该歇歇了吧?不。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精彩还在后头。
不是尾声:寻梦又入书画中
我们进办公室时,屈启晓正在挥毫泼墨,地上已经放了不少写好的字。酣畅淋漓,遒劲有力,像他的人一样,热情洋溢。说起写字,又是段佳话。
“这谁写的字啊?挺不错!”西装革履的领导,一边看花园里长廊两侧的字,一边称赞。
事情发生在2000年的北京黄河大酒店的花园里。为了让旅客一进京就看到花团锦簇的美景,北京市委领导下决心进行整顿,从丰台到北京车站两旁脏乱差,沿路都要绿化好。酒店正处在铁道边上,当社区人员来找时,屈启晓二话不说,拿出100万建花园。花园建好,在长廊两侧,在太湖石上,在红色大理石贴的影壁墙上,刻上屈启晓书写的题记、对联等。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字竟得到一些人认可。这使他萌发了写毛笔字的念头。

《北极探险诗》之一(右图)屈启晓/作雪地弯腰举步艰,一绳拉动万吨船。敢登极点天不怕,撬动地球寻支点。
有人说,书法必须从小练起,谁说练书法得有童子功?六十岁练也不晚,看看屈启晓现在的书法就知道了。“最主要的是坚持,每天写,像每天晚上走一万步一样。”屈启晓笑着说。
他翻开新出版的画册,给我们看自己写的诗,拍的摄影作品。
“一生坎坷总追梦,农工仕商苦历程……老骥伏枥志千里,且看儒商唱大风。”这是自勉诗。
“这是写给某某的,当年我创业时给过我很大帮助……”屈启晓一页一页翻着画册,一边指给我们看。对给予过他帮助的每个人都赋诗达情。想到他资助的数十名贫困大学生,捐助给留守儿童的十余万元,为灾区捐的款……再听他翻动画册时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的语调,眼里那惘惘的光就不难理解了。
“这么漂亮的绢花!玫瑰、百合,美极了!”翻出另一本画册,令人忍不住赞叹。
“呵,我太太做的。”屈启晓笑了,“她文化程度不高,可是心灵手巧。”语气里都是骄傲。
“这是您配的诗?”绢花旁边是七言绝句。
“我写的。嗨,随便写的。”屈启晓一直说自己写的就是打油诗、顺口溜。
冰山、企鹅、长城站……美轮美奂的摄影作品。屈启晓一直喜欢摄影,这些年到处旅游,留下了很多美好瞬间。摄影配诗,顺带圆了自己的文学梦。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在这一刻学到的东西,会用于人生的哪个关口。”屈启晓说,“在北极,我拍到了北极熊。同行很多人因为相机镜头不够长,没拍着,很遗憾。”
“这是您夫人么?”忽然看到貌似一家三口在南极的照片。
“是。这是我们金婚纪念日在南极的留影。”
“呀——金婚!”大家面面相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我突然明白了是什么让眼前这位年届古稀的屈董兴致勃勃,越活越有劲头。
是对生命无法言说的热爱……
即使不做董事长,屈启晓仍是屈启晓,是那个如孩童般对生命充满憧憬的追梦人,是那个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感染周围人的追梦人,是那个满怀感恩边走边笑的追梦人……

《北极探险诗》之二(右图)屈启晓/作称霸一方北极熊,纵横八面雪地龙。独享海豹储能量,冬季蛰伏夏猖狂。

屈启晓简介:
屈启晓,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山西饭店协会副会长,太原旅游饭店协会会长,太原企业家联谊会会副会长,圣海中国文化艺术院院长,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运城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运城在外有贡献企业家百名优秀人物,山西省十大人民英雄,北京在外企业家最佳模范,北京市旅游局最佳先进个人。
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七本饭店管理专著。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做过多场演讲,受到观众的热烈赞扬。是北大、清华三晋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林业大学MBA社会博士生导师,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同文学院客座教授。热爱书法,其书法作为礼品赠送给越南饭店协会会长,并受到挪威创新署和瑞典友人的称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