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以孝治天下

时间:2023/11/9 作者: 月读 热度: 14376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a,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b?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c,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d”

  (《孝经·孝治章》)

  注释:

  a 小国之臣:小国派来的使臣,因地位较为低下,所以容易被疏忽怠慢。

  b 公、侯、伯、子、男:周朝分封诸侯的五等爵位。

  c 治国者:指治理封国的诸侯。 鳏(guān):失去妻子的男人。 寡:丧夫守寡的女人。

  d “有觉”二句:语出《诗经·大雅·抑》。觉,大。四国,四方之国。

  大意: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小国的使臣都待之以礼,不敢遗忘与疏忽,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这样的诸侯呢?所以,会得到各国诸侯的爱戴和拥护,他们帮助君王筹备祭典,参加祭祀先王的典礼。治理封国的诸侯,即便是鳏夫和寡妇都待之以礼,不敢轻慢和欺侮,更何况对士人和平民呢?所以,会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他们都帮助诸侯筹备祭典,参加祭祀祖先的典礼。治理采邑的卿大夫,即便是婢妾仆人都待之以礼,不敢使他们失望,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呢?所以,会得到众人的爱戴和拥护,他们都齐心协力地帮助主人,奉养他们的双亲。正因为这样,才会让父母在世时能够过上安乐、祥和的生活;父母去世后,灵魂能够安享祭奠。也因此,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没有风雨、水旱等自然灾害,也没有叛乱等人祸的发生。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太平盛世。《诗经》中说:‘天子有伟大的道德和品行,四方之国家无不仰慕归顺。’”

  【点评】

  《孝治章》意在阐释以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全篇论述层次分明,无论是君王,还是诸侯,抑或卿大夫,只有履行孝道,才能获得众人的爱戴和拥护,才能让父母双亲安详地生活,继而实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太平盛世。这里所说的“孝道”,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孝顺之意,而是包含着谦和、礼让、爱敬等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在内,而这正是为政者应当具备的德行素质。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西汉的孔安国也说:“上下行孝,爱敬交通,天下和平,人和神说(通“悦”),故妖孽不生,祸乱不起也。”

  (高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