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朱自清父子关系摭谈

时间:2023/11/9 作者: 书屋 热度: 11598
冯明涛

  《背影》以质朴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与众不同的父子关系。季羡林说:“《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旧式父子关系往往如《红楼梦》中贾政与贾宝玉一样,父要么不苟言笑,要么庭训笞杖,子要么垂首谨言,要么趋庭受教。《背影》中的父子关系不是父严子讷的,而是父慈子顺、授受温厚的。钩沉朱自清的父子关系,作为儿子的他,与父亲的冲突与和解已为人所知,然而此前此后的研究颇少;作为父亲的他,与子女的关系更是鲜有问津。

  朱家几代都是地方官吏,家境殷实,家风颇好。朱父朱鸿钧,字小坡,生于1869年,为人诚朴,为官廉直,待人谦恭,待子严慈相济,共育四子,长子自华(即朱自清),次子物华,三子国华,幺女玉华。朱自清有两任妻子,九个子女。与第一任妻子武钟谦育六子,1918年长子迈先生于扬州,即《儿女》中“阿九”;1921年长女采芷生于杭州,即《儿女》中“阿菜”;1923年次女逖先生于温州,即《儿女》中“转儿”;1925年次子闰生生于白马湖,即《荷塘月色》中“闰儿”;1928年三女效武生于北京,即《儿女》中“阿毛”;1929年三子六儿生于北平。1930年11月武钟谦病逝。1932年与第二任妻子陈竹隐结为伉俪,1933年四子乔森生于北平,1935年五子思俞生于北平,1940年四女蓉隽生于成都。

  朱父是旧式知识分子,封建伦理观念根深蒂固;朱自清受私塾与新式教育,新、旧文化对他都有影响;朱自清的子女完全接受新式教育。三代人具有“旧——新旧结合——新”的身份特征。考察三代人命运变迁,从朱的视角看,父子关系有两个走向:与父亲是“温馨——冲突——和解——牵挂”关系,与子女是“冲突——牵挂”关系。

青灯有味是儿时



  旧式知识分子往往学着父亲做父亲,处理亲情关系遵循三纲五常、父为子纲的思想,讲究尊卑关系,板正庄重,鲜少亲昵。朱父对于长子朱自清寄予厚望,庭训、送私塾、送新式学校。爱之深,责之切,常亲领课读、检查课业,若见儿子作文得到老师好评便暗自欣喜,若见责备之语则埋怨动怒,甚至把文章投炉烧掉。

  不过,朱父亦有受挫徘徊时。辛亥革命后,有军阀以“协饷”为名勒索钱财,朱自清祖父捐出大半家财,心力交瘁,不堪而卒,朱家中落。朱父惊惧交加,办完丧事亦累倒,得了伤寒,遂辞差,假史公祠養病。在四个月中,朱自清日日探望,持汤沃灌。父子温情可见一斑。

  朱自清笔下,儿时的父子关系温馨感人。《扬州的夏日》道“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了谋得利洋行的唱片”;《南京》道“民国五年父亲带我去看过,父亲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熟悉考场的情形,说来头头是道”;《买书》道“一件紫毛(猫皮)水猫领大氅……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很费了点张罗”;《关于写作问答》道“写过一篇《龙钟人语》,大概是个侠客的故事,父亲讲给我听的”;《冬天》铺展了哥儿三人与父亲在热气氤氲的汤锅边围炉吃豆腐的场景。

  父子关系如此温馨,原因有二:一是境况平顺,朱家虽家道中落,但家底尚存,维持体面的生活不成问题;二是心境和顺,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他在《“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中写道:“我们对于过去的自己,大都像嚼橄榄一样,总有些儿甜的。我们依着时光老人的引导,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这走的便是‘忆之路。在‘忆之路上,愈走得远,愈是有味;因苦味已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最远的地方是‘儿时,在那里只有一味极淡极淡的甜;所以许多人都惦记着那里。”回忆的诗化将往事过滤得只剩美好。

仗剑走马少年狂



  迨及青年,朱自清初为人父,与子女关系则是另一番滋味。《儿女》详述了子女给他带来的一地鸡毛:饭前潮水般的奔跑、催逼、抢夺,自己不得不调停、斥责、拍打;饭中的比较、争抢、哭闹,自己耐不住性子照例暴躁征服;游戏时的争执、诉苦、哭叫,自己看书作文的分心、烦闷。他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甚至写信向叶圣陶倾诉“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可见父子冲突之激烈。后来他悔道:“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自己虽受文明教育,可待子女“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随年龄的增加,心境会变化,“近来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并忏悔“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甚至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

  朱自清为何没能像父亲那样做父亲?他自己说:“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哪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比较朱自清与鲁迅,前者早年得子,为文细腻轻柔,对孩子则简单粗暴;后者中年得子,为文尖辣犀利,对孩子则轻风细雨。

  除了年纪轻、性子躁、没有经验,更因为他的境况。这就不得不说他与父亲的关系。青年朱自清与父亲关系走向冲突。1917年朱父因纳妾风波闹得沸反盈天,终被撤差,又亏空资财,典卖家当才摆平,祖母不堪变故辞世。朱自清回家奔丧对父已是不满,《背影》透露他的拒绝和不屑:“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以年龄说明父亲是不被需要的;“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不给父亲亲近的机会;“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要自己插嘴不可”,不屑于父亲的琐屑并且“暗笑他的迂”。北大读书期间,得知妻与家人不睦,甚是不快,《给亡妇》道:“你在我家受了许多气,又因我家的缘故受你家里的气。”毕业后他要负担家庭经济,但在承担多少、有没有限度、他有无独立支配权等问题上与父多次发生龃龉。1921年回母校省立八中教书,也曾因家庭纠葛赌气出走,父亲凭借与校长私交直接将其月薪取走,导致他愤然外出执教。父子从此失和。冬天他又接出妻儿,将自己的小家庭从父亲的大家庭中拖拽而出。1922年暑假欲缓解矛盾,带妻儿归扬州,却遭父亲冷遇,愈发无趣,《毁灭》中说这是“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并向俞平伯倾诉“暑假中在家,和种种铁颜的事实接触之后,更觉颓废不下去,于是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1923年发表小说《笑的历史》,近乎写实般外扬家丑:妻子像《聊斋志异》中的婴宁一样受拘,过着“恒值姑嫜怨”的生活,父母辈索求无度、苛责猜忌、治家无方。父亲看到后更是勃然怒郁。父子久不往来,关系紧张,连儿时温馨也变了味:“我的儿时现在真只剩了‘薄薄的影。我的‘忆之路几乎直如矢,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怕的程度!这大约因为我的儿时实在太单调了;沙漠般展伸着,自然没有我的‘依恋回翔的余地了。”

  生活辛苦,朱自清不得不转徙流转,到处兼课,却处处碰壁,诚如他向俞平伯倾诉的:“弟实觉教育事业,徒受气而不能收实益,故颇倦之。”他感叹“理不清的现在,摸不着的将来”、“只剩有踯躅,只剩有彷徨”。这种状态,自然很难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

  朱自清为何与父失和呢?是权力更替不顺与新、旧思想碰撞共同作用的结果:朱要权早了点,父交权晚了点;朱要独立自主,父要伦理规范。季羡林说《背影》,“要想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谈起”。旧式家庭是家族式的,几代同堂,遵循伦理秩序。每个家族都有一个掌权人,即中年父亲,朱《论青年》道:“中年人总是在统治的地位,老年人势力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老年时代,青年人势力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青年时代。老年和青年的势力互为消长,中年人却总是在位,因此无所谓中年时代。”正常情况下,掌权人父子更替。《孝经》云“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孝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和诸德之首,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元德”,孝的实质是“敬”,表现是“顺”。权力更替后,子辈享受话语权,父辈享受“敬”和“顺”。权力的交接往往从子辈成为经济核心开始。

  在朱父看来,不管家道如何败落,他都对得起长子。诚如朱国华所说,哪怕家境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哪怕差事交卸,债台高筑,“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他铺在座位上”;哪怕債主逼门,求情挨日,“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以免他学习分心”;哪怕二子物华成绩优异并志愿报考上海交大,“父亲无论如何不同意,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学费,并建议他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因为这所学校既不要学费,又不要膳费”。如此付出,怎可轻易交权?老境颓唐,情郁于中,家中琐屑又常触他之怒,工作后儿子竟违逆父意,不事不敬,还带着“小家”脱离“大家”,对于家丑不仅不“子为父隐”,还写小说隐射,怎不委屈发怒。

  朱自清自认对家庭是有贡献的,而且已经成人,具有独立的新思想。北大读书时就为家里分忧:省吃俭用,甚至冷冬睡觉只得用绳子把被子绑在床上以保暖;为早日完成学业,将“自华”改“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场,免去一年预科学习。新局势和新文化强烈冲击着旧式家族。鲁迅1919年就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朱自清1923年在《父母的责任》中强调“父母的责任不应以长者为本位,以家族为本位;应以幼者为本位,社会为本位”。他渴望当家自主,与武钟谦虽伉俪情深,但仍说“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什么可说”,又说“中年人不能了解青年人为什么总爱旁逸斜出不走正路,说是时代病。其实这倒是成德达材的大路”;渴望小家独立,“所谓我的同类,全世界只有几个人,我如失了他们,便如失了全世界”,建立小家后“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中年哀乐不犹人



  余光中说:“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朱自清为文为人皆少年老成,还不到三十岁就多次表示已是中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朱经历风霜,以己度人,对老父逐渐理解,悲悯,同情。

  学界多言,父子和解从朱父的信开始,其实还要早一年,1924年朱母已抵温州帮儿媳妇料理家务,这自是经朱父首肯,是他表达和解的委婉方式;言下之意:我让你母亲去帮你,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朱无回应,1925年朱父才写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既说身体平安,又说大去不远,看似矛盾,实则是一个老父亲倔强的示弱;言下之意:我原谅你了,你也原谅我吧。1927年又写信提及尚在白马湖的孙子:“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看似告诫,实是嗔怪以求关注,言下之意:我都这样了,你还想怎么样。老和幼是人生两极,都渴望得到关注,有时不免幼稚矫情。失和也让朱自清痛苦不堪,他日记写到“昨夜有噩梦,梦父亡,大哭而醒”。其实在1925年朱就放下了心结,“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骄傲的人低头最让人难以抵挡,况且还是威严的父亲,所以他写下《背影》,以忏悔的形式表达原谅。1927年1月将迈先与逖先交祖母带回扬州,1927年夏回扬州探望父母。1928年在《背影·序》中说:“现在翻出来看,《笑的历史》只是庸俗主义的东西,材料的拥挤,像一个大肚皮的掌柜。”1928年朱父才看到《背影》,朱国华说:“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成年父子间很难说“对不起”、“没关系”,至此父子以这种方式和解了。

  老境何当计短长,和解后,朱父彻底交权,帮朱带孩子,有困难就告知,朱亦时时牵挂父亲。1930年朱作《家大人来书,谓国庆日提灯会,共产党散传单,军士鸣枪示警,迈儿二更始归,形色仓皇,云云》道“阿爷片纸寥寥语,俯仰牵情泪暗垂”;1936年接国华信,知母病重,家中急需钱用,遂兑换金戒指,未成;1936年回扬州为母举出殡,后与父亲及逖先、闰生、效武泣别;七七事变后,转往大后方,仍写信给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接济扬州老父;1937年因扬州家中经济困难,向学校借款一百元,汇父八十元;1938年接父信,知扬州家中遭劫,劫去一百二十元,气恼担忧不已;1941年作《近怀示圣陶》云“老父沦陷中,残烛风前舞”;同年作《寄怀平伯北平》云“亲老一身娱定省,庭空三径掩莓苔”。《礼记》云“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可见他为不能晨省昏定而自责;1945年4月父病逝扬州,9月朱自清才得悉,悲痛万分。

  中年哀乐不犹人,障目烟尘愁旖旎。辗转流离中,朱虽“儿女天涯多聚散”,却相互牵挂。子女多由扬州父母带,或者武钟谦独自带,或者陈竹隐独自带,但他的舐犊深情感人至深。只为家贫成聚散,在送阿九、转儿回扬州时他凄然感叹“他们是恨着我们呢,还是惦着我们呢”。他多次作文念及子女,武钟谦病逝后,作《忆诸儿》云:“平生六男女,昼夜别情牵。逝母悲黄口,游兵警故廛。笑啼如昨日,梨栗付谁边?最忆迎兼迈,相离已四年。”《近怀示圣陶》云:“儿女七八辈,东西不相睹。众口争嗷嗷,娇婴犹在乳。”逖先年仅二十一岁就病逝扬州,他悲道:“这中间叫我痛心的是死了第二个女儿!她性情好,爱读书,做事负责任,待朋友最好。已经成人了,不知什么病,一天半就完了。”他还想方设法教育、陪伴、帮助子女:送迈先入北平崇德中学;携采芷、乔森游汤山洗温泉浴,携乔森游黑龙潭、金殿、都江堰、青城山等名胜,携子女赴望江楼观看端午龙舟竞赛;从迈先友人口中知迈先不在失联,甚为担忧,向学校借款二十元,寄友人广告费十元,请他在《大公报》上登载寻人启事,接到迈先信,甚快意;听说迈先所在部队在桂林战役中损失惨重,迈先下落不明,心中焦虑不安,后接迈先信,知其未牺牲,心中大慰;卖砚台、字帖,朋友凑钱才买了机票去看望生病的子女,并赠医生对联“生死人而肉白骨,保赤子如拯斯民”以谢其救助;闰生表示喜爱新闻工作后,请人设法介绍,得回电允帮忙,遂发电感谢。他对待子女十分开明,他说“职业,人生观等,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定的好;自己顶可贵,只要指导,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便是极贤明的办法”,曾赴笃志女子中学,听校长告以采芷因违反校规参加游行被开除一事,未置一词,带采芷回家,后送她就读中美中学。他也曾像父亲一般脆弱,在给多位子女的信中叹胃病。

  朱自清虽不能给予子女很多陪伴,但子女并无芥蒂,反而牵挂、尊重他。朱闰生说:“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四岁以后我就随母亲(武钟谦)回了扬州老家,除了暑假时父亲会来看看我们,就很少在一起了,可是父亲给我的教益足够我一生受用,他是个真正的君子。”朱思俞说:“父亲依然是那么谦虚,连让我们帮他做件小事都要用‘请字。我长大以后回想起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光,才体会出他那时的暴躁实在是因为心头压了太多东西,国事、家事、身为一个文人的种种心事,使他受了多少折磨啊。”迈先的妻子傅丽卿也说:“迈先总说他很想回家看看父亲。”嫡孙朱小涛说:“父亲知道祖父生活清贫,营养贫乏,身体不好,就经常从自己微薄的薪俸中挤出一部分给祖父寄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