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读书生活的三多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月读 热度: 18170
欧元怀

  西儒培根说过:“读书造成完人。”考其意思,盖以为读书可以打破人类的愚昧,纠正人类的错误,增进人类的智识,充实人类的生活。地无中外,时无古今,谁都承认读书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

  工作。

  但今爱好读书的人,常有一种难题在心目中横梗着,便是如何读法的问题。我以为除了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和疑辨、笔记、思索之外,其最普通而基本的条件,还是要多阅读、多比较、多应用。

  所谓多阅读,当然不是说有书必读,而是需要读有用的书。书籍杂志,卷帙浩繁,单就本国而言,已有读不胜读之慨;而况世界各国的书报更是浩如烟海呢。自然只有选你所爱读你所能读的书了。我以为真欲求学的人,無论研究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均应先读几本关于普通常识的书籍。有了相当的普通常识,进而检讨本国文化的起源及世界学术的演进,而后开始专门研究工作,始得学有根基,而不至“反客为主”,常闹笑话。

  不过人类的知识,固然大部分得自书本,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是不死读的。我们应把爱读的某一问题的书籍归纳起来,作一个比较有系统的研究。如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要一面阅读书籍,一面实地试验;就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也须多多观察各地风俗和生活习惯,以充实我们需要的题材。试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几句古话,以及中外通儒学者都喜欢周游列国,观览山川,这就是寓求学于考察中的意义。至于今日蒙藏一带的考古,西藏和西南民族的研究,东南生物和水产的采集,山西各地矿物的科学分析,更无一不赖有相互比较的研究。因为见闻一广,经验丰富,两相比较,真伪自明,不觉有左右逢源豁然贯通之慨。

  至于多应用,更是求学的有效方法,现在有许多人书籍是读得很多的;然而一旦遇到实际问题,还是胸无成竹,不知怎样去应付当前的环境。这并不是说他的书是白读,也并不是说读过许多书后,对于他的知识能力毫无所补。盖读书不是专为书本做奴隶,乃要把书本上的道理拿到实际生活上去应用,如果我们读书有心得,便应将其学理活用在日常生活间。我遇到了困难再拿书本来研究。如此则生活与知识合一,为用而学,学以致用,自然不致成为书呆

  子了。

  固然,在起初要把书本知识活用于社会生活上,免不了许多不自然的痛苦;但这种行动养成习惯后,熟能生巧,不但不会感觉痛苦,且能随环境变化而增长经验,实具有一种特殊乐趣。这种乐趣,却只有能够善用学识的人,始能于生活上体会得出。所以,越是不能活用学理的人,越不明了书中道理;反之,其能活用学理的人,既可增长于读书的心得,更可给他事业的成功提供一种帮助。

  书是必读的,不多读书本,是不能给你一个人生上的指示;而读书不知多方比较,亲切应用,也绝不会感觉到书中真

  理来。

  (选自《怎样读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