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论幼儿园老师应如何关爱留守幼儿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外文摘·艺术 热度: 19154
苏晴

  (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二实验幼儿园,河南三门峡 472000)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儿童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群体,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与在自己父母亲中的一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甚至是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在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的父母并不能照顾到在家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更加优质与全面的教育与生活,现阶段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向城镇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教育体制的改革及素质教育的深化,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幼儿精神成长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重视与关注。我国有相关研究表明,当前留守儿童数量已经大于六千万,作为中国现阶段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需要学校与国家政府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与关爱,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

1 现阶段我国留守幼儿的基本情况分析

1.1 学习及生活情况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就需要老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留守儿童身上。留守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问题主要有表达能力不足、倾听能力欠佳、普通话听说能力不足等多种,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困难朝着多元化发展,学习本来就应当因材施教,在留守儿童的学习上更应如此。除此之外,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足够联系,主要是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十分繁忙,并且因为联系工具不具有便捷性,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进行联系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行为持理解态度,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更加自由,这种态度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思考与关注。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而言,留守儿童遭受到意外伤害更具有可能性,而导致这种原因主要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关爱。

1.2 身体健康及心理状况分析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不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因为缺乏营养膳食导致幼儿发育不良,在身高、体重以及抵抗力等多个方面均比正常标准要低。同时留守儿童未能够养成健康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通常情况下在触摸公共物品之后不洗手就直接触摸自己的嘴巴、鼻子以及眼睛,衣服的穿脱不及时造成留守幼儿容易出现咳嗽及感冒等情况。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较为健全的自我意识,并且心理素质较差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于正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一步强化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的社交恐惧情况,积极在幼儿园内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能够对留守儿童的社交恐惧心理产生良好的缓解作用。

2 幼儿园老师关爱留守幼儿的主要途径

2.1 对幼儿的精神成长给予高度关注

幼儿园教师一方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具备较好的耐心与责任心,对幼儿的审美情趣教育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幼儿归宿感较弱且心理较为脆弱,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及精神交流,最大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父母关爱上的缺少,从而成为幼儿的精神依靠与精神依托。幼儿教师同时是一名耐心及责任心的保护者与指导者,在课程教学中及情感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怎样克服胆怯战胜困难给予有效指导,从而提升幼儿的自信心,老师还应当从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及同学们的温暖与关爱,消除留守儿童心中的孤独感。精神成长的关爱,幼儿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自身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幼儿教师需要在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将目光尽可能多地放在留守儿童身上,与他们多聊天谈心,实现幼儿心理创伤的有效弥补。第二,与幼儿个体差异性相结合开展最合适的课外教学活动与体育训练活动,拉近幼儿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第三,还需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联系与交流。因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具体表现与实际情况并不能清楚了解,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邮件、电话或者其他方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之间的定期联系,将幼儿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等真实全面地反馈给幼儿父母,并且提出一些有效改善幼儿心理及性格的方法,必要时需要向幼儿父母表明自己态度,寻求他们的帮助。

2.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有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精神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留守儿童存在的两大核心问题,基于此,老师必须对幼儿精神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引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第一,性格因素。因为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对父母有极强的依赖性,父母外出工作虽由爷爷奶奶进行监管,但在爱与教育上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幼儿遇到问题时若没有第一时间内进行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造成其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情况出现,造成幼儿孤僻性格的养成。第二,自卑心理情绪。幼儿之间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因为其未能够形成成熟的思维与心理,对待事物也无法给予正确的观念与想法,留守儿童自然也一样。但因为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与归宿感,会认为自己没有坚强的保护与依靠,与同龄非留守儿童相比较更容易出现心理自卑障碍的情况。第三,抵抗情绪严重。上文所述留守儿童极度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自尊心、脆弱以及敏感度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要更加强烈,因此幼儿之间一旦出现了小隔阂或者摩擦,很容易触及其敏感神经,造成留守儿童在交流过程中带着警惕感与敌意。因此老师需要找准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首先,在生活上给予的关爱应当不露痕迹,例如在儿童节时可以组织幼儿去游乐园,并且严格表明家长不允许参加,这样就能够让留守儿童与其他幼儿一样,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并同享同一片蓝天,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并没有特殊化。其次,学习上老师必须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禁止应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幼儿自信心进行打压,例如体罚。最后,老师必须承担管理失责的责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小组合作及团结友爱的思想,积极鼓励幼儿,并给予适当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

3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与国家政府都应当给予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促进其消除自身的不良心理情绪,保证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得以成长进步。文章首先论述了现阶段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身体健康及心理状况,之后探讨了幼儿园老师关爱留守幼儿的主要途径,包括对幼儿的精神成长给予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两个方面。

  [1]吴超,郭思节.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农村幼儿园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07):65-68.

  [2]伍韵.我刊与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联手教育扶贫事纪 助推滇西乡村幼儿教育事业更上层楼[J].儿童与健康,2016,(12):2-3.

  [3]姚海霞.让留守幼儿找到心灵港湾——谈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现状与家校互动干预手段[J].华夏教师,2013,(03):80.

  [4]吴凡,梅萍.农村留守幼儿认知发展问题及教育对策——以湖北省黄冈市8所幼儿园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29-3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