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阜新市委党校,辽宁阜新 123000)
经济 ECONOMIC
如何做好品牌经济
寇爽
(中共阜新市委党校,辽宁阜新 123000)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浪潮,得品牌者得天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品牌工作,搞好品牌经济,关系到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本文就打造品牌经济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和主抓三项工作进行分析,浅析如何做好品牌经济工作。
品牌;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经济质量很差,中国的品牌建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中国的品牌经济没有得到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和扩大出口贸易,发展后劲很不足。
由于忽视品牌经济而导致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中国的国民财富随着世界强势品牌的“入侵”而滚滚外流! 据统计,世界级大品牌占全球产品牌子总数不到3%,而其产量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销售额占全球总销额的5 0%左右,个别行业甚至高达90%。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贸易体系下,世界强势品牌已经充斥各国消费市场。尽管我国各类企业的数量非常庞大,但真正以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很少,国内许多高端消费市场则几乎被国外强势品牌所垄断。中国号称“世界工厂”,服装、玩具、家具及中低端电子产品等居民消费品几乎都被冠以“中国制造”的标记,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不高,整体大而不强。因此中国越制造,进口国越富裕,品牌大国、品牌强国越富裕。财富随着品牌转移。品牌已成为最美丽、最温柔的财富掠夺和经济侵略!
1 打造品牌经济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1 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企业大而强固然好,但大并等于强。经济发展既需要“航空母舰”,也需要专精特新。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精力和导向放在做大上,以做大代替做强。当前,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市场竞争已由过去以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不能再简单地把做大规模等同于做强,应认识到大而不强就是虚胖。规模经济效应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不同行业有不同规模要求,适度规模是最佳选择,盲目扩张只会导致规模不经济。实践证明,只要在细分市场做到极致,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即便是小企业也能创造大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一点我们可以同德国学习,德国制造90%来源于中小企业,其秘诀就是在细分市场达到最佳规模、成为高端品牌。1.2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技术创新是品牌的核心。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如果不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进步,就很难持久发展。很多知名企业的衰败,根源就在于技术落后,进而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后于时代发展。企业内部结构改造、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改进,都有赖于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的应用。但只有技术创新还不够,还需要把创新成果变成实际的产业活动,转化为产品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技术水平的产品,有的是国际品牌,有的只能低价销售的根本原因。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培育品牌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美国企业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服务领域的国际品牌尤为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只有持续加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战略,才能培育更多国际知名品牌。1.3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关起门来搞品牌是没有前途的。越是打造民族品牌,就越要注重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吸收引入国际名牌相关的研发、设计及营销等核心内容,形成国内外品牌竞争发展的“鲶鱼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既提供必要的竞争刺激,又满足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品牌管理理念和运营水平。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战略合作和品牌并购,传播企业精神和民族文化,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认同度,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中培育一批国际品牌。2 打造品牌经济应主抓三项工作
2.1 必须紧抓品牌典型的示范效应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品牌,都应该有方向和目标,达到“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应。自主品牌建设是复杂、持续又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更加需要品牌典型的示范和借鉴作用。而要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媒体等共同努力,从政策、产品、传播各个方面为典型品牌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便捷的条件。2.2 必须聚焦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品牌建设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工作中,不仅要为行业翘楚建言献策,更要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智慧支撑和智力支持;不仅要助力培育和壮大中小企业自主品牌,更要为构建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二方阵”恪尽绵薄之力。
2.3 必须增强品牌企业的创新能力
市场是最识货的买家,没有新技术和新工艺,就没有好的产品和品牌。中国企业必须以创新为生命,善于盘活各种创新要素,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依靠技术进步,依靠质量效益,依靠激活消费需求,把创新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和市场产品,让市场和经济社会效益来检验创新成果,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品牌经济是以品牌为载体承担和发挥地区经济资源集聚,配置和整合功能的经济发展形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纵观全球经济发展脉络和下一轮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品牌经济都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对品牌要有科学的理解,既要吸收全球成熟的标准,也要提出中国的理解。要勇于拿出自己的品牌评价标准,只要中华民族持续地创新,相信自己,相信我们自己的文化,品牌大国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F273
A
1003-2177(2017)10-0014-02
寇爽(1986—),女,汉族,辽宁阜新人,现任中共阜新市委党校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