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712)
哲学 PHILOSOPHY
论笛卡尔对确实性知识的探索
张逆升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0712)
笛卡尔是近代逻辑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反对经院哲学及逻辑对权威的迷信,通过普遍怀疑的方式,寻找了一条探求确实性知识的道路,那就是他的直观--演绎认识论方法。虽然这种方法遭到了很多哲学家的质疑,但仍然有他的现实意义。
逻辑;经院哲学;普遍怀疑;确实性知识
1 探求确实性知识的方法起源
确实性原则是笛卡尔方法论的第一原则,但是,这种确实性的知识的获得是存在着障碍的。他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说到“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他的这种去除以前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的方法,就是怀疑。他在《谈谈方法》一书中也说道“这些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不把我们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时真的任何东西当做真的接受,那就是说,在判断中细心地避免轻率和偏见,在判断中只接受那些如此清楚明白地显现给我的心灵,使我无法怀疑的东西。”
可以说怀疑是笛卡尔哲学的起点,通过怀疑来确定的找出确实可靠的东西,并由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方法论,并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以探索确实性的知识。
要获得确实性知识,就必须进行一次普遍的怀疑。继培根之后,笛卡尔向经院哲学的以圣经的论断、神学的教条为前提,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进行推论然后得出符合教会利益的结论的“真理观”发起了挑战。笛卡尔的这种怀疑不同于否定一切知识的不可知论,而是以怀疑为手段,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所以被称为“方法论的怀疑”。他把怀疑看成积极的理性活动,他相信理性的权威,要把一切放到理性的尺度上去校正。
笛卡尔用“普遍怀疑”审觉了以往知识背后的虚假前提,通过这种怀疑,笛卡尔发现,只有“我在怀疑”本身是不用怀疑的。而怀疑本身是一种思想状态,所以他的思想的主体--“我”也必然是存在的。确定的知道有我、我存在是可靠的之后,再由确实存在的我去认识这个世界的物质和精神,认识真理的存在。由怀疑达到确定,从而为新的哲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认识正确性知识的途径:直观和演绎
“怀疑”只不过是笛卡尔对以往认识基础与结果的一种态度性取向,而真正科学的认识则必须有一种科学的方法。笛卡尔提出的获得知识的方法,指的就是直观和演绎。“……因为我已经说过,除了通过精神直观和演绎外得不到任何科学。”笛卡尔把直观描述为一种理智的活动,或是一种清晰的以至于在内心中不容有丝毫的怀疑的眼光的活动。我们感觉的动摇不定的证据和我们想象的不完善的创造物都让我们陷入混乱,而直观却给我们提供了“一颗不受蒙蔽的专注的心如此周到而分明地给予我们的概念,以至于我们完全摆脱了对我们所理解的东西的怀疑。”一颗不受蒙蔽的专注的心,是去除了情感和思维的干扰,而能达到的境界。
演绎是笛卡尔作为直观的补充来说的方法,具体是指“从某些已经确知的事物中必定推演出的一切”。这种补充的方法是由对象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有些事物不是通过直观认识到的,而是由心灵的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从真实的、自明的原则推演来的。这种顺序的推演,指的就是演绎。
演绎的方法可以说从亚里士多德已经开始,他的古典的三段论就是一种演绎。其实演绎的逻辑推理形式是存在着弊端的,因为只有通过确定的前提才可以推断出确实性的结论,而前提的准确性是没有办法保证的。笛卡尔的演绎法的前提是直观,通过直观得来的确实性的前提,再由这些确实性的知识,演绎出那些不能被直观的事物,从而达到对普遍真理的把握。可以说直观是一种直接的认识方法,演绎是一种间接的认识方式。
笛卡尔的直观--演绎的方法是其用来寻求真理的方法。具体的实行起来是依靠分析、综合的形式。简单来说是对复杂隐晦的命题逐步的分析,分析出纯粹而简单的事物,凭借内心的某种光芒来加以直观,再以此为基础,演绎出复杂的事物的本质。
他提出的直观--演绎的方法与他在数学上的公理--演绎系统如出一辙。他的这一方法,与他对数学的喜爱和精通是分不开的。
笛卡尔特别喜欢数学,因为他认为数学的证明具有可靠性。他说到“全部迄今为止的科学,只有算术和几何摆脱了虚假的和不确实的污点”。笛卡尔认为任何科学都应该和几何学一样,先提出少量的公理——这些公理是以往实践证实了的假设,是确实性的,然后由公理一步一步演绎出结论,从而对相关的一切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他的这一方法的引进不仅引导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自然科学具有了强大的逻辑力量, 而且也为自然科学从经验形态过渡到理论形态提供了可能和实现手段。使得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其把几何与代数联系起来的解析数学的发明和变数的引进,更是引起了自然科学中物理学的巨大进步,也直接的奠基了微积分的产生。
更为重要的是笛卡尔还提出了公理——演绎法形式化的理想。所谓形式化,就是将科学理论和公理——演绎体系形式化、符号化、数学化。从形式的角度看,公理体系似乎是与自然对象无关的符号体系,其本身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对象;而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个符号都可以有自己的物理意义,公理体系实际上是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笛卡尔的形式化思想,是以建构“普遍数学”的理想体现出来的。这一构想的阐述,正是数理逻辑的大胆设想。
3 笛卡尔在逻辑史上的地位
笛卡尔生活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当时正是法国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制度生长的时期。由于那时经院哲学的余波并未完全的消除,对于经院哲学的方法,即“根据一些极其遥远的抽象概念进行推理,并作出论断,建立哲学的理论”。笛卡尔认为并不能认识真理。他急切的寻求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他怀疑以往的任何认识真理的方法,通过这种普遍怀疑,能够更真切的认识到真的东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式,笛卡尔找到了一条认识确实性知识的途径,那就是他的直观——演绎的认识论体系。直观——演绎的方法,不仅仅是对经院哲学中以三段论来论证上帝存在的一种否定,更是提供的一种新的认识事物的道路。笛卡尔的这种认识方法,是以他的天赋认识能力的思想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由理智、想象、记忆、感觉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智。“理智确实能独立感知到真理,然而,它应该依赖想象、感觉和记忆的帮助”。直观和演绎就是理智的两种作用。
笛卡尔关于直观与演绎的论述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西方近代哲学中关于直观与演绎概念的经典表述。其中他对直观与演绎的区分,不但极大地影响了斯宾诺莎、洛克、休谟等人关于知识的确实性和分类的观点,而成为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共同财富,更为后来西方哲学中直观主义和演绎主义的分野提供了依据。其次,虽然笛卡尔所用的“直观”一词来自于经院哲学,但他赋予了其时代的意义,他是第一个将“直观”引入近代哲学的人,他试图用它为理性主义认识论确立一个可靠的起点,使确实的知识体系成为可能。
笛卡尔对于演绎的理解也不同于传统的三段论。笛卡尔很少在其著作中讲他的演绎是从大、小前提推出结论的三段论。相反的,他却多次对经院哲学常用的三段论提出了批判。他的目的是要发现真理,要找到发现真理的方法,而他认为,三段论的证明完全无助于真理的发现。他说“三段论的形式对感知对象的真理没有任何帮助,完全排除他们会对读者有利”。还有一点与古典的三段论不同的就是,他并不认为古典的演绎三段论能获得新的知识,而自己的演绎逻辑,是由已知命题到未知命题的一种间接途径,可以获得真知。这也是对传统的演绎逻辑的一种丰富和发展吧。
笛卡尔是近代欧洲第一位企图以数学为模型建立哲学和逻辑学方法论的人,他与培根一起对抗神学的权威、颂扬思维理性的光芒,对现代西方哲学流行的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笛卡尔把数学的精确性作为知识的理想, 要求将数学的演绎方法引入哲学, 是斯宾诺莎运用几何学来建立哲学体系的直接思想先驱。同时,他的“普遍数学”的思想,为以后数理逻辑的产生,提供了一种设想。纵然后世对此人有很多的争议,但他对于真理的追求的精神,对世界留下的宝贵资源,是无可否认的。
[1][法]笛卡尔著,管震湖译.探索真理的指导原则[M].商务印书馆,2005.
[2][法]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M].商务印书馆,1986.
[3]杨百顺.西方逻辑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4][美]S·E 斯通普夫著,匡宏,邓晓芒译.西方哲学史[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5]冯俊.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B81-06
A
1003-2177(2017)07-0012-02
张逆升(1981—),男,重庆人,本科,就职于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